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沉淀大揭秘:沉淀类型与应对策略
血清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种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素、无机物等,其中一些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容易形成沉淀。无论血清产地、品质如何,血清冻融后产生沉淀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各类血清以及含有血清的产品都可能会产生沉淀。
1血清沉淀类型
血清中的沉淀主要为两类:
一类是絮状沉淀,这是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解冻过程中转化成纤维蛋白而形成的,絮状物较大时肉眼可见。
▲ 纤维蛋白絮状沉淀
一类是白色颗粒样沉淀,主要是血清中的磷酸钙的析出。也有部分脂蛋白、胆固醇、冷凝集素、玻连蛋白、胎球蛋白等一些脂质或蛋白质析出。在显微镜下可呈现为黑点样物质,有时会随着液体晃动,因此常常与细胞碎片或细菌污染混淆。
2如何去除血清沉淀
通过2000rpm 5min离心,取上清,即可去除大部分沉淀。但由于部分沉淀细小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继续产生析出沉淀现象,因此很难完全清除血清内的沉淀。
不建议过滤去除沉淀,因为沉淀会很快堵住滤膜导致过滤效果下降。
3如何减少血清沉淀产生
血清出现沉淀是和血清的品质没有必然关系,并不会影响细胞生长。然而过多的沉淀可能会妨碍实验者对细胞的观察,有时难以和微生物污染区分,影响实验者对细胞状态的判断。
那么如何避免血清产生过多沉淀呢?造成沉淀过多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热灭活、长时37℃或室温放置,反复冻融等。因此为了避免沉淀过多,应当正确使用和保存血清:
·冰冻的血清使用前放2-8℃冰箱过夜融化
·室温或水浴融化将会加速沉淀的产生
·融化后上下颠倒混匀,不要剧烈摇晃
·解冻后尽快使用完
·非必须不灭活
·不要反复冻融
4如何区分血清沉淀和污染
纤维蛋白絮状沉淀有时会被误认为霉菌。镜下观察,纤维蛋白沉淀呈现透明絮状,形态无规则。而霉菌形态较规则,有明显的菌丝。二者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磷酸钙沉淀在镜下为小黑点,常与细菌混淆。细菌通常会在1-2天内迅速增殖,导致培养基浑浊。而磷酸钙沉淀在37℃会缓慢析出,但不会使培养基浑浊。将血清取样空培养时,可以明显看到黑色颗粒且可能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多,该现象为高温下析出增多现象并非污染,因此不建议采用空培养作为血清检菌的方式。
若您确实对血清产品有污染疑虑,建议取少量血清涂布LB平板进行检菌。
总之,了解血清中沉淀物的类型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血清沉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