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秦文·李斯谏逐客书(二)

昨天我们讲到,因为韩国“疲秦计划”的败露,引起了秦国内部的轩然大波。秦国宗室及大臣们对此大做文章,他们纷纷向秦王嬴政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请求驱逐一切客卿。这一建议得到了秦王的采纳,于是秦王下令驱逐所有在秦的六国客卿。

李斯是楚国人, 当然也在被逐之列。 虽说有些惶恐不安,但李斯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远大理想、政治抱负和多年的苦心经营就此化为泡影,所以在危急时刻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向秦王递奏了这个千古绝唱的《谏逐客书》。

李斯的这篇文章论理精辟,举证明确,文气畅达,颇具说服力。其高明之处在于纯粹从秦国的利害关系着手,丝毫没有涉及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识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

我们今天简单聊下李斯。

初识李斯,是因为他的书法。当年在学习篆书时,初次临摹的便是李斯的《峄山碑》,当时就被李斯的才华惊艳到了。

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不愧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李斯在书法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后世称为“书法鼻祖”。可以说,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另外,李斯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贡献仍然不可小觑。首先,他统一了文字,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时文字混乱的状况,且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其次,他推广了统一文字的使用,并亲作《仓颉篇》七章,作为摹本供世人临摹学习。这一行动加速了秦篆的普及,使得更多人能够掌握和书写规范的文字。

最重要的是,他改革了文字。李斯在篆书的基础上创新出隶书,这种新字体始于秦,盛于汉,后来成为官方正式书体。隶书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书法的艺术形式,还推动了书法的发展与进步。

因此,篆书和隶书成为中国书法五大书体(楷、行、草、隶、篆)的主要组成部分,李斯对此功不可没。

李斯的这些贡献,不仅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础,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大秦赋》的播出,让我看到了更为全面的李斯,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政治才华和谋略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在秦国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李斯作为“千古一相”,才华横溢,谋略出众,为秦王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历史对他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可谓是“成也李斯,败也李斯”。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94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