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远离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
2.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犯罪
教学难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三名初中生因长期的欺凌行为升级为对同学的残忍杀害,手段之恶劣、心态之冷酷,令人发指。这起悲剧的受害者,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就这样在同学的暴力下失去了生命。此案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极大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严重挑战。因为此案“校园霸凌”、“未成年犯罪”、“刑法年龄认定”再度成为高热话题。
新课讲授:
环节一: 青少年犯罪趋势及原因探析
案例一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趋势。如2020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14至16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为5259人,此后连年增长,2023年已达10063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案例二
邯郸三名初中生事前有预谋、事中手段残忍、事后掩饰罪行,完全超出了人们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印象;三名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实际上存在一个明显的恶化过程,他们是在长期的欺凌中一步一步滑入犯罪的深渊,而在此期间,教师与父母的监管和教育长期缺位。
问题:你觉得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环节二: 与青少年犯罪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十八条不良行为、三十八条严重不良行为
本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环节三: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逐渐增多,青少年犯罪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某中学团委发起了远离违法犯罪的教育宣传,请将下面决心书补充完整。
决心书
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法守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远离违法犯罪。为此,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 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教学小结:
作业布置:电视剧:张译、秦岚主演《九部的检察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