从“小浑淡”说开去
“小浑淡”是特指部分人对根据信阳毛尖的品相特征对其的一种说法,今天咱也来说说这个“小浑淡”
从推广的角度看,“小浑淡”这种说法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面。因为这个说法简单上口甚至有点小无厘头,很容易让人形成记忆,它就像一个独特的标签,让更多原本对信阳毛尖知之甚少的人开始关注这一茶叶品种。尽管它并不完全准确地涵盖信阳毛尖的全部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为了一个“广告”效应,把信阳毛尖推向了更广泛的大众视野。
然而,信阳毛尖真正的特点品相是十分丰富的。传统意义上的信阳毛尖,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满披。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长且带有熟板栗香,滋味鲜醇回甘,这是优质信阳毛尖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小浑淡”只是其中一种表象。“小浑淡”可能是由于茶叶在采摘、制作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导致。比如,采摘的鲜叶嫩度稍高,或者制作工艺中揉捻等环节的细微差异,使得茶叶在冲泡后汤色略显浑浊,滋味相对清淡。还有的说这种品相的毛尖是引进的福建茶种,不是信阳传统种植的旱茶,旱茶是信阳本地人的叫法,也叫老旱茶。老旱茶的品相大多是“大清浓”,汤色清亮,滋味浓郁醇厚,这种品相的茶往往更符合信阳本地人的偏好。
信阳毛尖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喝茶品茶。在现代创新的浪潮下,它被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毛尖啤酒,这是最近我才发现的一种以文新毛尖啤酒和金星毛尖啤酒为典型代表的新开发的全新的啤酒种类,它将信阳毛尖与啤酒相结合,使得啤酒在保留自身清爽口感的同时,融入了信阳毛尖独特的茶香。我不是爱酒之人,因为怕长啤酒肚,所以啤酒喝的更少,但是常从抖音上刷到很多人对这个毛尖啤酒评价很高,说茶香味儿很醇厚、麦香味儿很浓烈,说它是兼香型应该没问题吧。从创新上说,这种创新产品拓宽了信阳毛尖的应用领域,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信阳人还会将茶作为食材用于食品的制作,如家常菜里的毛尖炒鸡蛋,夏天的毛尖冰淇淋,茶糕等,别有一番味道。记得十几年前在文新茶店买过几次茶制作的软糖、硬糖和夹心糖,味道也很独特,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至于茶鸡蛋,这玩意儿不止是信阳,国人几乎人人都在吃,所以前几年湾湾有一个人在电视上说大陆人连茶鸡蛋都吃不到,就有河南网友回复说,让他过来,保管让他吃到哕。
在信阳毛尖种类划分上,从种植区域上说,有大山茶、小山茶、田改茶之分。大山茶一般指信阳境内海拔相对较高山上的茶,其中以商城县和浉河区五云山(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连云山、云雾山)及四望山等为代表的大山茶,生长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那里海拔较高,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且富含矿物质。说道海拔。五云山都带云字,意思是处在天际云端之中,所谓高耸入云,想象一下就很高。这种环境使得大山茶品质卓越,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其条索紧结,色泽墨绿,香气浓郁悠长,滋味醇厚,回甘持久。小山茶由于生长环境相对大山茶稍差一些,往往指那些海拔较低、云雾较少的茶山上的茶,这些茶山大多在茶农家附近,很多算是丘陵。小山茶的条索相对较松,色泽稍浅,香气和滋味虽不如大山茶醇厚,但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的份额。田改茶是由原来的农田改造后种植茶叶形成的,其土壤原本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品质,茶叶的口感和香气相对较弱。
从采摘季节上说,信阳毛尖有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秋茶之分。明前茶是在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此时茶树新芽初发,芽叶细嫩,经过精心制作后,品质极佳。明前茶往往是信阳毛尖中的上品,价格较高,香气清幽高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清澈。雨前茶是在谷雨前采摘,其品质稍逊于明前茶,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品质。雨前茶的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春茶作为春季采摘的茶叶整体品质优良,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是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品类型。夏秋茶则由于生长季节气温较高,茶叶生长速度快,内含物质相对较少,导致其口感和香气可能不如春茶。但若用夏秋茶制作成红茶(信阳红),其色泽红亮、香气高长持久,常常带有甜香和果香的混合香气,也是很多人爱茶人不错的选择,当然信阳红不仅限于夏秋茶,很大一部分是用春茶制作的。
从茶芽大小上看,信阳毛尖分为米芽(单芽)、小芽(一芽一叶初展)、中芽(一芽一叶)、次芽(一芽两叶)、娄头(一芽三叶)和大叶茶(单叶)等,此外,在信阳小饭馆里免费喝的茶常常叫碎茶或者茶沫子。按市场价格来说,以米芽和小芽为最贵,一芽一叶和两叶次之。但若从经济实惠或者口味上上看,其实很多本地人可能会对一芽三叶或者大叶茶更青睐些,因为大叶茶往往口感更浓烈,而且更加耐泡,这也许是部分信阳人喜欢喝浓茶的原因,所以你经常看到信阳本地人泡茶往往是一杯茶半杯茶叶。
中国是茶的故乡,除了信阳茶,天南海北都有各种各样的茶,每一种都承载着当地独特的文化。比较有影响力的绿茶如西湖龙井,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是很多国人的至爱。另外还有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都匀毛尖等都是名茶,口味形态各异。发酵茶里较为出名的有红茶(全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黑茶(后发酵茶)。其中红茶以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为代表,乌龙茶以铁观音、大红袍为代表,黑茶以普洱茶和茯茶为代表。
说到茯茶,想起原来在西北生活那些年,要是在饭店吃羊肉,茯茶(没考究过这种茯茶和南方的茯茶是不是同一种茶)常常是必不可少的饮品,此时店家会拿一个大大的烧水壶放在旁边的火炉上咕嘟咕嘟炖着,茶里放了盐巴或其他佐料,喝到口里有股咸香味儿,不但可以减少腥腻感,还可以解酒,再配上白条羊肉,简直香迷糊了,至今想起来还口有余香。
百度上说,“茶”是一个会意字,由“艹”“人”“木”三部分组成,其中“艹”像茶的芽叶,“人”像树冠,“木”代表树干,是木本植物,整个字的形象就像茶树的形态。所以你看,古人造字时候认为茶应该是草本植物。但是如西藏的酥油茶、新疆和内蒙的奶茶都是奶制饮品,流行于南方的吃早茶不仅仅是喝茶那么简单了,更注重吃各种点心。甚至还有的地方管白开水也叫茶,就比如我的老家南阳。南阳也有茶,以桐柏茶为主,其他像我们小时候用竹叶、茅草根、蒲公英熬制的也算是茶的一种,但是管喝白开水叫喝茶,一直也没弄明白历史渊源,也许就是一种比较随意的口语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方式好像在闽南、潮汕地区也比较多。总之,喝茶也好,吃茶也罢,哪怕是喝白水茶,不管什么茶,都体现了几千来随着人们对茶的认识和使用的不断深入,茶文化更加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也体现了人们对茶的认知的无限包容性。
回到信阳毛尖,无论是“小浑淡”还是“大清浓”,都有其存在的市场价值,不同的人根据价格承受度和个人口感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这就如同南茶和北茶的差异一样,由于地域不同,受众群体的口味和偏好不同,人们会有不同的评价或选择。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对茶叶品相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人的认知差异。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和纬度都不同,就像对于信阳毛尖“小浑淡”和“大清浓”的理解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些差异。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茶叶的世界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我们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事物的好坏,而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选择。就像在整个茶叶市场中,各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市场空间,无论是名贵的名茶还是普通的大众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茶文化中领悟人生,“小浑淡”这一特点也许能给我们带来生活方式上的感悟。“小浑淡”就像生活中的平淡时刻,看似平凡、普通,甚至有些“浑浊”,但其中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生活不可能总是轰轰烈烈、色彩斑斓,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态。就像“小浑淡”的信阳毛尖,虽然它的汤色不够清亮,滋味不够浓郁,但它依然有自己的受众,依然能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品茶体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在平淡中寻找美好,接受那些看似不完美的部分。有时候,过于追求“大清浓”式的精彩和辉煌,可能会让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些平淡而真实的幸福。同时,“小浑淡”和“大清浓”的共存,也告诉我们要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追求,有的人喜欢丰富多彩、充满挑战的生活,就像喜欢“大清浓”茶的人,而有的人则更倾向于平淡、宁静的生活,如同钟情于“小浑淡”的茶客。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以平和、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人和自己的个性差异,毕竟包容才能和谐,包容才能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譬如家庭、譬如单位。
后记:今日在单位值班,忙完手头工作,喝茶之余想起信阳毛尖,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并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胡乱写下这篇不成熟的短文,算是为信阳毛尖打个小广告,大家空闲时候可以去信阳赏一赏信阳山水,尝一尝信阳炖菜,品一品信阳毛尖,在一杯清茶中感悟茶语人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