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庸小说的最终评述—谨以此文纪念金庸诞辰100周年

金庸的中长篇小说写作先后顺序:《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飞狐外传》 、《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个顺序其实细究起来,很有意思。我觉得转折点就是《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和《鹿鼎记》是金庸的后期作品,思想和写作手法都日趋成熟,代表了金庸小说的最高成就。金庸以前的作品充满了对侠义的推崇,如射雕三部曲,里面的人物也往往黑白分明,快意恩仇,但人生的阅历告诉金庸,人生中很多都是身不由己,无所谓好坏。方正和冲虚是好人吧,但他们也只是明哲保身,只有感到自身的危险,他们才会参与其中,而自诩名门正派的五岳剑派,也充斥了阴谋家和伪君子,而魔教中也闪动着英雄人物的有情有义。最终,现实的不断打击让令狐冲心灰意冷,只想守着自己的爱情,和风清扬一样过隐居江湖的日子。独孤九剑固然可以横行天下,可和阴谋手段相比实在不堪一击,在令狐冲和风清扬的相遇中,金庸已经点出了他的思想转变,在那个封建皇权和血腥争斗的背景下,“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固然伟大,但在现实中最终不过仅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而已。《鹿鼎记》更进一步,一个出身低微的小混混当了主角,呼风唤雨,玩弄天下英雄于股掌,而那些叱咤风云,忧国忧民的大侠却成了配角,郁郁而终。金庸这种思想一旦形成,就再回不去他以前推崇的侠义精神了,既然心里已经不相信了,笔头就再写不出了,写了也是牵强附会,不伦不类,而《鹿鼎记》那样标新立异的小说一部就够了 ,这是我认为的金庸封笔的主要原因。

金庸小说的艺术成就不遑论了,但不可否认,金庸小说也是有败笔的,我觉得主要有两个:一是男女感情的描写相对苍白,只有程灵素和胡斐的爱情写得让人感动。我觉得也不该苛责,有侠义精神的人其实已经很难体会到那些满是儿女情长的温柔乡,而且人生的阅历也让他无法感受出小儿女的这些细腻,自然这些描写都显牵强;另一个败笔是机缘巧合过多,动不动就是一本武功秘籍,从而让一个菜鸟一飞冲天。当然,为了构造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不时的机缘巧合无法避免,这就看作者如何铺垫,才可以让这些情节如涓涓溪水自然涌出。另外,我们也不能否认,武侠小说可能这方面天然就存在缺陷吧,除非顶级武功对主人公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此,《鹿鼎记》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完美。

我最喜欢的金庸中长篇小说依次是《鹿鼎记》,《笑傲江湖》,《雪山飞狐》。其中,《鹿鼎记》的精华是浓厚的市井气,《笑傲江湖》的精华是政治寓言,以及对人性的嘲讽,《雪山飞狐》的精华是精巧的情节设计,对矛盾的构造不突兀。写的最不出彩的我觉得是《神雕侠侣》,但金庸似乎还很喜欢这部作品。

关于金庸小说的评述我也封笔了,好的作品我一般都会反复研读,只有认真思考揣摩,才会有所收获。

PS              金庸和学术圈

昨天我对哥哥说,“金庸纯粹在杜撰,吴应熊和建宁公主其实夫妻关系很好,还生了几个儿子。”哥哥很随意地说,“我知道,其实建宁公主是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姑。”我惊诧地看着他,没想到他懂这么多。我补充道,“这些浅显的历史他当然懂,很多只是情节需要,干嘛那么较真!”

金庸应聘浙大历史和文学方向的博导,是他一辈子不开心的事。起初没人报他的博士,后来收到了三个博士,还被学生抱怨什么也不教,只是参加会议,一个来自清北的博士生甚至公开和他叫板。主流历史圈对其学术水平嗤之以鼻,如当时的南京大学学者甚至还轻蔑地嘲讽道:“金庸只是一个武侠小说家,讲座时总是历史知识错误百出,连做副教授都不配。”主流文学圈对金庸的态度也是如此,有位著名教授教授还信誓旦旦说,“对于自小读托尔斯泰、普希金、雨果和黑塞等长大的人,往往对于金庸小说有着天然的免疫力。”

不能不说,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虽然刻薄。金庸在很多方面只是业余爱好者,如历史,哲学,佛学,棋道,艺术,古典诗词等等,他的主业其实还是通俗文学,但文学更多是依靠天赋和阅历,这是很难传授的,道理可能一说就懂,但就是模仿不出来。这就是专门学文学的人反而很少出大师的原因。

金庸被学术圈嘲笑,固然让金庸失落,究其原因,他其实根本不该进入学术圈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金庸的崇敬,因为知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成千上万,可有趣的,有天赋的灵魂只有那一个。那些整天考证历史的细枝末节的人是根本无法和那个影响数代人的大师相提并论的,那些满腹文学理论和批判精神的人也是根本无法和那个影响数代人的大师相提并论的。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033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