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艺术高峰:美术三杰

初学世界史,被过外国那些人名绕的头昏脑涨,唯独对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记得最清楚。多亏当时老师有趣的记忆法,这三个人名一句话概括,“你们记住拉大米就可以了。”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这辈子再也难忘记。

他们三个人为什么被称为“美术三杰”,画的画好在哪里?之前从未细想过。直到现在读了贡布里希的《艺术故事》,才有些更深的理解。

达芬奇: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画鸡蛋,我们从小就知道,画出的《蒙娜丽莎》更是举世闻名,你可能不懂绘画,但一定知道蒙娜丽莎是谁。

即使我们不看原作,只是看翻拍的照片,也能感受到画面上那个栩栩如生的女人对你投出的神秘微笑。据说站在巴黎罗浮宫的原作跟前,更是神秘的不可思议,能看到蒙娜丽莎对人们嘲弄笑容之中的一丝悲哀。

达芬奇难道真有什么魔法,或者特殊技能,何以创作出如此美丽神秘的作品。这需要从达芬奇的人生轨迹来看。

达芬奇从小就展现出一个非凡天才的才能,他勤奋努力,才智广泛而多产。他对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为了探索人体,他解剖尸体,他研究水波和水流的规律,观察分析昆虫和鸟类飞翔。

他在许多领域独秀众侪,但是很少有著作留世,可能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是左撇子,书写跟众人不一样。达芬奇的博学成就了他的绘画艺术。他对自然深入透彻的了解,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使他能够让精确的素描与和谐的构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达芬奇之前的艺术家,尽管画作也追求真实,但是画面上的人物要么像雕像,要么缺少了内在的生机与活力。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突破了这一局限。

达芬奇《蒙娜丽莎》

这得益于达芬奇独创的“渐隐法”,即画的轮廓画得不那么明确,形状有些模糊,仿佛消失在阴影之中,这种朦朦胧胧的感受会给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

蒙娜丽莎的嘴角和眼角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让我们在注视蒙娜丽莎的时候,也在猜测她以什么心情也在看着我们,她捉摸不定的表情和笑容,让我们回味无穷。

除了“渐隐法”的运用,达芬奇将画作的背景也做了处理。画面的背景两侧不相称,带上了梦幻的色彩,左边的地平线似乎比右边的低一些,这样我们看到画面的左右两侧,人物会根据画面这种细微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再就是真实。蒙娜丽莎的手,稍微褶皱的衣饰,逼真到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蒙娜丽莎皮肤下的呼吸。这是达芬奇敏锐观察自然,透彻了解人体结构等多方面学识打下的基础。

达芬奇另一幅最知名的画是《最后的晚餐》,耶稣与十二门徒的故事。画在米兰一家修道院餐厅的墙壁上。想象一下,这幅画出现时多么令人惊叹,餐厅里修道士们在用餐时,与他们同时空并排出现了,基督和他的使徒的餐桌。达芬奇对画面逼真的描画,让人们感觉到大厅之外又添了另一个大厅。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耶稣坐在亮光的正中间,面容平静的分发圣餐,两侧的圣徒三人一组,通过彼此的不同姿势和动作,连成一个变化之中有秩序,秩序之中又富有变化的整体。但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平衡构图中,又蕴含着充满了张力的戏剧冲突,三人一组中,只有出卖基督的犹大跟其余人隔开,好像是孤立的存在。

这是达芬奇作画的能力,他能够凭借自己洞察人们行为和反应的敏锐眼力,将画面活灵活现置于人们眼前,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目的。这也是达芬奇的画作被人们高度赞美的魅力。

米开朗琪罗:伟大的创世

米开朗琪罗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专一精神,他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卓绝超群,所以他能很快,而且轻而易举地画出任何一种姿势和动作。他最伟大的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

恢弘的画面让人震惊,这是米开朗琪罗一个人仰躺在脚手架上,独自干了四年才完成的宏图大业。由于长期仰躺着作画的姿势,米开朗琪罗收到信件,也不得不举到头顶上,后仰着身子去读。这是一个人在独立无援中创造的体力奇迹,更是后世人们对米开朗琪罗这个天才,非凡魄力的崭新认识。

米开朗琪罗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

画面的任何细部都经得起细看,准确无误的精妙画法,不同姿势的丰富人物形象,壮丽的《圣经》故事。米开朗琪罗并没有因为这些繁杂而使画面变得拥挤不堪,失去均衡,相反,人们走进西斯廷礼拜堂,仰观天顶,会觉得画面整体布局如此单纯和谐。

米开朗琪罗虽然画了那么多人物形象,但是并无一个重复。因为他拥有以任何一个姿势,任何一个角度去画人体的全部技艺。这些《圣经》里的先知和祖先,就像肌肉健美的青年运动员,在米开朗琪罗笔下,他们的身体可以朝着个可能想到的方向扭动旋转,从而保持着优美的形象。

米开朗琪罗《创造亚当》

整个天顶画的中心是《创造亚当》,躺在地上的亚当,充满了第一个男子的全部活力和美丽,圣父被天使负载着从对面飞来,当他伸出手,亚当的手指还没有触及,人类第一个美丽的男子已经从沉睡中苏醒,凝视着创始者的慈父面容。米开朗琪罗通过这样的单纯的画面,生动表现出了创世玄义的伟大,也成就了人们心目中的圣父形象。

贡布里希称赞米开朗琪罗,“是怎样想出了这种办法,让圣手的一触成为画面的中心和焦点,又是怎样通过造物手势的轻松和有力让我们体会到全能全知的观念,这的确实是艺术中最伟大的奇观。”

拉斐尔:永恒的圣母

拉斐尔比达芬奇小31岁,比米开朗琪罗小8岁,他来到佛罗伦萨时,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正在相互争胜。拉斐尔虽然没有达芬奇的广博学识,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才能,但是他善于学习。与其他两位难以相处的性格相比,拉斐尔性格温和,结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赞助人,干到了与两位年长的大师并驾齐驱的位置。

拉斐尔《大公爵的圣母》

拉斐尔是个会画优美圣母像写画家,看他的《大公爵的圣母》这幅画。单纯而简单,画面内容浅显的不需要任何讲解。但是画面单纯之下隐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巨大的艺术智慧。

相比其他人的圣母画像,拉斐尔的圣母画像稳定而温柔,洋溢着生命。这种完美的姿态,我们只是看着就足够愉悦。加一分,减一分都会觉得破坏画面的和谐。画面自然完美的理所当然,仿佛从创始以来就一直是这个样子。

拉斐尔的圣母是古典的,但是又并非照抄,他是遵循了自己心中已有的“某个理念”,他用自己理想化的标准美去为自然写照,但是又无损于自然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拉斐尔用毫无矫饰的理想之美,为人类描画了一个想象中,充满爱与美的光明世界的图景。

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美术三杰将文艺复兴的艺术推向高峰,艺术必然要改变发展路线,朝着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道路去寻求突破。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88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