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叶嘉莹女士的公开信(2003年)

微信公众号:蜀都大道

作者:华新民 

 

【题记】这是华新民女士记录的,叶嘉莹女士晚年的一桩悲伤事件。2003年,叶嘉莹女士的故居,二百多年房龄的老宅,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名单的四合院“察院胡同23号”被拆毁。文人书生气的叶嘉莹女士在“被动员”放弃产权的时候,请求给她留一间,以便她偶或回去怀旧(国家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文物),但是,当局没有遵守“不拆除”的诺言,更没有满足叶女士的梦想。至此,叶嘉莹女士在北京无家可归。他们拆除的是中国最著名的诗词学家的故园梦。文物的消失令人忧伤,私有产权的强制剥夺更令人唏嘘。

华新民女士致叶嘉莹女士的公开信,名曰“写给远在加拿大的叶嘉莹教授”,实则写给当时和现在及以后的人们。
历史和现实都那么无情,“报应”来得太快了。那以后不到二十年,从古城北京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没有被拆除的目光相中的七十多年以上房屋,基本上都成了“文物”,多几年旧房子,就号称“古城”,向游人展示,要收门票的。
才华卓著的叶嘉莹女士于昨天(2024年11月24日)去世,让我们以此文纪念叶嘉莹女士,并感谢华新民女士当年为我们写下了这篇很有价值的好文章。

 

叶嘉莹女士著述
一封公开信——写给远在加拿大的叶嘉莹教授
作者 华新民

叶嘉莹教授:

 

叶嘉莹私宅,察院胡同23号,二百年房龄,拆毁前已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名单刚才,他们过来了,开着铲车,把您近200年的家和您的邻院一起撞倒了。那张着大口的锋利的铲斗,把一堵堵的墙抓起来,又摔到地上。还有高大的红门,被撞飞到半空。还有邻院那棵粗壮的核桃树,喀嚓喀嚓地响着,撅折了。只半天的工夫,那里就只剩下一地的碎砖。铲车开走之后,几位农民工立刻凑了过去,希望能侥幸捡到几块完整的砖瓦,不少是刻着图案的,拿去卖钱。他们推平了您的家——察院胡同23号,一个在去年就被列在保护名单上的清代老宅,一座承载着数代人情感和心血的四合院,一个被上千场风雨侵蚀过的令人感动不已的古迹,一个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学者在北京的根。几个月前,在他们逼得您不得不放弃产权时,您曾经对我说:他们答应我不拆这座老宅,我请求将它开辟成一座宣扬中国文化的博物馆,在当中给我留间小屋,每次回国时住住就可以了。然而,23号院已经在顷刻间清除光了。您连那一间希望“借住”的小屋也没有了。

 

在华新民女士举办的保护古城摄影展上,叶嘉莹女士凝视图片中的故居四合院

您家这座宅子我曾经去过多少次,带去过多少中外朋友。正是他们的赞叹声让我萌生了举办“留住四合院——北京之魂摄影展”的念头。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古老和美丽的一切:纸窗格,透着沧桑的很久没有漆过的木头,院子里的槐树、枣树、椿树和苹果树,落了一地的叶子。23号院被夷为平地了。我还记得您那次从西城区文委给我打过的电话,说是亲眼看到了您家门牌被列在539个保护院落之列,但又不允许复印那个名单,哪怕只是和您家相关的那一页。之后自天津南开大学,您又多次来电,诉述着您的焦虑和受到的压力,您是多么想保住这份祖宗留下的家产和中华民族的遗产啊。您不明白,既然明文规定保护,为什么还有拆迁办三天两头来骚扰。您的嗓音是疲惫的,大约刚刚下课,刚给学生们讲解完唐诗或者宋词。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加拿大皇家学院的院士,您是世界华人的骄傲,您在各地教授了40年中国古典诗歌,可他们对您没有半点的敬重,只惦记着您房子底下的那块“地皮”。23号院不在了!我想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木卡拉先生,他曾指着展览会上展出的23号院的照片,问我:“难道这也拆吗?”我听说他过几天就要从国外回来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对他解释这场刚刚发生的劫难。我又想到邓云乡先生数年前一篇描写23号院的作品:《女词家及其故居》,其中这么说着:“这本身就是一幅弥漫著词的意境的画面。女词家的意境想来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形成的。”他说到“庭院深深深几许”,提到您的诗句“谁知散木有乡根”。

 

叶家祖宅察院23号拆毁现场

然而这幅画面已被永远地毁灭了,您的乡根也被铲车撅断了。我知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您会难过,但您迟早会知道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就写了。在去年的那几个月里,我经常安慰和鼓励您,但现在是别人来安慰我了,因为我哭了。

我感到悲哀,不单是为了您的祖宅———北京西城区察院胡同23号。

【附注】本文曾载于2003年8月1日《南方周末》,收入华新民女士杰作《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2009年)。笔者所以称《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为杰作,是因为它以深情细致的笔触记载了古城北京的大量私有祖宅被拆毁的悲伤历史,它可能是这个题材惟一获得出版机会的著作。 

 

 

链接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16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