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蔡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谏官直言进谏,还留下许多诗篇
蔡襄字君谟,福建路兴化仙游县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书法家、文学家和茶学家。
他为官一任勤政爱民,广设乡校,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文清妙,著作《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01、进士及第,在漳州任上,郊游,交友,留下诗篇
1012年3月7日,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赤湖村的一个农家,幼时曾和弟弟蔡高一起在外祖父家中学习,接受外祖父卢仁的教导。
自八岁起,蔡襄开始进入乡序学习。而后,蔡襄得到了仙游县尉凌景阳的赏识,先后被推荐进入县学和郡庠学习。
他自小胸怀大志,曾作《青松颂》表明心志。诗云:
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
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
1030年,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被授予了漳州军事判官的职位。写下了《士伸知己赋》,表达自己步入仕途后的愿望与意气。
在漳州上任后,蔡襄经常和同僚游览名胜古迹,写有《序宾亭》《漳南十咏》等篇。其中《奉酬王知县赏春不与以诗见赠》比较著名:
仙陬翠观尽繁英,朱白相兼照眼明。
池浸岚光生晚碧,鸟惊人语断春声。
谈谐遽喜开怀久,骩骳终惭走笔成。
佳致可能陶靖节,庭柯斜眄独忘情。
同时,蔡襄还写有《上运使王殿院书》,概括而深刻地指出了北宋初年福建社会经济的症结所在。
除了游览观光,蔡襄多参加宴会,作有《耕园驿佛桑花》等诗。反映了自己的游宴生活: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於人。
可怜万木雕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
清艳夜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
名园不肯争颜色,的的夭红野水滨。
02、欧阳修等人遭贬,写下《四贤一不肖》
1036年五月,吏部员外郎范仲淹因上书弹劾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而被解除了职位。
而后,秘书监余靖为范仲淹辩护,太子中允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被贬黜。
馆阁校勘欧阳修则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对不理此事。因此,三人先后遭到贬斥。
而当时年仅25岁的蔡襄,还只是个小小的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四贤一不肖》诗其中赞扬范仲淹的诗:
中朝莺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
之人起家用儒业,驰聘古今无所遗。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
汉文不见贾生久,诏书晓落东南涯。
归来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者翼翼郡国首,里区百万多占辞。
豪宗贵倖矜意气,半言主者承其颐。
昂昂孤立中不倚,传经决讼无牵羁。
老奸黠吏束其手,众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黄幄迩天问,帝前大画当今宜。
文陈疏举时密启,此语多秘世莫知。
传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为良医。
一麾出守番君国,惜此智虑无所施。
吾君睿明广视听,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谏列复钳口,安得长喙号丹墀。
昼歌夕寝心如疚,咄哉汝忧非汝为。
称颂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为“四贤”,唾骂诬陷范仲淹的谏官高若讷为不肖之徒。
诗成之后,在京城内外广为流传,官民争相传抄,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03、被举荐知谏院,上书直谏
1043年三月,宋仁宗罢免宰相吕夷简,任命晏殊为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三人为谏官。
次月,欧阳修等人将蔡襄的诗歌推荐给宋仁宗。于是宋仁宗便下诏让蔡襄担任秘书丞、知谏院,时称“四谏”。
蔡襄尽谏官之职,对朝廷之事多有议论。同年五六月间,因旱灾、蝗灾、日食、地震等灾异频发,蔡襄和余靖连上《言灾异》奏议四篇,陈述灾害与人事相关。
随后,蔡襄又上书了《论元昊狂僭之计》等十二篇奏章,表达了对西夏元昊请和的看法。同时,蔡襄还上书了《论契丹遣使之意》等七篇奏章,陈述对契丹不轨之心的看法。
而针对朝廷与契丹、西夏通和之后如何管理沿边事务,蔡襄又呈上了《乞通和之后早计费用》等六篇奏章。
1044年八月,蔡襄升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此后,蔡襄更加尽职地议论朝事,无所回避。保州发生兵变,蔡襄上书主张镇压。
04、福州任上,为民造福
1044年十月,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返乡,皇上便下诏授予蔡襄右正言知福州的职位。次年,蔡襄携双亲前往福州上任。
(1)去除陋习,创办医学堂
当时福州地区巫医频繁涌现,许多人患病不请大夫,而是请来巫师驱邪去病,致使许多病人病重不治。
蔡襄请当地民众最信任的医生何希彭。叫他从《太平圣惠方》中选取便于群众运用的六千零九十六条方,刻版公布于福州府衙门前,为病者提供药方。
蔡襄作《圣惠方后序》,书于碑,揭露巫术的荒谬与危害,劝患者用医药治病。
他又挑选聪慧青年,学习医药,为州民诊病处方,同时严厉禁止巫觋,取缔数百家,遏制了巫医风。并在《圣惠方》碑板附近,创办“医学堂”。
(2)关心民生疾苦,上书为百姓减税
次年三月,蔡襄改任福建路转运使。蔡襄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时,耳闻目睹当地百姓身负重赋、生活贫困之情形。
便将亲眼所见到各地民众被苛捐杂税盘剥的悲惨生活状况,向仁宗皇帝汇报,上疏《乞减放漳泉州兴化军人户身丁米扎子》。
奏疏陈述了三郡百姓交纳身丁钱的困境,并请求仁宗减轻民众负担。皇祐1051年,宋仁宗下诏减少漳、泉州、兴化军自五代以来的丁口税。
至此,困扰三郡百姓多年的丁米问题得以解决,百姓的税负负担也得以减轻,人民安居乐业。
(3)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蔡襄在福建的建设之一便是恢复五塘,由于东湖湮塞,溪流无所归。水发则苦涨,水浅则忧旱。
1048年正月,蔡襄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后,上奏疏《乞复五塘札子》。仁宗皇帝诏令地方官恢复原来的五所陂塘。他带领老百姓疏通溪水。
五塘蓄水后可用于灌溉下游沿岸一千余顷咸地,助庄稼收成,惠及农户八千余家。
除了恢复五塘,蔡襄还在莆田复修慈寿陡门、南安陂和太和陂,使得莆田平原的水利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4)发展荔枝和茶业
1047年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对福建的天时和地利做了全面考察,把发展荔枝和茶叶作为特产富民的门路开发。
他深入实地查访求教,对荔枝、茶叶产地的土壤、品种、性能、栽培、管理、采摘、加工、包装、保藏、运载以及经营等经济价值都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记录下来。
蔡襄亲自监制北苑贡茶,并有所创新,他先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花色上入手,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作原料,还改进制作工艺。
把过去八饼为一斤的茶饼(大团茶)改为二十饼为一斤的小茶饼(小团茶)。
蔡襄坚持对茶叶进行精益求精的创新工艺,不仅促进了北苑茶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福建茶叶渐渐在北宋时期名列首位。
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05、拒绝起草诏书,却得到仁宗尊重
公元1052年,蔡襄因在泉州政绩卓著,迁起居舍人、知制诰、权同判吏部流内铨,职权较大。
梁适因结交内侍被御史马遵、吕景初、吴中复弹劾,梁适的同党也上疏弹劾御史滥用职权、污蔑宰执。
宋仁宗决定将梁适罢相、三位御史悉数贬谪出京。宋仁宗安排蔡襄起草诏书。
蔡襄认为马遵、吕景初、吴中复弹劾梁适是本分,不该受到责罚,他拒绝起草诏书。 最后仁宗让他们官复原职。
蔡襄任内,凡遇类似不当诏书都予以封还。蔡襄不畏强暴,清正廉明,得到仁宗的赞赏。
“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特赐蔡母冠帔帔为卢太郡,并亲书“君谟”二字赐给蔡襄。
公元1053年,宋仁宗颁旨让蔡襄抄写《孝经》。蔡襄抄的《孝经》温润端雅、清遒从容,是其书法中的上品,仁宗倍加赞赏。
06、泉州任上,造洛阳桥,开封府整顿吏治
1053年,蔡襄知泉州府,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顿吏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把他革职为民。
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
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
为解决人民渡江困难,发展交通事业,蔡襄亲自主持建桥。在施工中,他把自己仅有的球田二百石“捐一百五十石助役”。
他集思广益,他把握住潮水涨退规律,创造出“浮运架桥”的新技术,解决当时没有举重机等设备问题。
桥墩是用纵横交叉的石条排列而成,两排石墩之间,有两头宽中间凹的小型石料作锁,并用生铁灌铸缝隙以联排石,使桥墩非常坚固。
桥墩石整体呈船形,中间宽,两头尖,减少海潮的冲刷能力,又可使宽的部分架设桥面横梁方便。
为了防止海浪猛击,利用当地海生物蛎壳作灰,填塞于桥基诸石条之间,使之没有缝隙。
桥成之后,又利用海生的牡蛎放置在桥基上,任其繁殖,久而久之,这种海蛎互相粘连,更增加桥的坚固性。
在蔡襄的主持下,历经六年零八个月的艰苦施工,终于在1059年十二月,完成了这座四十七孔,长三百六十丈,宽一点五丈的洛阳桥。
洛阳桥横架于波涛汹涌的江海之上,打通了福建南北交通,使天堑变通途,大大促进了福建泉州海上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由于桥下水深流急,威胁着桥基的坚固。蔡襄又发明利用“种蛎固基法”来胶结大桥基址的坚固,且繁殖海蛎又能增加渔民的效益。
洛阳桥建成后,蔡襄又倡导自福州至漳州沿途七百余里通道两旁栽植夹道松,供行人遮荫避暑又挡风沙,过往行人赞不绝口。
公元1054年,43岁的蔡襄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他对于吏事已经精通,他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把开封府治得井井有条。
中国封建时代的都城,皇宫派宦官之类的人物出来购买物品,称为“宫市”,总是仗势掠夺,成为一大公害。
蔡襄立即上奏朝廷,指出皇宫的内东门司在外购买商业行会的物品,有多年不给钱的,积累的欠款竟达十万。
他上奏朝廷,坚决把内东门司所存的“买物字号”,收交给杂买务。由杂买务供应皇宫所需之物,再不允许内东门司的人直接到市场欺压百姓。
07、再次任职福州,开办学院,移风易俗,改善环境
1055年蔡襄被调往福州上任。在福州任职期间,蔡襄在福州地区开办学院。
蔡襄备礼招纳福州士人周希孟、陈烈、陈襄、郑穆,让他们用经学教诲学生。州民知书识礼,这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
当时,福州习俗重视丧葬礼仪,父母死亡有的秘不发丧,而大肆铺张地请和尚做法事,甚至有因此而破产的。
蔡襄还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反对崇信鬼神、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土地兼并和富人剥削贫民。
提倡节俭和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一改福州鄙陋风俗,社会良好风气逐渐形成。
蔡襄就任福州后,改善了福州城内外的水环境。他指示所管辖的闽县、侯官、古田、福清、等十二县,在大道两旁栽植榕树。绿化沿途景色环境。
08、任三司使,剔除腐败
公元1060年,四十八岁的蔡襄又一次因为政绩出色,第三次被召回京师,拜翰林院学士,三司使,总理财政。
此时,北宋王朝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已深。蔡襄善于理财,提出限制统治阶级的欲壑奢望,希望上自皇帝下至各级官员,廉洁自律、勤政爱民。
建议国家财政收支、赋税轻重应有规划,不能无原则地滥支滥用,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
在经济管理上,他认为应该“勤财用”,建议朝廷要“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力以制用”,希望朝廷倡行“俭约之法”,惩戒浪费之失。
09、被英宗怀疑,任杭州知州,潜心研究书法
1063年三月二十八日,宋仁宗驾崩,皇子赵曙奉诏即位,为宋英宗。同年八月,蔡襄迁给事中,拜三司使。
蔡襄作《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提出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
宋英宗非但不采纳,还怀疑蔡襄当初对其被册封太子持有异议。 蔡襄自知京师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便主动请求外调杭州。
1065年二月英宗下诏批准蔡襄辞去三司使的职务,以礼部侍郎的身份担任杭州知州。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诗文的研究中。时年有书帖《昼锦堂诗》、《致通礼当以屯田足下》尺牍,书风虚灵生动,精妙雅妍。
第二年农历二月,他的老母去世。蔡襄悲痛欲绝,随即辞官服丧,扶柩归乡,归故里守制,他一路跋山涉水,以致元气大伤。
公元1067年中秋节后的一天,蔡襄在家中病逝,终年五十六岁。宋神宗追赠其为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葬于枫亭铺头村蔡岭。
1176年,其曾孙蔡洸为蔡襄奏请谥于朝,蔡襄被赐谥号“忠惠”。
10、文学和书法成就卓著
蔡襄是一个全能诗人,在他现存的四百二十多首古诗中,按其思想内容可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是政治诗,二是怀古诗(约十四首),三是赠答诗(约百来首),四是题咏诗(约二百三十首)。
蔡襄的政治诗是其爱国爱民、革新政治思想的自我写照,如《酂阳行》
春秋书大水,灾患古所评。
去年积行潦,田亩鱼蛙生。
今岁谷翔贵,鼎饪无以烹。
继亦掇原野,草莱不得萌。
剥伐及桑枣,折发连帘甍。
谁家有仓囷,指此为兼并。
头会复箕敛,劝率以为名。
壮强先转徙,羸瘠何经营。
天子忧元元,四郊扬使旌。
朝暮给饘粥,军廪阙丰盈。
殍亡与疫死,颠倒投官坑。
坑满弃道傍,腐肉犬豕争。
往往互食噉,欲语心惊魂。
荒村但寂寥,晚日多哭声。
哭哀声不续,饥病焉能哭。
止哭复吞声,清血暗双目。
陇上麦欲黄,寄命在一熟,
麦熟有几何,人稀麦应足。
纵得新麦尝,悲哉旧亲属。
我歌酂阳行,诗成宁忍读。
这首诗便用平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惨烈的灾后社会图画,表明了蔡襄对人民死难的无限哀伤;
蔡襄的赠答诗蔡襄的赠答诗则是其广交游、重情义、鼓正气、励后进的个性特征的真实表露。
如《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抒发了对权奸的憎恨、对友人的挚爱和鼓励之情;
汝水闽山道路长,行邮时复寄新章。
谏垣笑别三年近,病枕魂飞万里强。
烈火未应焚玉石,埋轮曾是问豺狼。
主恩未报头生白,羞见龙泉百鍊钢。
蔡襄的题咏诗在其诗作中几占半数,是其高尚情操的历史见证。如《圣泉寺松径》借咏松以自况,表达了“留作清凉除热恼”的爱民思想。
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
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
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
雷霆绕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
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彊缠抱。
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
忽轻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
寄言匠者勿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
蔡襄的怀古诗是他鉴古感时、如《陈将军庙》用“曾凭水栅蓄长江,报国全事无双”等句塑造了一位宁死不屈、虽死犹生的抗敌英雄陈将军的形象。
曾凭水栅誓长江,报国全躯事不双。
力屈已嗟关羽死,势孤犹笑李陵降。
宿坟古剑龙腥匣,坏壁灵旗兽缠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
蔡襄擅长采用多种手法来表达诗歌意趣,他擅长采用起兴的手法,托物寓意,
如《方山渡口占》中,前两句用由远及近的手法,点出了诗人对年华流逝感慨的主题:
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鬓已惊秋。
不知风里千里浪,何事无情也白头。
蔡襄还擅长运用修辞手法,如《段家堤西望晚山》]中后两句将晚霞比喻为画工泼彩的缣绡。
月下西山千万重,日光山气郁葱笼。
鲛绡数幅须移得,惆怅如今无画工。
在《朱楼》中还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借用了晋代王戎重过黄公酒垆时,感伤友人阮籍、嵇康已亡的故事,来表现自己与友人分离诀别的悲痛心境。
朱楼灯烛一声歌,腊后天街月色和。
平昔黄公酒垆下,谁知跬步邈山河。
蔡襄还擅长用散文的手法来写诗歌,就是通过运用优美的词语和丰富的意境来使诗歌更“美”。
如《登三乡寺阁》[f]中诗歌前半段通过描写诗人寻常生活中的见闻,营造出独特的境界,再经过润色加工体现了诗歌特有的平仄、韵律和节奏美。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
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
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蔡襄擅长书法,后世将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的书迹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等。
蔡襄在书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其楷书端庄谨严,行书潇洒简逸,对宋代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蔡襄为官30余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建洛阳桥,举贤任能,万民欢庆。
他才华横溢,擅长书法和诗词歌赋,对茶业和荔枝有深入研究,写下《茶录》和《荔枝谱》,名垂千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