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的自由——房子、电器、家具篇

最近在看涩谷直人写的《花小钱得自由》这本书,和大家聊聊极简,说说我是如何通过花小钱得到自由的,于是这篇文章起名叫《花小钱的自由》。

没想到一写起来就刹不住了,仅房子、电器、家具相关的内容就写了7900多字,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所以我决定还是分几篇来写。

涩谷直人的《花小钱得自由》是一本很小的书,只有4张身份证那么大。大概是沿用了日本小开本的文库本的习惯,为的是方便带出家门,在地铁、轻轨上阅读。但这点可能不适合咱们国家的国情,毕竟用手机在地铁上阅读更方便。

▼ 涩谷直人的《花小钱得自由》:顺便提一句,书中有照片,不适合买影印的盗版。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日语本身就是这种风格,整本书的语言叙事显得很啰嗦,口水话比较多,干货比较少。

因为之前读过一些日本非著名作家及当代作者的作品,早就已经预料到会如此,所以在读的过程中也是尽量取其精华,忽略过于冗余的部分。

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引子,让我通过作者涩谷直人(以下简称直人)的生活方式,来与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实际上我并不支持绝对的极简,更不喜欢教条的模仿家中空无一物,我只是致力于用更少的金钱、更少的精力,将自己的生活打造的方便而又惬意,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能创造出价值的事情上。

这关乎于个人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希望在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提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嗯,这话说的爹味有点足……但我又不知道怎样说更合适,不管啦~)

先说背景。

涩谷直人本是富二代,父亲曾经是收入很高的股票投资人。后来父亲投资破产后负债累累,母亲便和父亲离婚带着直人和妹妹三个人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则是母亲打零工的收入,家中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一度变得很窘迫。

直人当时正在上中学,高考落榜后复读了两年,最终还是没有考上想上的庆应大学,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在19岁的时候独自跑到东京打零工谋生,后来回到老家福冈,靠写博客、出书为生。

他独自生活后,奉行极简生活,日常的支出非常的少,每个月租1000元的小房子,花3500元的生活费(这个价格在咱们国家看上去不少,但在日本却非常的低)。

直人在老家租了一间8平米的老破小,没有电梯,租金几乎是所有公寓中最低的,每月只要2万日元,合人民币1000元。

(这里提供一个日元兑换人民币的简单粗略计算方法:将日元的数额去掉一个0后除以2,就是人民币的数额。比如1000日元,去掉一个0就是100,再除以2就是50,1000日元约等于50元人民币。)

直人的房间里没有床和家具,唯二的电器是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和扫地机器人。当然,后来他加了一个床垫,不睡觉的时候就立在墙边,减少占地面积。工作和娱乐时则把电脑和手机放在飘窗上,把窗台当桌子用。

▼ 涩谷直人8平方米的家:

直人租的公寓的总面积还不如我的卧室大(我的卧室约12平方米),与他家的空无一物相比,我的卧室放满了东西——一张1.35米宽、2米长的床、1米6长的电脑桌、1.5米长的机械钢琴、两组共2米长的大衣柜,就连门后的角落里都塞了一个60厘米宽、2米多高的小书架……整个房间最后只留下了中央部分约三四平方米的通道。

▼ 我房间的衣柜,女儿的房间有一套一模一样的。因为喜欢实木,就接受了它的颜色:

上面摆满了各种电器的大箱子,考虑到将来搬家的时候会用到,一直没舍得扔。

我家的客厅约有40多平方米,放了一面墙的书架(宽4.2米,高2.4米,能放上两三千本书)。还放了一张2米长的大桌子、一个3米长的沙发,外加一个550升的大冰箱。

▼ 我客厅的书架:

我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把家里填满,原因很简单——这个房子是我的,我拥有它完全的产权。我之所以如此执着的将它填满,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困境。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拥有自己的一个书架,但一直没有实现,直到高中的时候,父亲才用旧木头自己动手给我钉了一个宽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的桌面书架。可惜我那时候没有独立的房间,更没有书桌,书架只能放在我妈的缝纫机上。

我长大有了自己的房子后,开始进行了报复性的购买——我买了一面墙的书架,一张2米长、1米宽的大板桌,还有一个长1.6米、宽60厘米的电脑桌……

看来我们确实是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的自己。

实际上我从大学毕业起也租了5年的房子,甚至还搬过十次家。为了省钱,我每次租的房子面积都不大,一开始是城中村4平方米的简易小平房,到后来3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的老破小步梯楼房。

租房期间,我的行李虽然不多,但仍旧需要一个很大的包才能拎走,因为里面装着我从大学里带走的舍不得扔的薄棉被和暖水瓶。

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无比的心酸。

大学毕业离校的那天,我一个人坐火车拖着一个大包来到这个城市,下了火车后,因为舍不得打车,就又独自一个人拖着沉重的大包去坐公交车……几百米的路程我足足走了20多分钟,到公交站时,早已汗流浃背。当时我累得像一头驴子一般坐在马路牙子上喘着粗气,头发已经完全被汗浸湿,粘在了脸上。

我当时特别羡慕那些骑着自行车来来往往的人,心想:“我要是能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大包驮在后座上,潇洒的沿着石家庄的中山路一路骑到住的地方……

可惜我没有,我只有身边那个沉重的大包。

最后奇迹并没有出现,我强打精神拖着大包上了公交车,又拖着到了住的地方,这才卸下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这时候我清醒的知道,唯一能救赎我的,只有我自己。后来我靠自己的收入不仅买了自行车、小电驴,还买了两辆车,再也不会被一大包行李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了。

随着生活渐渐稳定下来,我租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一室的房子,也敢买家具了,于是就开始从网上、从二手市场淘弄一些便宜的旧家具。

先是从二手市场花200块钱买了一个双人粗布沙发,后来又600块钱买了一套老旧的、掉了漆的实木家具,包括衣柜、书柜、碗柜啥的。最后还花180元买了一个25厘米厚的弹簧床垫,摆在地板上当床用。

原本裸露的灰色水泥地面被我铺满了廉价的塑料地板革,每天我会用旧毛巾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再冲上一杯一块钱的速溶咖啡,穿着白袜子走在上面,那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高级”的生活。

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我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简单的装修完后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就把出租屋的老破家具用一辆大卡车拉到了新居。大卡车是公司的施工用车,同事当司机。因为当时市里白天不让走大车,就趁着夜色,半夜12点搬的家。

新房只装了门、刷了墙,铺了木地板、,而厨房、卫生间的地砖和墙砖都没有动,用的还是开发商给的烂东西,仅换了一个新马桶、做了一套厨柜。

搬进去后一边用着旧家具,一边买新家具。买一件新的,就扔一件旧的。实在舍不得扔的旧家具,就放在露台用来装杂物,直到老家具破败不堪、无法站立后才拆成朽木后扔掉。

话说我花600块钱买的那套旧家具还是实木的,在露台风吹日晒的摆了10年才烂完。

我当时对家具也不太懂,所以买家具的首要原则就是便宜。一开始家里的床用的是便宜的密度板材,后来才知道,这种家具非常的不环保,甲醛含量很大。有了孩子后,就扔掉了,换成了宜家同款的铁架床和一个纯松木无油漆的床。当然,两个床也特别便宜,平均下来也就二三百块钱一个,但却没有了要担心的环保问题。

我搬到新家十年后用的还是简易衣柜,直接用一根铁管做成的架子把衣服挂起来,怕衣服沾灰就在衣服上盖一条床单。直到后来我离了婚,积蓄有了明显的增加,我才花5800块钱买了两套共4个实木的衣柜,每套宽2米,高2米,我和我女儿一人一套。因为衣柜表面有油漆,所以直接买的展厅放了半年的样品,不仅价格要便宜一些,也不用担心甲醛的问题。

事后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两套衣柜到家后没有明显的气味,只能闻到淡淡的木头的香味。

从这时候开始,我的衣服终于有了真正的栖息之地,再也不用担心会被灰尘折磨的灰头土脸的。

刚搬家的时候,租房买的老床垫也被我搬到了新居,但因为垫子太高,不适合装在新床上,也扔在了露台上吃灰。没想到有一年冬天风刮的特别大,一阵邪风直接把一个2米长、1米5宽的硕大的床垫刮到了楼下……于是将错就错,把床垫当废品卖掉了,至少省得我再请人搬上楼了……

实际上关于住房,我认为要一分为二来看,不能单纯的认定极简就是对的,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租房的时候可以尽量少持有物品,毕竟搬家的时候会很麻烦。而如果是自己的房子,在不差钱的情况下,肯定是住的越舒服越好。

不过这里我还是强调一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经济不那么宽裕,我真不建议在装修上花太多的钱,毕竟装修和买家电都是纯消费,万一将来把房子卖掉,装修肯定是赔钱的,更何况装修中有很多不实用的物品和功能,比如射灯、吊顶等等。

不知道别人,反正我不喜欢开太多的灯,总觉得是光污染。也不喜欢搞什么吊顶,总担心它会掉下来砸到人。我觉得与其搞吊顶不如搞阁楼,至少能放杂物,能住人。

我家的房子最高处是4.8米,要不是因为没钱,我就搞个全钢结构的阁楼了。

《花小钱得自由》的作者直人租的房子是老步梯房,没有电梯,这点和我家一样。虽然有人会觉得爬楼累,我倒觉得习惯了就好,毕竟对于经常喜欢刷手机的现代人来说,爬楼梯可能是你唯一能坚持下来的运动……

爬楼不仅能锻炼腿部肌肉,还能锻炼心肺功能,很值得一爬。更何况步梯楼不仅买的时候便宜,楼层没那么高,公摊小,还不用担心后续的电梯维修和消防问题。

反正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步梯楼的。

在《花小钱得自由》这本书中,作者是躺在地板上睡的,夏天盖个毛巾被,冬天再加个毯子。虽然作者一再说睡硬板床对腰好,但他最后还是换了个床垫。

实际上我在地上睡过,但感受并不好,地板很硬,睡的时候特别硌得慌。而且口鼻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灰尘很多,导致呼吸不顺畅,所以我还是不建议直接在地板上睡觉的,也不建议在低矮的床垫上睡。

个人感觉还是床睡着最舒服,床下还可以放行李箱、工具箱。

我有一个女同事胆子特别小,她每天睡觉前都会用扫帚把床下狂扫一通,怕床下藏着人。主要是她也在城中村租过房子,很没安全感。我教她用行李箱把床下塞到没有空隙,她这才改掉了“扫床”的习惯。

我没买床垫,垫的是被子。

我父母家有很多很多床被子,后来我买房后,就把我小时候用的被子、我大学住宿时学校发的被子,还有他们一直闲置不用的被子,都给我拿了过来,大大小小大概七八条。因为我当时没有衣柜,没有地方放那么多被子,就干脆把被子都铺在了床上,当垫子用。

直到现在,我妈来我家见了我的床都叹气:“第一次见到把被子当垫子用的人。”

后来我每隔三五年就会换一床新的被子,将积满灰尘的老被子在夏天的烈日下爆晒好几天后,拼命的用棍子捶打干净里面的皮屑、灰土后,垫在床上当垫子用。

目前我的床上垫了4床被子,我觉得这个硬度刚好适合我,就没有买床垫。虽然有时候也会跑到网上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床垫,但担心买到后用着不舒服,退货又麻烦(很多床垫都是卷起来压缩发货的,一拆开就无法装回去),干脆就放弃了。

我觉得我这种方式很好,不仅省了收纳被子的空间,还省了买床垫的钱,即使家里面来了客人,还不用担心没有被子用。而且用被子当床垫也很舒服。

我一直盖普通的棉被,大概三五年会从网上买一套新的棉被。因为北方冬天有暖气,所以一般来说买条五六斤重的被子就足够用了,花费也就七八十块钱(棉花大概十来块钱一斤)。

曾经盖过丝棉和1000多买的品牌鸭绒被,但还是觉得不太习惯。就把丝棉被当垫子用了,鸭绒被则送给我哥了。

在直人的书中,他说他只有两台电器,一台是洗烘一体的洗衣机,一台是扫地机器人。

因为我在北方,用不到烘干功能,再加上我之前买过一台滚筒洗衣机,觉得洗的不如波轮式的干净,所以目前我家用的就是普通的全自动波轮洗衣机,不占地方,洗的还干净。

我的洗衣机在买的时候就考虑了两点——洗的干净、洗的足够多。所以我直接入手了一台7.5公斤的全自动洗衣机,花了大概1400元。目前用了大概十年了,还是蛮好用的,衣服在比较脏的情况下,用浸泡洗模式还是洗的很干净的。对于我家小朋友衣服领口袖口的黑印,直接用衣领净涂上去,放上半小时再扔到洗衣机里,也能洗的干干净净的。

我自己专门有一个脏衣篮,把每天脱下来的袜子、T恤都扔到里面,周末的时候统一洗。因为我每天都洗脚、换袜子,所以脚永远是没有异味的,鞋子里面也很干净。

这是我的脏衣篮:

我这招很适合又懒又爱干净的人……

不过内裤啥的还是脱下来就马上洗掉的,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洗的方法也特别简单,先搓掉表面的脏污,再打上洗衣皂揉搓后洗净。如果有顽渍,就用肥皂把脏的地方涂上一层,然后静置几小时后再洗,你就会发现原本的脏东西竟然不见了……神奇的很。

扫地机器人我家有两个,一个功能简单、只能扫地的已经送给了我哥。那个机器人我在这种电器刚出现的时候买的,花了2600大洋。再后来品牌方送给了我一台新品,带拖地和自动洗拖布功能的,刚上市卖4000多,我一直用着。虽然偶尔觉得它有点多余,但一查小黄鱼,二手的只卖800多。卖了也不值当的,就打算一直用着了。

话说扫地机器人用来保持家里的日常清洁是非常实用的,每天定时打扫一次就可以。而人的工作也很简单,每隔几天倒掉污水、加满清水,每隔几个月换个集尘袋就好。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又懒又喜欢干净的人,我还是挺推荐买扫地机器人的。

就是扫地机器人打扫的时候有点吵,最好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扫。另外,机器人的耗材有点贵……一个集尘袋要10块钱……如果你没啥钱,不建议买。一是机器人更新换代太快,二是它还是没办法完全实现自动化,有些工作还是要人来完成。三是买机器人还是要花钱,如果你能用50块钱以内买到扫把、拖布,并且很愿意干家务,解决地面脏污问题,就没必要买机器人。

▼ 我家的扫地机器人

除了这两个电器,我家目前还有58寸的电视一台,冰箱两台(一个是550升的,一个是210升的)、挂式空调3台。其他的就是一个台式电脑和一些厨小家电了。

我家的电视利用率也很高,我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我有一个极光盒子和一个电信电视盒子,B站和电视台的节目我轮换着看,有时候还会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影。

在大电视前面一家人看电影是一种享受,前面可以摆满各种美食,对电影中的情节使劲吐槽和开怀大笑,完全不用担心会吵到别人。

冰箱我买的比较仓促,所以很后悔。

我家原本有一个210升的老冰箱,平时完全够用。疫情时就明显有点力不从心了。恰逢双11,某大品牌冰箱狂降1000块,我就花2600买了一台冷冻室320升、总容量550升的大冰箱……

但冰箱太大了,厨房完全放不下,只好扔在了客厅里。疫情结束后,它变成了我家最碍眼的一个大电器……然而我又舍不得卖掉,只好任由它在那里戳着,同时也提醒着我冲动消费不可取……

▼ 我家的大冰箱:

因为用不了那么多冰箱,老冰箱则被断了电,在厨房当储藏柜用,装满了方便面和榨菜。可能有人会说,为啥天天吃方便面啊。哦,只是囤着,以备不时之需,平时不怎么吃,否则我冰箱里不会有那么多方便面。

我还囤了100袋低盐榨菜,有时候早饭会来上一点。没办法,之前坐川航的时候,发现他家的小袋榨菜实在太好吃,忍不住网购了一箱。实际上我不喜欢吃榨菜,但川航的榨菜真是好吃,就买了一堆。可惜没买到同款“辣妹子”原版的,有线索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下~

▼ 老冰箱里的方便面和榨菜:

有网友看到我家的老冰箱里的方便面后说我:“一看就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存那么多方便面和榨菜。”

哈哈,我还真是个特别喜欢做饭,很少在外面吃饭的人,待我细细道来~

我家的厨房小家电特别全,有电烤箱、微波炉、空气炸锅、电蒸锅、电饼铛(这个字念称)、电压力锅、料理机、厨师机。

以前特别喜欢自己在家烤面包和蛋糕给孩子吃,后来开始全家戒甜食后,烤箱就不怎么用了,这可能是我家目前使用频率最低的电器了。

而我花260块钱买的最简单的机械式的微波炉却天天勤勤恳恳的为我热着新鲜的食物或者剩菜。

我家的空气炸锅利用率很高,经常被我用来烤红薯、烤羊肉、烤豆腐、烤面筋。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也特别简单,用油和烧烤料一拌,直接烤上十几二十分钟就好,好吃的很,还能解馋。

只可惜买的时候老式机械旋钮的没有了,只好买的触控的,每次用的时候要调温度和时间,比较麻烦。建议电器买机械的,好操作,转一下旋钮即可,比按键的要快捷很多,也不容易坏。

同样,汽车也是如此,有些实体按键就不应该被取消掉,建议厂家不要跟风特斯拉,全搞成屏幕操控,真的很烦啊~

至于电蒸锅、电饼铛则经常被我用来蒸包子、烙饼,电压力锅用来炖牛肉、料理机用来做豆浆(我自己种的豆子),厨师机用来和面(以前做蛋糕时主要用来打发蛋白),都能经常用的上。

我比较喜欢用小家电做饭,主要是省心。比如蒸包子,如果用燃气灶的话,还要盯着防止水烧干,也担心明火有发生火灾的风险。但用电蒸锅则省事多了,因为有定时功能,时间到了就自动断电,即使人不在旁边看着也相对安全。

而且用电的价格和用燃气的价格相差不多,所以我现在除了需要用到爆炒的炒菜,大部分厨房的工作都是用电器完成,包括热菜、蒸包子、熬粥、炖肉、烙饼、打豆浆、烧烤、和面等等。所以现在我家每个月的用电量约在200度左右(夏天再加300度的空调使用),燃气也就用5-6方的样子。

我的观点是,小家电不怕多,只要你都利用上,不让它们闲置就是值得的。更何况很多小家电都很便宜,比如我的电蒸锅、电饼铛、电压力锅、空气炸锅都是花一二百块钱买的品牌货。但做饭有了它们的加持,会省时省力很多,能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还是很值得一买的。

我之前有大概七八个不同的锅,现在只有三个炒锅。这个当然不是电器,但我还是要提一下。

我本身是一个特别爱做饭,也喜欢研究做饭的人,所以一开始我买了很多厨具,而且都经常在用。后来发现很多小家电能代替这些锅后,就扔掉了一个大蒸锅和一些不实用的炒锅。

比如有的炒锅太重,导致我根本就拎不动,就直接送给我爸了。还有的炒锅是表面有涂层的那种,时间久了涂层就掉了,不仅难看,还不健康,就直接扔掉了。还有的锅本身很薄,一用起来就特别容易粘锅,也被我淘汰后直接拿到菜地用来给狗煮饭用了。自从我买了电饼铛后,煎蛋、烙饼都交给了它,家里的平底锅也被淘汰了。

我目前用的炒锅只有三个,一个是在永辉超市花79块钱买的他家自营的一款,很好用,无涂层纯铁锅,基本上不怎么粘锅,重量也合适,可惜现在好像已经没的卖了。一个是25寸的表面氮化小铁锅,花39块钱买的,平时给女儿煮个面、熬个热油用,很方便。

我花30多块钱买的小炒锅:

个人感觉厚薄合适的表面氮化的铁锅最适合炒菜,不会生锈,不会沾锅,拎起来也不会太重。关键是价格还很便宜,几十块钱就能搞定。

当然,土产日杂店有十几二十元的纯铁炒菜锅,也很好用,适合租房。就是容易生锈,而且还得养几个月后才不会沾锅,对想做饭的新人特别不友好。

纵观我关于住的观念:

如果是自己的房子,还是尽量以舒服为主,但同时要考虑经济状况,不要将这种舒服建立在负债之上。

不必要的装修和家具可以不要,没必要跟风。

家具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环保问题,家里有孩子的、材料涉及到油漆、胶的,一定要特别注意。

电器尽量选择实用的,不必价格太高,但功能一定要够用。

厨房小电器到底买不买,取决于你喜不喜欢做饭,这些电器会不会被闲置。如果是,买东西也不嫌多。否则就一样也不要,只买个微波炉用来热饭就可以。

锅不必买太多、太贵的,选对了就好。

好吧,一不小心闲扯了7900字了,希望能帮到你。

我后续会更新相关的系列,包括极简运动、数码产品、吃饭、衣服、交通等相关的内容,欢迎关注后续阅读~

好了,你可以点赞了。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001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