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是谁 远程办公,到底有没有好处?

知识点一: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是谁

2024年10月14日,一代心理学宗师、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去世,享年91岁。

一代心理学宗师津巴多的三个洞见

1. 人对一个东西的态度,不是想法决定的,而是行为决定的。一旦人有了一个持续的行为,他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对的。

2. 人们只会留意那些自己原本就认同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改变一个人那么难。这也叫做选择性注意。

3. 想法无法改变想法,环境才能改变想法。

一个人的行为和心态,并不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所处情境对行为的塑造,比我们想象中更深刻。外部环境,也许会让人背弃很多他曾经的价值观。

津巴多还由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路西法效应。

人这个物种的行为,不是简单地由自己决定的,而是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津巴多的代表作之一,《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有个叫比尔的中学生,从小就是个好孩子,为人诚实,成绩优异。但比尔周围的朋友可就不让人省心了。有一回这些朋友吸大麻,他们就叫比尔一起吸。显然,这是不对的。而且毫无悬念,比尔肯定是拒绝了。但是,这些吸了大麻的年轻人开始在比尔面前炫耀,说什么吸大麻是件很时髦的事。他们还一起排挤比尔。结果时间一长,比尔终于没扛住来自同伴的压力,也吸了大麻。比尔面对的状况有个专业名词,叫同辈压力。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有点俗套,但关键在于津巴多在分析这件事时,提出了一组洞见。

首先,你觉得比尔吸了大麻之后,会不会内疚?按照通常的设想,这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啊。但事实上,比尔并没有什么内疚。他一开始确实有点负罪感,但只持续了没多久,这个负罪感就消失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正常,他也很享受这个状态。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一个洞见。人对一个东西的态度,不是想法决定的,而是行为决定的。一旦人有了一个持续的行为,他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对的。

借用津巴多的原话,人们表现出从众,既是为了社会认可,也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情境中正确行事的机会。个人的这些动机越强烈,群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越大,那么群体施加于个体的压力就越大。

其次,回到比尔,你觉得应该怎么让他变回好孩子,让他意识到吸大麻是不对的呢?其实,除了比尔之外,津巴多还观察过很多其他的案例。比如,有的孩子因为电影里的暴力情节看多了,自己也变得暴力,还有的是别的问题。

但是,尽管情况不同,他们却呈现出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不听劝。即使你告诉这些孩子不该吸大麻,不该崇尚暴力,他们就是听不进去。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二个洞见,叫做,选择性注意。也就是,人们只会留意那些自己原本就认同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改变一个人那么难。

最后,难道这个状态就没办法改变了吗?也不是。既然人们的行为是被环境塑造的,那么要想改变它,还得依靠环境。比如,前面说的那些痴迷暴力情节的孩子,怎么让他们排斥暴力呢?实验人员给他们派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去给别人做一场宣讲,告诉别人崇尚暴力是不对的。结果宣讲完成后,这些孩子的想法居然真的改变了。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三个洞见。想法无法改变想法,环境才能改变想法。也就是,你很难用你的想法去直接改变别人的想法,就算你口才再好也很难。有效的方法是,你先塑造一个环境,让别人在这个环境里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并且根据这个角色做出一些行为,而一旦对方做出这些行为,他的想法就会跟着行为一起改变。他做了什么事,他就会信奉这件事背后的价值观。

简单说,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说的是看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该看想法,而是看行为。而按照津巴多的洞见,这个说法大体没毛病。因为一旦一个人长期有这样的行为,他之后大概率上也会支持这样的价值观。

津巴多的核心观点之一,人不是先有想法,再有行为,而是先有行为,进而产生支持这个行为的想法。

第二个故事,看看这套理论的高级别应用。

这个故事是一个美剧,但是它很能反映津巴多理论的威力。

之前有个美剧叫《黑袍纠察队》,剧情里有个超人类叫阿祖,他是由一个实验室秘密制造的,能力完全对标超人。请问,作为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该怎么确保这个超人类不失控?

靠武力?阿祖刀枪不入。靠讲道理?试过,但根本没用。

实验室里的人最终想到的武器是,心理学。他们招募了全世界最厉害的心理学家,为小时候的阿祖设置了一套成长环境。实验人员会在他表现好的时候故意视而不见,还有其他很多设计。总之,在这个环境里长大,阿祖最终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表演型人格。他极其享受别人的认可,特别需要别人的表扬。假如失去这些,对他来说比死都难受。

同时,实验室背后的财团旗下有大量的新闻公司和电影公司,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包装阿祖的形象,替他组织各类演讲活动,让他的表演人格有释放的渠道。

换句话说,这个超人类就像一个毒品成瘾者,而他背后的财团就像毒品贩子。靠着这套心理机制,财团和实验室牢牢控制住了他,至少是控制住了相当一段时间。即使后来他想大开杀戒,但还是一次次忍住了,因为他太需要别人的表扬了,要是真把人类杀光,谁来表扬他?

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学就像是一个升维打击的武器。用好它,你也许能左右一个比你强大得多的存在。

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而且出于剧情需要,后期的阿祖必须得失控,这样情节才够刺激。但这个故事却展现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真相,这就是,人是个社会动物,只要他身在群体中,就无时不刻不受环境的影响,即使是超人也不例外。

而回到现实,津巴多自己也清楚这套机制,因此他也一直在想办法用这套理论,让人们变得更好。

比如,可以通过环境中的微小变量施加积极影响。比如,超市播放的歌曲里,假如歌词里包括,勇敢、诚实、善良一类的词,那么,超市里的偷窃行为就会明显变少。这个设计最早就是基于津巴多的理论。

再比如,既然我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比如,津巴多告诉我们,可以在心里让自己扮演另一个人,害羞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开朗的角色,胆小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勇敢的角色,然后让自己在内心扮演这些角色,自己就会发生改变。

津巴多的一生,有两个极其关键的学术课题。第一个是,不要低估环境对你的影响,它有时可以决定你是谁。第二个是,更不要低估你自己对自己的影响,别让别人决定你是谁。

不要允许其他人将你去个体化,不要让他们把你放入某个分类、某个盒子、某个自动贩卖机里,不要让他们把你变成一个客体,一样东西。请坚持你的个体性,礼貌地告诉他们你的名字,大声地让他们清楚你是谁。

知识点二:远程办公,到底有没有好处?

1. 远程办公的优点

第一,远程办公对于老员工特别友好,能提升老员工的幸福感。

第二,远程办公也能提高不需要跟他人频繁沟通的工种的工作效率。

2. 线下办公的优点

第一,线下办公能积累集体智慧。

第二,线下办公能避免观点极化。

第三,对整个社会来说,在场办公能够增加人的流动。

3. 远程和线下,各有各的优点,这是两方面的思考角度。现代社会镶嵌在一张巨大的网络上,看懂某个现象的关键,就是看到它背后的这张大网。

主要是想呈现这两派各自的观点。你可以看看现场办公的好处是什么?以及远程办公的收益又在哪?就像菲茨杰拉德说的,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且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体现。

远程办公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它对于老员工特别友好。它能提升老员工的幸福感,并且对于那些不需要跟他人频繁沟通的工种来说,比如平面设计师、剪辑师、作家,他们工作的效率也会提高。

之前普华永道曾经在澳大利亚做过一份报告,他们调研了当地远程办公的员工。结果是,51%的受访者表示,远程办公以后,他们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还有人测算过,远程办公给员工带来的幸福感,大概相当于涨薪8%。同时,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假如公司强迫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他们就直接辞职。

远程办公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取消呢?

另一派的观点,说说支持线下办公的理由是什么?

第一,线下办公能积累集体智慧。

你看,前面说的,只是远程办公对老员工的好处。假如是个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就开始远程办公,这大概率上会出问题。可能他工作一两年,都遇不到一个好师傅,也积累不下什么人脉。而这么长此以往,十几二十年之后,随着人员更迭,后入职的新员工很难获得成长,一个公司的整体智慧可能就会下降。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社会物理学家彭特兰写过一本书,名叫《智慧社会》,书里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工作场所的互动是提升集体智慧的关键。

比如,让银行的客服团队人员,在休息的时候多交流,就能直接提高他们处理客户来电的效率。再比如,他们统计了一个IT团队的员工交流情况,结果发现,跟同事互动次数最多的员工,工作效率比一般员工高10%。彭特兰说,一个团队中,最有创造力的,往往是那些和人人都聊得来,并且能把不同岗位的看法结合起来的人。他把这些人叫“明星员工”。这个角色很像采集花粉的蜜蜂。一个团队中这样的人越多,表现就会越好。而这样的明星员工,往往在线下办公里产生。

第二,线下办公能避免观点极化。这主要说的是美国公司。

最近,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也就是那本《独自打保龄》的作者,他接受了《时代》杂志的采访,正好谈到了线下办公。

帕特南认为,人还是需要回到办公室。远程办公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但你毕竟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没有跟人的交流。网络参与过多,会加重人的孤独情绪。因此,要想缓解孤独感,人还是得回到工作场所。比如,茶水间闲谈的传统不能丢,这看似无关紧要,但你能通过这个小小的举动打破信息孤岛。再比如,公司举办的一些集体活动,可以让员工之间产生连接,这能对员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帕特南还说,现在美国社会的极化危机很严重,也就是,不同立场之间的人水火不容。但正因为这样,人应该多跟与自己不同的人交流,在工作场合内外都是。即使是再不同的人,你们也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比如某项运动、某个小爱好。你可以通过这种小命题上的共识,去跟不同的人建立联系。往小了说,这能让你不会变成一个极端的人。往大了说,这也是在以你为节点,去提升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营销大师法拉奇写过一本书,叫《别独自用餐》。这本书讲的也是,很多成功都来自高效的社交。不管是午餐还是晚餐,都是跟人交流、建立关系的好机会。很多时候,与他人共进一顿饭,往往就能建立更深厚的联系。

法拉奇本人就是这套理论的忠实践行者。1992年,法拉奇从哈佛大学的商学院毕业,麦肯锡和德勤两家顶级咨询公司都希望招他进公司工作。法拉奇没有直接答应德勤的招聘负责人,而是坚持要跟德勤的老板吃一顿饭。就在那顿饭上,他对老板说,自己可以来德勤工作。但条件是,每年必须和老板在这里吃一顿饭。他靠这种方式,保证了自己和公司高层的长期联络。

也是得益于这份联络,法拉奇32岁就当上了500强中最年轻的首席营销官,后来又开了自己的咨询公司,研究的还是社交关系对企业的效用。

换句话说,回到个人,在同等能力、同等绩效的前提下,假如你能跟同事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这可能会为你的职业生涯增加一根有效的杠杆。

这是在场办公的第二个好处。第三个好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在场办公能够增加人的流动。而只有人流动起来,很多周边的商业活动才能有活力。

说白了,你自己到不到场另说,但是有很多人是盼着你上班的。只有你来公司上班,他才能赚到钱。

比如,前段时间我看虎嗅引用了《卫报》的一篇报道,说伦敦市中心的写字楼周边,原本有很多移动咖啡摊和三明治小贩。但自打远程办公流行以来,小贩出摊的频率明显变低,因为写字楼里的人变少了。

再比如,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饭馆、外卖档口,等等。你可以把它们统称为,通勤经济。只有你上下班通勤,这些行业才有钱赚。之前还有人调查过,伦敦因为远程办公流行,居然导致香体露的销量大幅下降。因为对香体露需求最大的地方之一,就是人员密度高的写字楼。

换句话说,现场办公带动的,不只是一个公司本身,还有它周边的商业生态。这也是现场办公的第三个好处,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它能激活周边的经济活动。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既然远程办公与现场办公各有各的好处,干脆混合办公不就好了?没错,这也正是很多公司正在做的尝试。

斯坦福大学,还有携程梁建章的团队领衔,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说的是,混合办公带来的好处。根据论文里的数据,假如一名员工,在一周的时间里,3天在公司办公,2天在家办公,那么他的离职率会降低,而且工作效率和满意度都会上升。7月9日,去哪儿网也发布员工全员信,入职6个月以上的正式员工,可以每周三、周五灵活办公。

在这里特别说一句,我们得到作为一个特别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公司,在远程办公这个事上,反而表现得异常保守。从软硬件上看,公司的系统完全有支持远程办公的能力。但直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管理方法还是以现场办公为主。只是允许在条件不具备、情况有特殊的前提下,员工可以向上级申请短期的远程办公。

虽然这个申请基本上都会被批准,但是你也能看出公司的态度,能来都来。

据说这是公司创始人罗振宇老师一直以来的一个坚持,叫做,谁也别高估自己的自律性,人就是得把自己悬挂在一张更具体的意义之网上,才能更好。

最后,再强调一句,我们今天不是去判断远程与线下哪个更好,而是想呈现出这两方面的思考角度,以及这两套工作模式可能衍生出的其他影响。就像社会学家克里斯塔基斯说的,现代社会镶嵌在一张巨大的网络上。看懂某个现象的关键,就是看到它背后的这张大网。不管你是做管理,还是评估个人的职业选择,希望这个视角对你有所启发。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76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