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十大事件:史诗级暴涨见证历史、雪球从ICU到KTV、“玄学炒股”群魔乱舞、四大行屡创新

 2024年A股十大事件:史诗级暴涨见证历史、雪球从ICU到KTV、“玄学炒股”群魔乱舞、四大行屡创新高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卜淑情


年初的雪球“敲入”风波引发市场广泛担忧;随后新“国九条”、市值管理制度、两大结构性货币工具的相继出台,推动大A逆风翻盘,走出一波史诗级行情;板块轮动下,“谷子经济”“玄学炒股”“中字头”银行股频频造妖;首批沙特ETF、重磅宽基指数中证A500登场,开辟A股投资新渠道......
2025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顾过去的2024年,大A市场频频上演惊心动魄的剧情,其跌宕起伏的程度,堪比好莱坞大片。

今年开局并不顺利,A股市场在年初遭遇了显著回调,投资者情绪受到考验。雪球平台上的“敲入”产品引发的风波,更是让市场波动的担忧加剧。

但在随后,国内政策迎来了历史性的逆转。新“国九条”的发布和市值管理制度的重磅落地,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红利股和“中字头”股票因此成为市场的宠儿。两大结构性货币工具的推出,更是推动大A市场走出了一轮举世瞩目的“史诗级”行情。

“疯牛”行情过后,“慢牛”的步伐逐渐显现。A股市场板块开始快速轮动,从11月初的“化债”概念转向“谷子经济”。同时,一股“玄学炒股”风潮席卷而来,垃圾股意外崛起,成为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在此期间,沙特ETF和中证A500ETF的登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为大A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市场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在应对着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当下,新年临近,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行。“中字头”股票交易再次火热,而高股息、低波动的银行股则屡创新高,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雪球“敲入”风波
2024年开年的一场大跌,将雪球卷入了一场“敲入”风波中。

先是“淡定汤总”被曝4倍杠杆雪球爆仓、本金全赔,再是某一线女星因爆仓上某券商总部讨说法被辟谣,“雪球产品集体爆仓”弄得人心惶惶。

雪球产品也称“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是一类期权结构的代称。该产品通常会挂钩一个标的,并设置上下两条障碍线,上涨到上方障碍线称为“敲出”,下跌到下方障碍线称为“敲入”,投资者可以在标的资产涨到“敲出”线上方选择获利了结。

只要标的资产不发生单边持续性大跌,该产品的获利就会越来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但如果标的资产价格在合同到期前持续跌破“敲入”价,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本金亏损。

目前市场中此类产品大多与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挂钩,主流敲入水平线为70%、75%及80%,敲出水平线为100%或略高。

从1月8日开始,中证500与中证1000指数便集中跌至“敲入”区域,1月22日更是双双创下逾三年最大单日跌幅,雪球产品投资者迎来一记重击,当日就有超过500亿中证500雪球和近290亿中证1000雪球产品发生“敲入”。

绝望的雪球投资者被套了半年年之久,终于迎来了国庆前后的历史性反弹。10月8日,中证1000和中证500指数的涨幅分别达到8.6%和7.2%,点位双双创下年内新高。

据券商中国文章,多家券商衍生品相关人士确认,在国庆节前已有一批雪球产品陆续敲出,而随着A股大涨,进一步有更多产品敲出。

这波“敲出”,雪球投资者就像“从ICU突然被拉进KTV”,感动得想哭!

新“国九条”发布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解决控股上市公司长期破净问题;要求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

退市机制方面,文件强调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这是2004年、2014年之后,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招商策略对比了历史上两次国九条发现,新“国九条”与以往更加聚焦融资端不同,本次十年一度的“国九条”再次推出,更加着重于以投资者为中心,肯定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财富管理属性。招商策略表示,若后续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上市公司的整体分红比例有望大幅提高,使得A股给投资者带来的真实回报提升,有望使资本市场成为继房地产后推动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一大重要来源。

根据万得数据,截至12月23日,今年已有3965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分红总金额超过2.3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100家上市公司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年中分红或三季度分红预案,分红频次提高。

此外,招商策略复盘了前两次“国九条”颁布的情况发现,历次“国九条”出台后,都对后续市场表现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作用。

重磅利好点燃乐观情绪,大A迎来史诗级行情
9月24日,央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

“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
另外一项工具是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潘功胜同时强调。

9月2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要求明显加大,对房地产市场首次提出要“止跌回稳”,同时提到“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加上降准降息等一系列密集的政策组合拳,市场情绪被彻底点燃,A股开启“绝地反弹”模式。

从9月24日到10月8日,沪指暴拉700点,最高涨至3489.8点创下两年半新高,6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30%。

创业板指则从1530点一路飙升至最高2550点左右,创一年半新高,期间涨幅超过了65%。

与此同时,港股、美股中概也弥漫着浓厚的牛市气息,恒指最高站上23000点上方。

“玄学炒股”卷土重来,垃圾股大涨
一轮暴涨之后,大盘整体进入盘整状态,然而个股的炒作热潮仍然汹涌澎湃,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玄学炒股”盛行。

先是 “东方” 概念横空出世。从11月初开始,全市场34只名带“东方”的股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涨停潮,其中,日出东方20天15板,东方智造18天12板,大东方12天9板.....

紧接着,“东南西北中” 以及 “数字” 概念股票也不甘示弱,集体出现异动,多股迎来爆炒。

进入12月,海南概念股全线崛起,甚至连 “韩国概念股” 也莫名其妙地收获一字板涨停,令人啼笑皆非。

最为热门的当属 “蛇年概念股” 的炒作,尽管在整个A股市场中,真正带 “蛇” 字的股票仅有招商蛇口一家,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市场炮制出一个庞大而奇特的蛇年概念股阵营:

“蛇”字不够,“龙”“蟒”来凑,川发龙蟒、龙柏集团等股票就这样被纳入蛇年概念炒作的范畴;

桂发祥因其主营的麻花形状似蛇,便堂而皇之地成为蛇年概念股的主力成员;

漳州发展则因漳州被称为 “蛇城” 且产蛇,也被强行拉进这一概念阵营;

宝塔实业借宝塔镇蛇妖的传说、葫芦娃借同名动画片的热度、博士眼镜与眼镜蛇的联想、赛伦生物等因产品或业务与蛇的些许联系,皆在这场玄学炒作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更有甚者,部分公司董事长生肖属蛇,其所在公司股票也在这股炒 “蛇” 热潮中被连带炒作。

纵观每次的“玄学炒股”热潮,尤其是没有基本面、成长前景支撑的垃圾股炒作,每次都是跟风的散户承担所有,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谷子经济爆发
“谷子经济”,这个听起来颇有几分乡土气息的词汇,实际上与农业无关,而是源自英文“Goods”的音译,指的是二次元文化中的周边商品,比如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等。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破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吃谷”的行列中,并将“谷子风”吹到了大A。

从11月25日至今,“谷子经济”概念股迎来集中爆发期,其中实丰文化走出六连板,广博股份走出九连板,星辉娱乐、德艺文创、华立科技、奥飞娱乐、横店影视等多股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以来,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德邦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布“谷子经济”相关概念研报,多家上市公司也相继披露其在“谷子经济”领域的布局以及进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2023 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增速达到42%,其中周边衍生产业规模从53亿元猛增至102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53%。

中信证券发现,中国当下的“谷子经济”与90年代以后的日本“动漫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处。该机构表示:

站在当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已具备支撑精神消费增长的基础,而Z世代逐渐步入社会将为精神消费带来巨大动能,对比2023年中国居民在教育娱乐方面支出占比仍较2010年日本有4.7pcts的差距。从供需两端出发,我们认为中国IP类精神消费正站在增长的快车道上,对标日本,中国IP类精神消费在受众人群和人均消费上仍有提升空间。

市值管理制度落地
2024年,中国上市企业开启了市值管理元年。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要“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4月新“国九条”出台,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11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正式发布,明确上市公司董事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方的责任。

直到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指出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坚守合规底线等。

《意见》还强调,中央企业要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提升市值管理工作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新“国九条”、市值管理制度的相继出台后,红利股、“中字头”的市场关注度直线飙升,价值投资释放回归信号。

 红利股、“中字头”被爆炒,银行股屡创新高
12月18日,中建环能、中铁装配、中材节能等公司股价出现大涨。12月19日,中材节能再度涨停,多只“中字头”股票同样出现上涨。20日,在三大股指收跌的背景下,中国海防、中航电测等20多只“中字头”股票逆市收涨。25日,中材节能又一次涨停,中建环能、中航电测、中金辐照、中科曙光等纷纷大涨。

本周,银行股更是走出独立行情,成为A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2月2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股价再次创出新高,工行盘中市值更是一度超越中国移动成为整个A股“市值一哥”。据统计,今年以来,四大行累计涨幅均超40%。

国海证券表示,从历史回溯来看,银行股具有后周期特征,在逆周期政策加码、经济预期改善阶段表现较好。近两年来,高股息策略受到市场持续关注,其中长端利率下行是推动高股息资产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银行股的高股息、低波动和稳健的经营风格,使其在市场震荡时期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尤其是在年底和年初,保险资金的增配预期更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股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共有22只银行股宣告或已进行中期分红,而去年银行股均仅进行年末分红,行业分红积极性有明显提升。

国债暴涨,收益率持续新低
2024年,中国国债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大牛,国债收益率创下屡创新低,多只债券ETF规模创下新高。

12月13日上午,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0%大关,一度低至1.9975%,而在此前的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破了2.0%整数关口。

除此以外,5年期、2年期、1年期国债期货也不断刷新纪录,其中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日跌破1%大关,为2009年来首次。

债市走牛的走势,资金持续流入相关ETF。数据显示,截至26日,债券型ETF共有20只,较去年末增加1只;合计规模接近1662.18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末的801.52亿元增长了107.38%。

中金公司认为,新低的中债反应增长预期压力。提醒随着国内重要窗口期落下帷幕,市场进入两会前的政策真空期;其次外部扰动尤其是美联储未来路径上不确定性犹存。

国信证券表示,长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险资投资收益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以长城人寿、中国太保、瑞众人寿等为代表的公司纷纷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举牌,主要行业集中在公用事业、交运、银行等领域,具备高分红及相对稳定的ROE水平。

新一代超级宽基——A500ETF重磅上市
2024年,A股市场迎来了重要的新一代超级宽基——中证A500指数。

9月2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中证A500指数。该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首批10只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先行启动,在指数正式发布前进行了“闪电战”式募集发行。

10月15日,首批中证A500ETF于正式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10只中证A500ETF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其中,国泰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首日成交金额超过31亿元,刷新今年上市ETF首日成交金额的新高。

而自上市以来,A500ETF产品持续吸引资金流入,规模快速扩张。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46只中证A500基金(仅统计主份额)规模达3236.28亿元。若算上各类份额,围绕该指数成立的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达到94只(统计不同份额)。

中证A500为什么那么火?

据界面新闻此前文章,天弘基金认为,重要原因是这一核心指数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传统的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和中证500,是单纯依靠市值和成交额的大小来筛选样本,但中证A500指数是采用行业均衡选样方法,从各行各业选取500只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这样一来,中证A500就避免了持仓过于集中在部分行业特别是金融板块、从而周期波动加大的弊病。从成分股来看,这只指数超配了一些高成长的新兴行业,比如信息、新能源、医药,金融的占比则明显减小,这也使得指数更面向未来,反映经济真实的结构变化。

沙特ETF登陆A股
7月16日,境内首批沙特ETF正式上架A股。

华泰柏瑞和南方基金旗下的沙特ETF,分别登陆上交所和深交所。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内地投资者首次可以直接投资沙特市场,为中东市场的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

Wind数据显示,上市首日,两只沙特ETF双双高开高走,最终以涨停收盘,溢价率均超过6%,首日吸金共计48.96亿元。截至7月23日,6个交易日成交总额达316亿。

在此期间,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也多次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价格溢价风险。但这仍无法阻挡投资者的热情,最后,上交所和深交所不得不“拔网线”,对两只ETF的异常交易进行从严认定,并视情况从重采取列为重点监控账户、暂停账户交易、限制账户交易等自律管理措施。

在监管介入和市场自我调整的双重作用下,两只沙特ETF的价格从高位迅速回落,市场才逐渐回归理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99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