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丰物阜下的杞人忧天

当前,随便你走进城市超市还是乡村集镇市场,除了你餐桌上想不到的食材,没有你买不到的美味。哪怕是平时很少见到的野兔、野鸡,也能在集市上看到。出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人们,终于盼到了父辈们期待的这一天的盛世安泰。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笔者从事基层农机工作多年,从麦收时节的一把把镰刀,到农民自己发明的大砍刀,直至后来的半喂入、全喂入收割机的全程参与在田作物的收割,借用农谚一句话,叫作麦熟三晌,形容夏收的麦田,小麦成熟之快。却远远没有收割之迅速。遇到连片百亩以上、土地平坦的苏北平原,一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一旦进场作业,轰隆隆的发动机作业声,一天就足够放倒一百亩待收的小麦。纵然是农场更大面积的作业,哪怕你有连片千亩万亩的小麦,十台二十台联合收割机齐头并进,那种气场,所谓的排山倒海也不过如此。联合收割机的前驱动,吞入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滚滚,吐出的是被脱粒尽的作物秸秆,而肚皮下被筛出来的是干净的麦粒或稻谷,随即从另一个通道被输送到后面的储粮仓。扬起的是直冲云霄的烟尘。如果水源充足,很快放水泡田,大马力农用拖拉机连夜耙田,沉淀两日后,乘坐式高性能插秧机,每台每天又以五十亩到80亩的速度推进,很快完成麦收后的大田水稻机插秧。

按说,当前农村已经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人们在田间进行的农业生产,再也不是过去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之所以说是杞人忧天,这里涉及一个普遍现象,同时涉及千家万户,就是过去农民喜欢自家储备粮,如今悄然消失多年。这个现象也是源于笔者在乡村核查农民购机补贴时发现的。让时光向前推进二十年,那是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刚刚推进水稻机插秧的年代,广大农民购买的都是步进式插秧机,每台都在7000到14000元左右,政府补贴每台2000到7000元左右。我们在走村入户核查机械在不在位的同时,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看到少到几百斤多到几千斤的粮食储备。那才叫一个底气十足。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家钱不多,但是粮食足够吃上三五年。

如今恰恰相反,老百姓腰包鼓了,私人粮仓却瘪了,甚至根本谈不上储备,很多人家只有一个星期或者十天半月的粮食储备。农民们之所以不想储备粮食,首先是农村条件限制,储备粮食的同时,既要防止来自季节、天气、地下的潮湿,容易引起小麦稻谷的霉变,其次是防止老鼠的损害。一般农户都在粮食收下晾干后,直接出售给流动上门的商贩,虽然价格不一定满意,最起码少了储备的搬运和劳作之苦。再说了,由粮食直接变现为钞票,老百姓想吃什么就去购买什么,用农户的话就是,腰包有钱,超市买什么都方便。此话表面上没错,但是深度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

记得2002年广东省首次出现的非典开始,人们平时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诸如口罩、体温表、消毒液、洗手液乃至蒜头,洋葱等,很快成为紧俏商品,甚至平时到处都能买到的食盐,所有超市纷纷告罄。当然了,这些仅仅是日常生活用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一句话,和平时期,日常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短暂的告罄并不可怕,关键是,一旦发生战争,而且这种假设,就目前国际风云,诡异多变,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战火会永远远离我们。尤其是当前的台海局势,民进党一味搞死性台独,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一再暗中拱火支持,菲律宾当权者小马科斯又在南海的仁爱礁惹事生非,俄乌冲突至今依然还在胶着状态,中东战火正在燃烧。种种迹象表明,战争的危险时刻存在,就当前形势下,倡导民众积极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粮食储备,非常必要。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3年前国内爆发的甲流感,再次重现非典时期物品供应的瞬间短缺。诚然,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把家中储备成万全店明显不现实,但是储备粮食,却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虽然让老百姓积极储备粮食,上升不到直接爱国的高度,最起码也是为了爱自己,爱家人,爱亲友,爱乡邻。由此延伸而来的对于社会的关爱,何不就是对于我们国家的热爱?赶快行动起来吧,我的父老乡亲。就算是杞人忧天,也是有备无患。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17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