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作者: [英]沙尼·奥加德

。。原作名: Heading Home: Motherhood, Work, and the Failed Promise of Equality

。。ISBN: 9787559830029

。。内容简介。。

她们曾经是律师、会计师、教师、设计师、记者、医生、出版商、学者……有着高额的薪水和远大的职业前景,最终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归宿:全职家庭主妇。

作者沙尼·奥加德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伦敦女性及其伴侣进行了深入采访,这些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而丈夫则继续从事高薪工作。媒体和政策鼓励职业女性维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构建伙伴式的平等夫妻关系。而女性们面对的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不友好的职场文化、对家庭妇女的污名化和对育儿事务的贬低……她们牺牲了事业,结果发现家庭也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沙尼向我们揭示了性别平等口号和女性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间的巨大落差:自主选择的背后是结构性的不平等,幸福的表象之下则是深深的愤怒和失望。《回归家庭》希望能够倾听这些女性的心声,并以此为起点,帮助她们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获得迟来的、真正的平等。

。。作者简介。。

沙尼·奥加德(Shani Orgad),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女性主义与媒介、媒介与再现、不平等与当代文化等,已出版著作《在互联网上谈论乳腺癌》(2005),《媒介再现与全球化想象》(2012)等。

。。短评。。

#

这本书读起来常常让你凝视远方,这凝视中的哽咽呼之欲出。我们这样的女性,知道女性主义却无力行动的那种沮丧感,从纸上氤氲在空气中。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原本告诉你,“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却变成了“为母则刚”,这世界究竟需要女性做什么,女性永远都有更大的潜能,这潜能是让男性成为男性,而我们依然负重前行。最后我想说:永远不可能完成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请Speak Up。还有,大胆承认当妈妈只是一种责任,别道德绑架。

#
很细致的剖析,很无奈的现实。现在的社会对职场妈妈很不友好,但社会环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在变好前,正视现实,了解“我们不能拥有一切”,之后明确自己最想要的并做好规划才重要。

#

选择当职场妈妈将承担什么?选择当全职主妇将失去什么?是什么使二选一成为两难但是必须要做的决定?是“正常”的性别角色分工束缚并内化了女性在工作、家庭生活、公共与私人自我等方面思想和行为的建构。需要警惕的是,媒体鼓吹成功兼顾母职与事业的超级妇女形象,高帽之下的枷锁与皮鞭;舆论持续性、大范围歧视、贬低、诋毁全职主妇主动选择、不思进取,虽有责任与义务,但无尊严与价值的诡吊与困局。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将母亲对于成就感的需求转嫁到孩子教育的内卷上。将男人培养成“真正的伴侣”不是女人的责任。男性适当参与孩子的玩耍和教育活动,但鲜少分担家务劳动并不能称之为好丈夫、好父亲。社会在承诺妇女赋权与解放的同时,却仍在根本性的制度上设置着障碍。女性的决定与人生轨迹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许多不在女性的控制范围内。

#

回归家庭,恰恰说明性别平等承诺和真实世界对女性不公正待遇之间的巨大差距。 为什么那么多优秀女性离开有偿工作做全职妈妈?作者深入调查,仔细聆听她们的生活和经历,捕捉了女性复杂的情感生活——她们被夹在“性别平等”神话与围绕女性气质、家庭和工作的顽固不变的文化脚本之间。

#

类似的研究近两年我看得太多了,《看不见的女人》和这本形成很好的呼应,可以看出文化语境对女性的压迫是怎样由明转暗,由集中转分散。充斥社交媒体的超人妈妈形象是整个社会心照不宣编织的骗局,而在此之下女人的选择看似自由,内里往往却是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无奈。我的母亲是八九十年代典型的职场母亲,她在退休后给我的唯一建议是,永远不要放弃你的职业,否则对你本人而言绝对是得不偿失。而对于我本人(以及我这一代中的很多人)来说,最好的选择恐怕是不要生孩子。

#

加一星给题材,本身足够四星。细致深入(有时候啰嗦)地把“母职惩罚”说得很清楚了,中产阶级、良好教育背景的女人是否在当全职主妇时真正得到了满足?退出职场后再进入有多难?所谓“平衡”是多么苛刻的要求?“做得不够好”究竟是不是个体的错误?为什么看似开明的男性伴侣在进入家庭生活后又滑入男权思路与行为模式?涉及的要点太多了。每个考虑结婚、生育的女性都该看一下。

#

惊人的是,几乎所有受访妇女都提到,印象中没有和丈夫或伴侣好好探讨自己的辞职决定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大多数妇女只是想象她们最终会回归某种有偿工作,但从未开启话题去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讨论自己的愿望。而她们的丈夫似乎也无法挑起话头谈论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他们对男人养家 / 女人持家模式的看法。他们不断冒出的挖苦,诸如前几章妇女在讲述中提到的“今天放假过得怎么样?”或“今天和谁去喝咖啡啦?”之类,流露出很多丈夫对想象中妻子的安逸生活的怨怼。这些愤怒和怨怼的情绪,至少部分是高度紧张、严苛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也有部分是独自承担养家重担导致的焦虑——尽管他们从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中受益不少,尤其是在职业发展方面。然而,丈夫们很少直接向妻子表露或谈论这些感受。和妻子一样,他们也回避正面表达自己的焦虑、不平、不满,以及作为唯一挣钱养家一方所做出的巨大个人牺牲。

引自第266页

#

然而,这种掩饰会时不时地突然崩塌,暴露出平等主义理想和不平等的生活现实之间的根本矛盾。利兹曾是一名学者,嫁给了一名律师,八年前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中断了事业。她讲了一个短暂打破平等主义家庭迷思的小插曲。她 9 岁的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份问卷,问他帮忙做过多少家务。他勾选了“我经常去采购,我经常打扫浴室”。利兹恼怒地质问他 :“好像不对吧!我没见你经常干这些!”儿子坚持说他经常干。这时,利兹的丈夫插嘴 :“不是啦,我去买东西时,他确实常跟我一起 去。”“但我一个礼拜采购三次,你俩从没帮过忙啊!”利兹生气地说。利兹的愤怒暴露了平等型夫妻不过是她悉心营造的家庭迷思。然而,像这样短暂地颠覆迷思,几乎无济于事。更重要的是,就像利兹的话暗示的,她的愤怒是针对儿子没能分担重任,而不是丈夫。最终,她压下了在这一事件中浮出水面的矛盾。“好吧,”她笑着总结道,“每人干多干少总归各有各的看法!”

引自第161页#

#

以前工作的时候,有几回需要我丈夫多照顾家里一点。也碰到过难堪的场面,因为,呣,要知道……他收入高……而我,作为记者,赚得不多。有时候,他会很恶心地说什么 :“要是你怎么折腾都挣不到多少,还拼个什么劲儿?!”……而且[他]也会用相当大男子主义的口气……你知道,说 :“要是我被炒了,你怎么办?……[辞职]那是你的选择。”呣……糟透了。 于是我们狠狠吵了几架,因为我反击了。我反击了,说:“听好了,不准你这样跟我说话!我的位置不是窝在厨房里!做饭是很开心,但我更想工作!我是大材小用了。我喜欢当妈妈,但我不是……这不是我的全部。我也是有过辉煌的!

引自第245页

#

虽然受访妇女与丈夫们想出了否认、压抑妻子身份的策略,但很多都明白,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迎合了丈夫,把自我身份寄托在了丈夫身上。本章详细讲述过苔丝的经历,她就在描述周末例行家庭聚餐时痛苦地意识到这点 : 我在想……当我把食物端上桌时,先是端上儿子们的, 然后是我丈夫的,最后是我自己。我在想,这不对劲,是吧?所以我显然认为自己是,是最……的那个。我对此也没特别,特别,特别地难过,别误会了。……但我就是注意到这一点,你懂吧。 或许我应该更难过一点的,我也不知道。 你一定要再听一遍这些吗?[笑]已经谈到不少了,是吧?

引自第172页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810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