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几首歌

      吃晚饭了,儿子从房间出来,拿着手机,播着一首经典的英文歌曲,刚好有一句声音特别低沉沙哑,我随口说了一句:“怎么那么难听!”儿子给了我一个白眼,坐下开始吃饭。

    喝了两口汤,他突然说:“知道为什么有《明天会更好》?就是台湾人听到了这首经典的公益英文歌后,受到启发创作的。”(刚刚百度了一下创作背景:1985年,受美国群星为非洲饥荒录制的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而启发,适逢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四十周年及迎接1986年“世界和平年”的到来,罗大佑、李寿全、邱复生、张艾嘉、詹宏志、陈志远等共同创作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罗大佑、张艾嘉、李寿全更出面邀集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约60位华语歌手打破签约公司限制共同录唱,其中包括蔡琴、苏芮、甄妮、潘越云、陈淑桦、齐豫、江惠、黄莺莺、费玉清、齐秦等。该专辑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创出在台湾、香港等地售出二十五万多张碟片的成绩。)

    既然说到了这首歌,就让“小度”播一下,边听歌,边吃饭,边聊天,三不误。饭后,先生打开投影,要找K歌,父子俩点了《海阔天空》,字幕是繁体字,儿子不怎么看得懂,也跟着哼。一曲喊罢,我建议他们唱李克勤的《红日》,感受一下快得舌头要打结的粤语唱法。音乐一起,欢快的调子就来了,速度也来了。先生的白话本就不熟练,儿子更有点干啥,听了一会才慢慢跟上一点。又唱了黄霑的《沧海一声笑》,音乐起,江湖气马上就来了,这一首慢一点,还跟得上。后面又唱了谭咏麟的《朋友》。这些都是香港八九十年代,乐坛巅峰时期的作品,虽久远,但经典。

    这样一写,有点暴露年龄了,哈哈!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98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