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长恨歌》,带你深入领略女性深层、细腻的心思
我不是第一次拿到《长恨歌》这本书,但却是第一次看完它。这名字首先让我想到的是白居易那首著名的长诗,还有根据那诗改编的很出名的戏。
长诗在高中几乎是全文背下来的,戏背过条目,因为考情也看过一点内容,王安忆的《长恨歌》和那个诗或者戏的故事很不一样。这个小说并不像戏那样是一对相爱却不能白头偕老的帝王与贵妃的故事。这里面的女孩虽然也被宠在了像贵妃一样的位置,而且还有了一个上海三小姐的名号,但与她相恋的男人,是一个接一个的在她不同的生命的历程中轮番上演。
而且再加上掺杂在爱情中的友情,就带了点青春无可奈何的感伤。王琦瑶是这个故事的主要主人公,是上海的三小姐,上海小姐的第三名。普通的她在众多想要刻意表现得不普通的一众小姐中变得不普通。她是一位漂亮的女孩,这位漂亮的女孩身边也有女性朋友,像吴佩珍或者蒋莉丽,甚至还有忘年交自己女儿薇薇的好友张永红。
吴佩珍因为蒋莉丽的加入而在她的故事中漠然淡出。蒋莉丽和王琦瑶的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对照,平凡的不平凡的、普通的不普通的、不漂亮的漂亮的,一样都爱而不得,一样都体面得凄惨。蒋莉丽爱着陈先生,而陈先生又爱着王琦瑶,王琦瑶又爱着李主任。李主任身边有很多的女人,王琦瑶只是其中一个。这个单向的爱情链条随着王主任在战中的偶然死亡而结束。
王琦瑶没有结婚,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但她觉得自己已经走入过婚姻,她的内心一直藏着一个人,那人就是李主任。带给她做女人的滋味、让她品尝了孤守的味道、还留下颇具有古艺术特色的木盒和其中带来过希望、也因为谗言而被觊觎的黄金。后来她也和毛毛娘舅在互相看对眼的情况下,结合并诞下了一位女孩薇薇。
他们没有结婚,但她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也是为她自己。这个孩子是她的反拨、只给她带来了消耗后的残渣。
王琦瑶的生命中从来不乏男人,但他们都不会留在她身边。或者是因为时事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是家庭,再或者是他们各自的仅停留于尝试的胆怯。
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不能相互在一起,让王琦瑶措施他们,让他们逃离王琦瑶。但是作为女人该经历的王琦瑶一个也没落下。漂亮的、辉煌的、熨帖的、洒脱的、美丽的、端庄的、舒雅的、成熟的、母性的......那都是她,她给别人展现的样子,也是别人眼里的她,她在他们的眼里渐渐成型、定型。女孩、女人的每一个阶段,王琦瑶都参与过,热热烈烈、无怨无悔。甚至还包括那充满戏剧性的女演员的死亡也在她最后的生命历程中像朵枯萎的花一样被捏得粉碎般残忍地上演。
她落下什么了?她生活得超出了太多,生活不给了她太多吗?
对生的无动于衷,对死的无所畏惧,对男人的无欲无求,对女人的默然无声......她站在或者坐在一个角落里就是一幅画,跟本不需要她去讲什么,何况那样睿智的她总能心领神会或者四两拨千斤。
虽然内心纯洁的烈火从来没有熄灭过,但毕竟跨了一个时代和无法阻止的年龄年龄增长,都也不允许她再有任何做作或者淘气的行动。时间甩在身后,岁月刻画在脸上,只是那种不易被察觉的心境还如往常一样。
王安忆的故事不像故事,因为这里面没有叙述,全是描写和议论。几乎全用第三称视角,而且因为这种视角总带有一种表演的意味。在这种叙述中,读者被带领着就像是一个冷眼旁观者看着这些人在上海的弄堂里、苏州的小河上或者爱丽丝的公寓里、在舞会上、在公馆里、在挤压的小房间里不停地上演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的黑暗扭曲、他们的自豪、堕落、苦恼还有小小的向往。
在这里,女人的心、女人对女人的了解、女人对女性朋友的沉默,女性人物之间看似不明朗的明争暗斗、互相攀比在她们的心里、行动里不着痕迹地被刻画出来。女人似乎被作为等待男人的形象被塑造,男人则是在无数次的试探和徘徊后最终离去的背影被描摹。
那种等待归来的气氛,那些忧郁的背影和擦肩而过的遗憾的怅惘,都是王安忆细腻的描写手法的结果。就像是在临摹一种画境,让读者去感受这种淡淡的不言说却感受到的女人那特有的忧愁。长段、集中、正反的描写就像女人那剪不断、梳不开的情绪,团状一般就给读者仍过来,晕不开、抹不去。叙述的语言几乎又短又小,非常节制,好像上海小儿女的性情,全表现在神情和动作里头。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眼中都体现着她们那流动的埋怨,还有那不被认同但却勇敢追求的决绝。
我想一个快乐的、单纯的女孩应该很难理解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想我看完这本书后我也并不完全理解那些理念,那种生活。我只是感慨,人世间竟然也有这样动情的悲欢离合,这样不解的纠缠不清,还有那再也回不去的无可奈何。我以前看不下这种打情骂俏的故事,女性视角过多又过于独特的像丁玲、张爱玲、王安忆等女作家的作品一直都不是我能或者愿意接触的对象。我很难能体会那样细腻的情感,但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也开始能共情、理解这些情绪。也许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用男性视角和男性思维来理解我的生活、我周边的生活。
女性在我这里似乎很少有话语权,就像我自己的生存状态一样,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怕被发现又默默期待着被发现。当我把男人作为一个类别去划分的时候,当我不把男人当作男人的时候,我发现我开始接受他们,也开始理解他们一直用力、努力周旋的女性。理解女性的小性子,女性的情感,女性的悲欢,我想这是我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我对自己的同情,这同情里包含着我过去没有知觉的、痛苦想象过的经验。我想我们都该去了解女人,了解自己。女性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也在成为一个女人,这种在个体中发掘群体、在群体中努力展现个体的过程中似乎本身就充满了痛苦又励志的传奇。
王安忆的语言优雅、细腻、充满了辩证感,就好像她能顾全女人的心思也能不忽略男人的心声,想到旁的心理,想到里的本质。这点让我觉得很新奇,在感受她那充盈内心的同时,还带着自己并不完满的思考努力追着她想要传递的那点愁思,那种大上海的还不发达却足够时尚的看似多余的愁思。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