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聪明了
进入社会之后,我发现人真是太聪明了,如果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其实还蛮有趣的,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些人的聪明更是显著与其他人拉开差异。
就比如我今天的面试,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回家我理顺了之后更是惊叹于人在要抓取时所展现的聪明劲儿。
首先我是在某个招聘APP上投了简历,应邀去参加面试。公司在市中心的商业楼里,看起来也很正规。到场先填写线上简历再进入面谈流程,大致就是双方互相介绍和了解。
一切都很顺利,我接到了第二轮的面试邀约。
这家公司于我所在城市就有两家,全国总计十家且预计今年再开设坐落在别的城市的新公司。
当下我就心动了,觉得大有可图,欣欣然应邀第二场面试。
第二场面试比首面复杂很多,首先进行一个简单培训讲解,接下来针对下午所学进行测试,测试通过既算合格。
才开始不久我们就得知通过首面的人是经过了一半筛选的,且在培训中途就有两位面试者被带出去了,算是不合格提前出场。
我们剩下的人都有点担忧,越发想好好表现。
到最后终于开始测试了,发下了一张正反两面的a4纸,印有选择题和解答题,所有人都认真地写了起来。
交卷后不断有人被叫出,是一个一个来的,单独谈话。我算是倒数第二个被叫出去的。
接下来的谈话让我幻视“销售逼单现场”,以前也算见证过类似场景,所以才能让我在后面有所察觉。
公司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且保证最低薪资(这薪资当然符合大家心理预期)上浮程度看个人能力,培训保证新人小白能成功进入行业,后续每个月会返还一部分金额给公司,但所得绝对大于所出。
各位别被绕蒙了,这里的关窍之处在于“返还金额”。
将“学费”变成入职后的“返还金额”就极大程度上模糊了先付钱后拿货(可能拿不到货)的概念。于是这里的“消费者”被模糊为“求职者”,或者说由《付费学习付费获得工作机会》变成了《接收行业技能接受工作》。
只是钱的时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就造成了极大的差异,这确实太巧妙了,更妙的在于,这里颠倒了筛选机制。卖货的变成买货的,原先是由购买者挑选机构,现在是由公司挑选员工(只是上班前就签下一笔分期付款的贷款罢了)。
我有天跟我妈说,现在市场紧张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但肯定有人能趁此赚钱,比如帮人找工作的。
没想到今天就给我遇上了,而且是用如此有迷惑性的方式,整个系统流程都非常成熟化,招聘简介也是以正常工作职责(成功就业后的理想状态)展示,这让求职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落入网中。
因为需求对口。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