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影音的一些想法

2024年2月更新:

补充一下,我觉得书影音各自目前的难点和可探索的方向:

【书】

1、难点:不知道如何找到一本自己可能会喜欢的好书

书籍的数量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且看完一本书的时间是不短的,就让我在前期决策看哪本时非常为难。

就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我最关注一本书的亮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这能让我的获得感最强。比如《飘》的特色是基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描写、女主角“刻薄”但坚强的人物性格。比如《额尔古纳额右岸》的特色是关于东北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生老病死。比如《无人生还》的特色是一首童谣和近乎完美的谋杀方式等等,这些是我自己看完这些书后印象最深刻最惊艳的地方。

所以同样,决策前,我希望有人能像这样告诉我,一本书它的特色是什么,我才能决策是不是我的菜,值不值得去看。

但是现在所有平台,即使包括豆瓣,也没有这些详尽而细腻的标签,反而是小红书上看完的人,用同样口吻的安利帖,能更让我做决策。

2、难点:已经码了一些好书,但是很难开始

上班人,太少有大段的闲暇时间了,碎片化的时间里,往往刷刷短视频或者小红书就过去了,所以我一般在周末才能开始沉浸的看一本书,但有的周末也有出行安排,导致一拖再拖。

我相信只有看书带来的正反馈越来越强烈,才会更容易的开始看另一本书,形成正向循环。而正反馈是否强烈,又和第一点决策看的这本书,有没有选择对有关。

3、不过最近发现了一些新的方向:

我在小红书刷到过 詹青云 讲“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我很喜欢她这个人,也听过这本书,耳熟但不知道是讲什么的。看完她几分钟的视频后,我会很想去看看原著,因为我知道了这本书的特色:极端宗教主义家庭、教育的从无到有过程,这两点是我很感兴趣的。

还会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些解压重复的视频,背景就是配音读的小说,往往是那些偏爽文的言情小说。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好奇听下去,甚至过年发现我侄儿也是如此。

所以,借助短视频的发展,是有可能让用户去想读一本书的,只是如何提炼作品的特色、如何具有吸引力的表达出来,是一大难题。

4、另外书籍有一个优势:看完后劲很大

当选对了一个作品,看完自己深受感动沉浸其中时,用户对这本书的后劲是很大很大的,我自己就忍不住和很多人安利,有看过的朋友一起聊的话,甚至有一种兴奋感,这是不可多得的。

就和影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能理解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形成的IP为什么能经久不衰,这也是文艺作品的意义。


分割线,以下为2022年1月更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个心态上的小小转变,开始探索自我,“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喜欢什么”、“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尝试无用但触动的事”等等,而不是背负着“我是否没有让人失望”的压力去工作和生活。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然后发现,对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的奥妙、书影音的好奇与探索,仍然是最本真的自我(说文艺就文艺叭)。作为有职业病的产品,记录一下这个阶段个人对书、影、音三者的思考

1、音

适合听歌的时机太多了,拿起手机来听歌太容易了,音乐的定位就是:陪伴和氛围感。是在做一件事情时候的调味剂,虽然往往难以成为空闲/无聊时主做的那件事情。

个人观点,对于音乐产品,发现音乐、发现更多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而发现更多维度的自己、自己的口味、自己的偏好,是音乐情景下,最核心的价值。播放器和个人资产管理则是实现价值的工具。

2、影

从时机上看,电影、电视、综艺,这是想要打发大段空余时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做的事情。尤其是希望“有做某件事”的沉浸感、收获感、反馈感很强的时候。(这里暂不考虑漫无目的刷短视频或b站的情况)

从成本上看,不过决定去看哪一个影视作品(决策成本),以及要留出大片的时间,导致开始的门槛更高。

影视作品的特点是,以编导为中心。观众跟着编剧导演的节奏走就好,不用太多思考,编剧导演对于剧情、视觉的设计把控等,决定了观众的体验,观众只有更喜欢哪些作品的投票权。

另一个特点是,范围有所限制和注重当场体验。由于需要能实际拍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观众的情绪,大部分影视作品在主题的选择上会有所限制,在剧情的抑扬转折设计上比较相似,导致很多换汤不换药的作品。能发现,慢慢的,编导们对于影视作品的服化道、表演的细腻、别有心思的笑点、泪点、梗点的设计、甚至转场的特别越来越关注。因为影视作品是一个注重当场体验的“商品”,可能看完回过头来想想,会觉得剧情主题一般,但看的过程中会觉得开心和惊喜。

个人观点,对于影视产品,让用户能快速决策/感兴趣是最核心价值。包括丰富的内容库、作品的标签(主题、风格、特色等)、观众对作品的评价、作品出彩的片段/剧照预览、个性化推荐等要素。(吹一吹,豆瓣yyds)

3、书

从时机上来看,书的受众,应该比影视要小一些,可能是有明确目的时找工具书来看、可能是阴差阳错迷上了某部小说、也可能单纯是书籍阅读爱好者,习惯了看各类大量的书。

从成本上来看,是进入阅读和看完一本书比较难。因为纯文字的反馈确实不如影视作品一样简单、快速、直接。

但抛开不同用户阅读时的需求和场景分析,我发现书有其他两者不可比拟的魅力:主题范围的广阔、以及基于想象而带来的深刻印象、发现世界。

具体来说,书籍由于是流传很久的记载方式,横跨的时间维度更长,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久以前的人们如何表达,发生了什么,当时社会如何。由于只需要想象和文字,竖跨的主题也更加广阔,科幻,对社会的假设等等。在影视作品拍摄成本巨大的条件下,书籍成为发现某些历史文明、获取某些精妙思想/故事等的唯一方式。

想象是书籍的另一个特点,在作家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日常、描述故事的发生场景、人物时,每个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由于随文字而想象活跃,对于书中的某些画面更加记忆深刻。主题冲击、想象很多时,看完一部书籍的反馈是会比影视作品更强的,会一直记得,处处安利和推荐。

当一个用户感受到了阅读书籍来“观世界”的快乐,那么就更容易去主动寻找更多书籍,慢慢变成一个阅读爱好者。

所以,对于书籍类产品,抛开找书看书的基本需求,以“让更多用户习惯/热爱书籍”为目标的话,个人觉得“发现有特色/经典/优质书籍,实现阅读-惊喜-持续阅读的循环”,是最核心价值。(出版书籍的成本,相比影视而言太低了,书籍泛滥,并不是所有书籍都值得被推广)。而手段则包括了丰富的书籍标签、丰富的头部书籍库、书籍的简短描述/介绍(可出自用户评价或产品官方或作家)、同为阅读爱好者对书籍的评价/推荐理由、根据书籍爱好类型的个性化推荐等等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81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