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点鲁迅:《鲁迅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三藏取经记》,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是一部说书人的话本,作者不详。讲述了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他在取经路上大显神通、降妖伏魔,保护玄奘法师。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也没有猪八戒、沙僧这两个人物。讲述取经故事的除了这部书,还有多个版本的元杂剧,这些都为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奠定了基础。
大多数人认为这部书的创作年代为宋代,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也可能是元代人所作。“《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旧本在日本,又有一小本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悉同,卷尾一行云“中瓦子张家印”,张家为宋时临安书铺,世因以为宋刊,然逮于元朝,张家或亦无恙,则此书或为元人所撰,未可知矣。”
《大唐三藏取经记》收藏于日本京都高山寺,后归日本作家德富苏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收藏于日本高山寺,后归大仓喜七郎。两书均为三卷,内容完全相同。所以德富苏峰在看到鲁迅的文章后,很笃定地写文章指出鲁迅的谬误,鲁迅则在本文中进行了反驳。
德富苏峰认定《大唐三藏取经记》是宋代出版,理由有三:“一 纸墨字体是宋;二 宋讳缺笔;三 罗振玉氏说是宋刻。”鲁迅对此一一说明。
首先,纸墨字体是否为宋版,鲁迅因为无法看到原版书,所以无法确定。其次,因为某朝的讳缺笔就说是某朝刻本,这并不一定。因为“前朝的缺笔字,因为故意或习惯,也可以沿至后一朝。例如我们民国已至十五年了,而遗老们所刻的书,驚字还“敬缺末笔””。缺笔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避讳方式,即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省略最末一笔。第三,不能将罗振玉的论断,引为典据。
罗振玉,字叔蕴,别署雪堂,浙江上虞人,清朝遗老。辛亥革命后,长期从事复辟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在伪“满洲国”做了汉奸。
最后,鲁迅指出,“我的看书,和藏书家稍不同,是不尽相信缺笔,抬头,以及罗氏题跋的。因此那时便疑;只是疑,所以说“或”,说“未可知”。……但在未有更确的证明之前,我的“疑”是存在的。”
鲁迅的论断是严谨的,他只是怀疑《大唐三藏取经记》也可能为元人所作。怀疑而已,并非武断,从中反而可以感受到鲁迅治学之严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