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茅塞顿开

最后一个用复习考试迎接的新年到来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她都如期而至,让你应接不暇。只是必修课程比往年要少一些,尽管选修的课程早已达到规定学分,我依然选修了多门课程,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知识面。由于是选修,考试的要求相对降低,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必修那么大。考试如期结束,寒假就迈着他不变的步伐,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带着万家团圆的期盼,同学们相互告别,回家欢度丙子年春节。

在走亲访友的间隙,我收到信息灵通同学寄来的成绩通报,除总行指定选修课程《农村金融》,因故未能得到考试结果外,剩下8门课程(5门必修加3门选修)全部合格,按必修课程成绩排序,名列第五。在通报成绩的来信中,还免不了自嘲,他也考得不错,全班第二,只是排列的方向相反,让我平添了些许遗憾。遗憾的不是自己由第一到第五的节节败退,毕竟选修的课程比别人要多点,至少多出两门。而是同学的自嘲,加上次日就得回学校,来不及给他回信致谢,只能见面后再表示感谢。

新的学期,必修选修的课程都不少,重点任务是毕业作业的社会调查和写作。同学们依照自己的写作偏好,选择便于自己发挥和把握的选题,找辅导老师报备后,便各自带着自己的选题,回原工作地进行专业方面的调查。

回原工作地,其实就是回家,唯有我例外。因毕业分配错过了“荣归故里”的机会,我再去工作地,已无栖身之所,尤其是随着撤社设乡行政机构的改革,我工作的公社撤销,营业所也随之消失,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我都是居无定所,只能重新开始漂泊的生活。先是到朋友家寄宿,后是代替同事值班守金库,以库为舍。

当然,代替同事守库是经过领导批准的,申请人就是我要代替的同事,他还将值班津贴全部“让渡”给我,在解决了居无定所的同时,收入还“剧增”。让一贯“吝啬”的自己,有了大把花钱的资本,连续穿梭在多个县城之间,去加深同学之间的情感。

说是社会调查,其实就是借阅支行的经营资料,寻找毕业作业中需要的论据。透过支行的经营数据,发现自上一年起,在沿海“东南风”的强劲作用下,内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我曾经工作的地方,也不例外,最“著名”的是一个并不产羊毛的乡镇,竟然同时开办了十多家羊毛衫厂,同时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到手,扑腾几个月后,有的苦苦挣扎,有的迅速消失,只剩下那一笔笔价值不菲的贷款,静静地躺在农业银行的账簿中。

作业撰写之余,我开始关注金融实践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措施和途径,开始撰写诸如“问题与建议”类的文字,虽然篇幅不大,但切合实际,能对基层工作产生一些作用。

实习的最大好处,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约上三五个同学,就能跑到任何一个想去的同学家,美其名曰去看望对方的老(家)人,实则是吃喝玩乐加放松。我去过其他同学家,也请同学到过我家,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住在城镇,住的是青砖水泥的“洋房”,我家在农村,因为贫困,住的是土坯房。好在是同学,大约都是着眼未来,没有人嫌弃或者不乐意前往(也可能有人嫌弃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其中有一次相约到某县城,我竟然扔下了同去的同学,独自一人返回学校,原因也许就是不愿意玩牌。

最有意思的是以东道主身份,邀请同学到安陆做客,先是一起参观“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碧山(白兆山),晚上则是观看电影演员陈裕德幽默的表演,聆听丁岚那悦耳动听的天籁之音。只是客人到了,我几乎没有尽到任何的东道之谊,除了全程陪同,便是到安陆本地同学家里去大吃特吃。事后想来,我的邀请纯粹是越俎代庖,当了一回代言人而已。

没想到一次回家接待同学的举动,导致一幕诡谲的现象出现,让我很是遗憾。因为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到支行现场指导时,我正好回家,没有出现在接待的队伍中,我的毕业作业被提前列入另册,失去了评优的机会。由于所在支行的同学们文字功夫普遍较高,而优秀作业的名额有限,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后,便当即拍板,确定了优秀作业人选。其实,在班内按比例确定优秀作业数量,本来无可厚非,但细分到支行也按比例分配,肯定存在误伤,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属于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类,对自己的文笔充满了自信。得知作业被入另册的消息,我先是回学校找指导老师私聊,希望他网开一面,重新考虑,被其婉拒。我便顶替其他怕答辩的同学,参加公开答辩,尽管答辩获得其他答辩老师的肯定和认可,答辩效果也得到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理应获得优秀作业。但几天后公布的结果,指导老师“坚持了原则”,我的名字依然掉队,排在了优秀作业之后,列在良好一栏里。

五月里,随着两个多月的实习及调查生活的结束,完成作业的答辩后,大家开始了最后几门课程的学习。也许同大家一样,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毕业作业答辩过关、合影留念、毕业分配等方面,加上最后一学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都大幅较少,考试的压力自然不会大,容易过关,我已忘记必修、选修的是几门课程,更不记得考试的结果。

一段时间,大小团体的合影照、彼此的毕业留言,成为生活的中心,就连平时很少有交集的同学都在串门、留言。此时的留言,已经不再是六年前借助蜡纸刻写加油印的方式,而是直接购买专用的毕业纪念册,粘上“大头贴”,写好留言,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行。感觉非常美妙!

七月二十五日,结束最后一门课程考试;次日毕业典礼、全体合影;第三天回家看望母亲;三十一日,到中心支行接受任务。八月一日,我作为成员之一被安排到家乡的县支行去做调查,那可是我想回去、也努力过,却最终都没能回去的地方。一番周折,座谈、搜集资料和数据、整理资料、讨论问题、撰写报告,向领导汇报,用了十天时间完成。十一日回原工作支行报到,因接到工作调动通知,第二天回家休息;三天后到中支更换调动通知,到农行孝感信用合作中专学校报到。

此时才发现,我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变成了同事,同我进了同一所学校,大有成建制划拨的态势。至此,纠结了半年多的工作去向尘埃落定,“为人师表”的日子即将开始,尽管对这种安排我有些不情不愿。

不知道究竟是我真的“优秀”,还是另类的言行举止让人觉得不凡,或者是二者共同的作用,引起了学校领导的特别关注。在专业课尚未开课,其他同学尚在弥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准备阶段,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承担了首批学员中一个班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任务。

半个月后,我就走上了讲台。在五十多名平均年龄比我大的同学面前,完成了“初讲”。只是授课效果……,让我至今都觉得惭愧。试想,一个连拼音都不会的非师范毕业生,没有培训和试讲,直接上台用地道乡音完成的第一课,怎么可能是余音绕梁、扣人心弦,只能是被人质疑、草草收场。

部分同学从大局出发,主动向我“抗议”。首先要求我不管普通话说得如何,都要用普通话教学,然后再不断地校正提升;其次是非常赞同自己“成为永远朋友”的说法,用同朋友交流的平常心同他们交流;再次是鼓励我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说您的知识面,足以完成您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为我们答疑解惑,将来我们也一定会成为老师您的骄傲。

面对着一群为了求知而远离家人甚至儿女,同兄姐同龄的朋友,看着他们渴望追求知识、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神,我的内心震撼了。如是,我使出了学生时代的劲头,精心准备、全心讲述、热心辅导、用心点评作业。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在教学语言、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得到全班同学的初步认可,在期中学校组织的评教活动中,得到中等偏上的评价,让我看到了大家的真诚。从此,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兄弟姐妹,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剩下的时间,似乎有些平静,除了帮我校正普通话发音,已没有大的建议给我。12月,省分行决定《政治经济学》由省分行统一命题出卷,宣告了统考课程的诞生。如是,制定复习计划、编制复习资料,组织复习备考,就成为全校的中心任务。好在,我学生时代就有编制复习资料、充当“小老师”的“光辉历史”,统考并没让我产生“鸭梨山大”的感觉。

在划定重点范围,预测考题类型,明确解题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后,我同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到来的同时,等待着上级行统一考试的到来。

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年,有朋友向我推荐了外国小说《凯恩与阿贝尔》和《女总统》,是姊妹篇,读过后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其大致情节至今记忆犹新。尽管小说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我的文学之梦反而破灭了。

五、六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写了多篇文学作品,无论自己如何打磨,始终没能打动任何一位编辑,激起点滴浪花。道是毕业调查期间写的两篇专业方面的小文章,先后在不同的期刊上变成了铅印文字,一篇是《孝感农村金融》,另一篇是《银行与企业》。尤其是后者,是在校阅览室翻阅杂志时,毫无心理准备时看到的,还不敢相信就是自己,以为是同名同姓,确认后又有了“范进中举”的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窃喜之后,心渐平静,竟然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既然文学之路高不可攀,那就另辟蹊径,抛弃不切实际的文学之梦,开创专业写作之路吧。如是,我放下吸引力超强的文学作品,捧起有些枯燥的经济学期刊和专著,开始追求新的梦想。

这一年,改革由农村继续向城市推进,搞活大中型企业、推动横向经济联系成为新的目标;《民法通则》和《破产法》等系列法规的出台,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及对劳动制度改革,人才流动机制的确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十堰建成投产;国内卫星通信网正式建成。

这一年,《人民日报》刊发了两篇长篇报道,《史来贺风赋》和《乡土奇葩》。尽管前者标题直接点了史来贺的名字,但遗憾的是我没能记住这个名字和“中原首富村”。有着深刻烙印的则是鲁冠球的故事,他创办的乡镇企业,以及大学生进万向节厂工作的“怪事”

尽管中学阶段曾夹道欢迎回乡务农的大学生,但那是“社来社去”、没有经过考试的大学生,相当于战士退伍。大学生到乡镇企业工作,等于让干部退伍,是另类且奇葩的新闻,其轰动效应,让我无法忘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出台,为我们这些“书呆子”描绘了新的目标,创造了新的内生动力,这一年的5月4日,全国人民将时钟拨快了一小时,实行夏时制,七年后(1992年),夏时制寿终正寝。

这一年,我从村非村、镇非镇的偏远山区,跳过县城,直接到达行署所在地,实现了工作地点上的三级跳,但回故里工作的希望彻底破灭,让我至今都感觉遗憾;由解决非农户口的中专生,步入“天之骄子”的行列,开始了“授人以渔”的高光时刻;参加《湖北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组织的知识竞赛,我意外地获得三等奖。尽管此时发表的专业文章篇幅不长,基本是豆腐块,且偏重实务,但向高级别专业报刊进军,争取成为教材、教参编写成员的“野心”由此滋生,目标确立。开始研究教材的编写方法,思考如何提高专业写作能力,甚至开始尝试着“著书立说”了。

这一年,最流行的歌曲是《一无所有》,他唱出了我的心声,引起“总要追求”的共鸣,去改变“一无所有”的现状;吸引人们眼球的电视剧是《济公传奇》,虽未追剧,但那外表邋遢、心地善良、惩恶扬善的形象,永存记忆;最振奋人心的体育赛事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创下了“五连冠”的历史纪录,成为鼓励大家奋发向上的动力。最流行的词语是理解万岁、乡镇企业、夏时制。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85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