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情(一)
【引言】首先澄清一下,在准备续写这篇文章之前,对于爱情我一窍不通,仅仅有一些关于爱情的观点,也缺乏深刻的洞见,无法触及爱情的本质,此篇不外乎是对重要的爱情哲学家理论的一种阐述,希望给读者带来些许关于爱的启发和思考的进路。我的存在只是这些理论的媒介与载体,对于这些既有的爱理论我有多大程度信服我也拿捏不准,也许某种程度上说来并不认可通过爱情同她人联结本质有什么价值。
在正式讨论前先界定一下讨论的范围,爱作为人类情感的核心命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关注焦点,奥古斯丁说,倘若不通过爱,我们无法走向真相,没有爱这种同艺术一般的创造性活动,人类便不能明晰人之终极。爱的类型可大致分为:友爱、情爱、神爱等,本篇主要聚焦于男女之间的情爱。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爱情理论的阐述和讨论中试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What:什么是爱,爱的本质是什么? How:如何去爱? Why:为什么去爱?爱有什么价值?
柏拉图 《会饮篇》:若要讨论爱情哲学,柏拉图的会饮篇必然是无法忽视的,文章主要讲述在宴会上大家轮流发表对爱的看法,由于参与的人数众多我只挑几个重要的来讲:
-
阿里斯托班:我们原本的身体是一个四只手四只脚两个头,被天神从中剖开成为两半,于是我们一生都在追寻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这寓意着我们生来都是不完整的,需要找到那唯一的另一半才能达到圆满。——这是经典的爱情宿命论(丘比特之箭、月老牵线),太过强调爱情不讲求理性、条件,而且重要到为完满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认这种爱情观的人认为这种爱情观可以慰藉在爱情关系中的不安全感,但是幸福的人生是不是找寻到唯一的另一半就结束了呢?找寻不到另一半人生是否就必然不幸福?在不断地得到与失去中的自我麻醉、求而不得让人更加痛苦,你难以反思与另一半日常的矛盾与冲突,将其归咎于没有找寻到那唯一的真命天子,如同基督教的教义一般,农奴将基督教教义所谓的苦难即救赎 恒久忍耐以及所谓的上帝安排下的宿命论作为自我合理化的箴言,反而无法摆脱藩篱以获得自由 。
这里提到宿命论再延伸讲一下相关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这里针对男性,女性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确是不完整的,不过我们的另一半并不神秘,我们不过是难以启齿,我们爱的其实是自己的母亲,我们想重回母体。我们所爱的女友、妻子只是母亲的替代品,我们不断地寻找和失去,但是永远找不到和母亲百分百契合的她,因为最原处切了脐带、离开了母体以后,我们之后的找寻不过是为了填合在母体那一段空洞的记忆。
还有一个关于三角形寻找perfect match的故事《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讲述了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The Missing Piece)寻找有缺口的圆形试着结合为一个完整的圆,在寻找的过程中发 现有的缺口太大,有的缺口太小,无法找寻到完美的匹配,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三角形也慢慢磨平自身的棱角趋向于一个圆,于是匹配的标准也在不停地变换。直到三角形遇到一个完整的圆,并期望同其匹配,但是圆形拒绝了他,因为圆形本身完整不需要他来填补。值得玩味的是,故事表面上告诉我们要在双方差异中找到相互契合的点,相互塑造同磨合,共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整体,但是圆形告诉我们,真正的完整并不是靠她人填补,而是通过自我成长实现自己。依赖外界满足自己的缺失会导致失望,唯有接受和提升自己,才能找到内在的平衡,一段健康的关系不应该是你填补我的空缺或我依赖你,而是我们各自完整,然后并肩前行。
上述的爱情决定论认为爱是一种特别的欲望,一种透过别人一起来追求完满或完整的欲望(电影里会有类似说法 you complete me ),弗洛姆对这一爱情理论作出了批评,真正的爱是一种成熟的情感,两个人互相尊重彼此的独立性,而不是通过彼此来寻求自我补充。透过别人追求完整反而会阻碍真正的爱。若把爱看作是填补内心空缺的工具,人们就会陷入依赖他人的模式,而不是建立平等、自由和互相支持的关系。上述故事那种相互磨合的过程,如果走向极端的情况,常常变为扭曲他人或屈从于他人(SM关系【不是滴蜡、皮鞭的那种】),扭曲他人的行为表现为个体试图掌控恋人,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来改变,控制并非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将对方物化的行为。屈从他人表现为个体通过放弃自己的需求、个性甚至尊严,试图通过对方的存在来感受到完整与意义。 我们日常所谓的PUA(Pickup artist)原意为搭讪艺术,现在则变为了言语打压、精神控制等宰治对方的方式,再进一步就是源起于舞台剧的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 Effect),是一种心理操纵和控制的行为,通常指一个人试图使另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感知、记忆、判断和现实感。这种行为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欺骗和虚假信息来实现,目的是削弱被操纵者的自信和自尊心,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操纵者的控制,如果你认同上述的相互糅合、砥砺前行的爱情观,那么需要注意维护自身的主体性。但是吊诡的是这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独立的个体之间存在永恒的冲突,在支配和依附亦或自爱和他爱如何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呢? 萨特所谓爱情永恒的困境,要么维持自身的主体性,要么将自身意志屈从他人。这两者存在矛盾与张力,过度的迎合可能导致失去个体性,变成依附或屈从关系;完全维护自身的主体性也可能使关系变得冷漠和疏离,缺乏真正的亲密。弗洛姆认为理想的爱情关系为"不一不二,有一也有二",这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辩证思维,揭示了爱情中个体独立性与关系亲密性之间的平衡,在保持自我的同时,透过爱情达至合一。
-
柏拉图:柏拉图的爱情观较为离地,而且是上述爱情宿命论的另一个极端,柏拉图认为爱情的本质是对“美”的追求,但这种美不是肉体的、具体的,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永恒的、美善的本质。他将爱情定义为一种匮乏和欲望的状态,爱源于对自身不具备的事物的追求,特别是对“美”和“永恒”的渴望。他的“爱的阶梯”是一种从感官到理性,再到超验的精神追求过程。他认为真正的爱并不是追求一时的满足或个人的拥有,而是不断超越感性,提升自我,通过对美的追求达到对智慧、真理和永恒的理解。每一个层次都在超越前一个阶段的限制,从对肉体的爱提升为对更高层次的爱,最终指向对“绝对美”的领悟。
柏拉图的爱情观过于离地,可能脱离了爱情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大众所谓的柏拉图恋爱往往会认为是脱离了肉欲的精神恋爱,但是并没有把握到柏拉图最极端的部分,因为他爱的对象甚至不是一个个别的人,他真正爱的是真理,是理型世界,是洞穴外的真实的世界,为什么呢?他认为浪漫爱没有保证,欲望和假象会将我们困在洞穴,我们日常的感官经验和欲望充满着假象并受其支配,而且作为“他者”而存在的独立个体(他者的困境),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完全地了解那个他,对方即便赤身裸体、一览无遗地站在面前,亦或肌肤相贴、唇齿相依偎依在一起,对方的存在永远是与自己相异的他者,我们也永远难以抵达内核,然而对理型世界的追逐往往是可靠的,最稳定,最纯粹的。
提到了柏拉图,顺便带出亚里士多德的爱情观,不同于柏拉图对于个体建立关系的苛求,亚里士多德认为同他人建立关系,最好的状态是同他人做朋友(所谓友情以上,恋人未满),不仅仅你是你的伴侣,甚至于你的家人,最好的关系是做朋友。这种友谊式的爱情观建立在双方对彼此人格和美德的认可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存在单方面的权力不对等或过度依赖,强调对方的内在价值,超越了感官吸引和功利诉求,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爱情观深深植根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中。他认为,爱情是人类心理与生理驱力的复杂表达,受无意识中的力比多(性本能)影响。力比多指的是一种心理能量或生命驱力,主要与性欲和本能冲动相关,爱情中的激情、依恋以及渴望,都可以追溯到力比多的作用,在弗洛伊德看来,爱情不过是性本能的延伸与升华。
弗洛伊德的自恋(以自我为中心,致力于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理论在爱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提出了两种关于选择对象的模式,个体在选择爱情对象时,除了上文提到的俄狄浦斯情结以外,个体倾向于选择的对象是与自己相似或符合自己内在理想的形象,该理论认为,爱的本质只不过是自爱的投射,爱别人不过是爱自己。自恋型选择揭示了人类恋爱关系中潜在的心理机制。它不仅说明了个体在恋爱中如何投射对自我的情感,也反映了恋爱作为满足内在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不过这种自恋型选择理论将爱情被视为满足自我心理需求的方式,会忽视对另一半独立人格的尊重,可能导致功利化或情感不对等的关系。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视为爱情的核心驱动力,这种生物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性本能是体内化学反应延伸的焦虑感,这种焦虑需要得到释放与满足,弗洛伊德的错误在于将性根植于生理性的范畴,弗洛伊德的理论难以解释那些没有性成分但依然具有深刻情感纽带的爱情关系。例如,母爱(无条件爱),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等,都是不以性欲为核心的。
吊桥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它揭示了生理唤起和情感认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将生理唤起误认为爱情或吸引力的过程。这个实验及其结果为爱情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研究者在一座高而摇晃的吊桥和一座稳定的低矮桥上安排了一位女性实验助手,实验助手邀请过桥的男性填写问卷,并留下联系方式,结果显示,高桥上的男性更容易联系这位女性。
结论说明,当人处于危险或紧张状态时,身体会产生兴奋反应(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并且共处于紧张环境中的两人,可能通过共享的生理和情感体验建立更紧密的连接,例如,在约会初期选择带有冒险或刺激性的活动(如游乐园、高空项目)可能会增强双方的吸引力,然而个体可能会将这种生理反应错误归因于一见钟情堕入爱河,吊桥效应过于强调外部刺激对爱情的影响,忽略了爱情中更深层的情感投入和精神连接,揭示了爱情的某一侧面,但不能完全解释爱情的本质,
提到吊桥效应,顺便讨论一下所谓的堕入爱河(通常在恋爱初期),堕入这个词暗示了一种强烈的、甚至是无法自主的状态,堕入爱河往往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让人误以为找寻到了真命天子,在迷恋的状态中,人们往往会理想化对方,将大量注意力和情感投注到对方身上,但却忽略自己的独立性和需求,甚至可能在关系中迷失自我。并且堕入爱河这种迷人的状态难以长久地维持,慢慢地隐匿于日常的琐碎,很多人认为当这种激情消逝以后爱也便一同结束,弗洛姆认为堕入爱河是爱情的一个起点,而非爱情的全部,如何由堕入爱河变为永浴爱河才是一段理想的关系重要的核心。
生物学:随着近点的生物学发展,我们能够从另一个剖面来理解爱情,这种理论将爱情视为一种生物学现象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和上述的心理学实验吊桥效应有一定相似之处,均试图通过生理和心理的基础机制解释爱情的本质。其中,生物化学理论主张爱情是受体内某些激素和神经递质(如苯乙胺(PEA)、多巴胺、催产素等)所驱动的生物化学反应。
有趣的是,催产素通常与女性的分娩和哺乳相关,但是男性脑垂体也能分泌催产素,催产素被称为爱情激素或拥抱激素,它对增进亲密关系、促进信任和情感联结有积极作用,德国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让男性参与者吸入催产素喷雾,然后与他们的伴侣进行互动,吸入催产素后,这些男性在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情感投入和信任感。催产素可以作为调节伴侣关系的辅助物质,但是催产素又能多有效呢?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行为受多种荷尔蒙的共同作用影响,催产素只是其中的一种,与依恋和亲密关系有关。与此同时,生活中的环境和感官刺激会反向调节荷尔蒙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情感状态。这种调节是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因此,仅依靠催产素来调节伴侣之间的依恋关系存在局限性。
杯水主义:这一观念将爱情和性关系比喻为“喝水解渴”,强调其自然性和即时性,认为爱情和性不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行为,无需被浪漫化、道德化或受到社会传统的束缚。
杯水主义的主张者认为,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婚姻和家庭制度也会逐步废除,个人的情感关系将变得更自由,不再受经济、社会压力的限制。在这一观点下,性关系应该像喝一杯水一样简单和随意,不需要沉重的社会和法律附加意义。如同在美丽新世界下的性爱只是一种欢愉同消遣的方式,何需赋予其神圣的意义。也许在资本主义异化下愈发导致疏离和独立的当下,反而是一种扣紧人与人之间联结的一种方式。 杯水主义把爱情和性看得像喝水一样简单,强调自由和满足本能需求,但忽视了爱情的情感深度和责任感。虽然它反对传统束缚,但也容易导致关系浅薄、不稳定,甚至引发道德问题。爱情不仅需要自由,更需要情感投入和彼此的责任,这才是真正稳定和有意义的关系。 上述多种爱情观念好像都无法让我们满意,爱情好似是一种永恒的张力与冲突、自我与他者的冲突、独立与联结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下一篇将介绍资本主义对于爱情的异化,以及爱情是否还有其它进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