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再渺小,也是完整的我。
前天下午看了《小小的我》,直至现在依旧觉得震撼。
这种震撼不同于电影巨大造梦能力所带来的震撼,这种震撼是被生命力本身,被人所震撼。
这部电影并没有止步于残疾人,而是更大意义上的少数群体。也是因为如此,数量如此庞大的健全人观影人群都发出一致的感想,震撼。我想这是电影这门艺术的初心,透过表象,挖掘世界深层、人心深处的百转千回,将日常生活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被忽略的那部分呈现在荧幕上,敲打着荧幕前每一个观众的心。这部电影的震撼,是直达人心的震撼。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当一个人成为了社会上弱势的少数,他该如何去过自己的生活。电影从个人、家庭、社会这三个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层次引发思考,使其成为一部丰富、立体的作品,其意义也超越了电影本身。
一、对个体来说,何为残疾人的权利
电影的主角叫刘春和,一个20岁的成年男性,刚刚高中毕业,正在过人生中最自由自在的一个暑假。哦对了,他还是一个脑瘫患者。是不是读到“脑瘫”这一句后,你再也无法以平常的视角看待他?这就是目前残疾人所面临的真实情况。他们很少获得被平视的权利。正如电影里展现的多个细节一样,也如春和演讲时说的一样,当残疾人接收来自外界的目光时,很少能够接收到平视的目光。有俯视的施以援手或者忽略歧视,有仰视的歌颂苦难却忽视他们真实的样子。当一个社会能够做到保障残疾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时,同时它也来到了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深水区,那就是让人们真正把残疾人当做一个人去看,去保障那些健全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察觉不到的,但残疾人很难拥有的、或是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没有的权利。我非常赞同电影展现了春和通过投诉系统反映所受到的不公待遇,这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权利。我也非常赞同电影展现了春和这个正值青春的男孩对爱情、情欲的幻想和冲动,这是一个人自然的欲望。很遗憾看到网络上诸如“消费苦难”、“描写情欲的情节尴尬多余”的观点。刘春和,一个同样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人,不值得拥有做一部电影主角的权利吗?不值得拥有工作、拥有学历、拥有爱情吗?就因为他是残疾人?如果你真的把春和们当做社会的平等成员对待,你真的会觉得一部把主角设定为残疾人的电影是意有所图,是居心叵测?我认为,以残疾人为主角的电影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影视作品的镜头都不能对准他们,一对准就被认为是居心不良。试问,如果影视作品因为这种观念而调转镜头,不再把展现自己的机会交给残疾人,这是不是也是对残疾人的歧视和不公?也是对他们权利的剥夺?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创是勇敢的,他们深知上述论调,但仍然选择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他们到底有没有消费苦难?我们应该从电影本身、从主创对电影的态度去评判。看完电影,我想说,这部电影难得的做到了“平视”与“克制”,在巨大的悲伤和痛苦面前,没有聚焦极致的感情部分,避免煽情,而是平实的展现一个人和他周围人的生活、思考、行动,让观众如临其境地体会剧中人物的各种感受,让观众真正的被震撼。我想这部电影会长久地留在观影者心里,在下一次遇到如春和一样的人时,发自内心的改变一点点看待他们的目光。正是这一点点、一点点的积累,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带来更大的改变。面对一个难以开口的话题,忽视它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开始谈论它,开始试着与它接触,不断试错,才有改变的可能。就像春和说的,“写就是结果。”
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有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的权利,有做主角的权利,不论是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是在影视作品里。刘春和就是要做自己人生主角的人。虽然刚刚20岁,可他接收过太多目光,他太熟悉这些目光及其背后的含义。但他仍然选择积极地融入社会,积极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他所求的,是被当做一个人看待。但他也不奢求这一点。就算依然被视为异类,他也有活的权利。明知前路充满艰难险阻,他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走出去。他是生活的强者。荧幕前的观众为他落泪,为他鼓掌,不是因为他的苦难,是因为他不屈的生命力。他没有因为苦难而要求获得特别的厚待,他只要求被平等对待。他要的不是米面油,他要的是对残疾人真实需求的关注和尊重。他作为影片的主角,发出了一个残疾人真实的诉求,呼唤真实的、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比之只是呼吁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更加精准。关注之后呢?关注之后应该是真正的看见,看见他们对真实权利的诉求。这是获得权利的开端。这部电影,不只展现了残疾人作为残疾人的诉求,更展现了残疾人作为人的诉求。
二、家庭怎样面对拥有残疾家庭成员这个事实
外婆、母亲和春和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使电影的主题更加落地。作为个体,我们呼唤更全面、更彻底的权利,但每一个个体最终都要回归现实生活。那么,春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是观察他生活的绝佳视角。
要再次给主创鼓掌,外婆和母亲,这两个支撑起春和生活的形象,是立体和复杂的。这又一次体现了“平视”和“克制”的创作理念。外婆和母亲两个形象,某种程度上代表对“拥有残疾家庭成员”这个事实的两种态度,分别是偏积极和偏消极,偏接纳和偏排斥。电影平实的展现了两种态度,但不做褒贬,交给观众去思考。
先说外婆。外婆无疑是春和从出生到现在最大的支柱,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外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使春和生活自理,学业优秀;外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春和的认可和夸赞,是春和为数不多的内心底层安全感的来源,也是他敢于一次次走出去的力量源泉之一(春和自身的生命力也是力量源泉)。可外婆也不只有这一面。在她的心底,依旧有对外孙子未来生活的担忧,以及由这种担忧而引发的过度照顾和难以放手。影片后半段对外婆和母亲关系过往的展现更显示出外婆对春和的爱的复杂。一定程度上,对春和的照顾,来源于对女儿亏欠的补偿。所以,不论春和是什么样的,她都会毫无保留地爱这个孩子。总体来说,外婆对于春和来说,是支撑,是依赖,是朋友。这是他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暖色。
母亲的形象就复杂多了。作为与春和连结最深的人,母亲却一直游离于春和的内心世界之外。两人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母子连心的亲情基因让他们永远心系对方;另一方面,两个人一辈子最大的伤痛都来源于对方,母亲是因为有一个脑瘫的儿子,儿子是因为从母亲身体里出生就携带着这份残缺。所以他们抑制不住地怨恨彼此。这份母子之间的感情,注定复杂无比,注定有很多考验人性的时刻。他们注定无法毫无保留地爱对方,但他们之间的这份羁绊又注定会伴随一生。我很喜欢的一点是,影片最终两个人也没有完全和解。这是非常落地的处理。这样复杂而又紧密的羁绊,是无法在春和20岁的这个当下和解的。它会在未来溃烂、修复、再次溃烂、再次修复。这是母子两人一生的课题,也许永远无法和解。
除了外婆和母亲之外,这个家里还有缺席的父亲,以及已经离去的雷震子。每个残疾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残疾的这个事实会对家庭里的所有人产生长久甚至是永远的影响。这种伤痛的绝大部分后果要由家庭本身来承担。电影没有回避这一点,而且选择将母亲这个离春和最近的角色塑造的复杂,使这种残酷更加浓缩直接。比起物质上的困难,电影似乎更关注残疾这个事实对家庭成员情感上的影响。这个家庭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并且继续走下去呢。说实话,没有明确的、立竿见影的改进方法。这是将伴随整个家庭的痛苦,或者说是事实。就连刚刚出生的妹妹也不例外。电影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撕扯,矛盾,纠结,痛苦,让人感受到,确实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能够疗愈每个家庭成员心里的创伤。
但认识到这一点本身,也许就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松绑。这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错导致的,但需要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外婆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把外孙介绍给朋友,和他一起面对所有目光,暂且放手走下去,走出去,也许会有出路,也许没有。没有,就换条路,接着走。至此,家庭的选择与春和的选择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三、一部电影的社会意义
刘春和因为可见的残疾,成为了社会上明显的少数。少数的意思是什么?是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为你准备的,是这个世界上多数的人都不会发自内心的认为你是同类,是你像个流浪者一样游荡,不知归处。很可贵的一点是,电影没有回避这个残酷的事实,更可贵的一点是,电影没有用煽情的方法去放大这个事实,尽量做到了将它如实展现出来。春和在培训机构的试讲非常精彩,孩子们最后都听进去了,但最终没有被录用。但你能责怪培训机构吗?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春和到底是因为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个“记性很好的普通人”,还是因为自己残疾人的身份可以帮助咖啡店减税而获得工作的?就算是后者,你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店长吗?他利用了规则,在自己获利的同时,给了残疾人一个就业机会。我说的“如实”,是不止停留于以春和的残疾人视角去展示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还能从社会的不同角度去展示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群体的,除了观念上根深蒂固的歧视,也有从实际出发无法将残疾人包容进社会正常秩序的无奈。似乎到这里,这个问题陷入了死局。但就像前面所说的,看到它、探讨它,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创作者也不止于将这种困境展现出来,以博取关注、眼泪和赞赏。它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刻板印象中的残疾人形象,春和选择直面生活,主动背负起自己的人生,他是以一个虽然破碎但是内心强大的形象出现的。更可贵的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他还在探索边界,探索自己如何融入这个世界,如何尽量伸展自己的触角,去活得平等、充分、自由。而社会需要回应的,不只是已经存在的困境如何破局,还有面对少数群体需求的扩展,还应该做些什么。
一部电影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它不一定给出明确的答案,它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做一双“眼睛”,让人看见这个故事。那么一部电影应该如何做好“眼睛”呢?如实的讲述故事,提出或展现问题,不将问题归咎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是保持积极的探索,平等欢迎所有人的关注和探讨,尽自己有限的力量,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哪怕只有一点点。我认为,这部电影做到了。首先,它引发了社会对如何真正尊重少数群体、如何回应少数群体深层次需求等问题的讨论,推动现实社会的改变。更可贵的是,它以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笔触触动了观影个体的内心,让人们真正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对少数群体真正的尊重,而自己在生活中又该做些什么。人们内心观念的改变,在细微生活细节中的改变,是最重要的。
四、还有一些想说的
这是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它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丝毫不逊色于其社会意义。从艺术角度讲,这也是部好片子。
首先要说的就是易烊千玺。他的表演是整部片子的基础。春和这个人物哪怕有一点不可信、不真实、不落地,影片就显得假,显得做作。观看过程中,我只看到了春和,演员已经与人物融为一体。肢体上的诠释难度已是十足十的级别,但千玺还要在此基础上演出春和的各种情绪、想法,把他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内心的人。千玺做的精准,真实,完美。所以导演说开镜第一天看着千玺摇摇晃晃地走进现场,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电影成了。所以有人说易烊千玺贡献了世界级的表演。甚至上映之后各种无脑黑的爆发也从反面证明了,他几乎做到了完美。影片里吃牛轧糖的情节已经被反复夸赞。在此之前,春和在同一天里经历了得知自己被录用的另一个原因、被喜欢的女孩拒绝、自己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吃不了等数重打击,开始只是无意识的想把糖吃掉,后来发现噎住了想要抠出来,再后来转念一想这日子还有什么劲呢不如就这么死了吧,最后倒在地上,睁开眼,看到雷震子,想起自己充满苦痛的过往,但那只睁开的眼,那只眼,说明他还在留恋这个世界。他的生命力,他想正常生活的渴望,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去培训机构试课、在咖啡馆应聘等其他长镜头,他也做到了完美呈现。当看到春和倒地睁开的那只眼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五年前刘北山倒地时睁开的那只眼。类似的动作,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物。这五年,演员易烊千玺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自己做演员的初心,并且真的做到了。太棒了。作为影迷,对他从好奇、到惊喜、到欣赏、到佩服。演员易烊千玺,前途无量。
其他演员的演绎也没有什么痕迹,仿佛就是人物本人一样。外婆和妈妈两位演员眉眼间很相似,导演选角非常成功。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的,是影片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影片中穿插了数次春和的梦境。在梦里,春和是健康的。这从侧面反映出春和对自己身有残疾的难以接受。他觉得现实中的自己不配,只有梦里那个健康的自己才会得到女孩的青睐。有了第一段梦境,再来看现实中的春和的行动,人物就显得更加厚重。他内心有这样的矛盾纠结,但对更好生活的渴望仍然让他伸出手去拉女孩的手。而第二次梦境里女孩帮他拨开原来的那层皮,这时现实中的女孩已经拒绝了他,但在梦里作为对未来、对生命怀有热情的象征,带领着春和获得新生。对爱情的渴望可能是春和内心最为隐秘、也最鲜活的渴望,把这种渴望用梦境展现出来,再结合现实情节的进展,更体现了春和虽不断受挫,但丝毫不减对生命、对生活的热望,甚至这热望经历过亲情、爱情的各种打磨,愈益坚定。通过这样的手法,观众从春和这个已经足够强大和完整的角色身上,还能看到其成长。这把电影带向了更高的高度,让这部电影立刻和类似题材的其他电影不同起来。近几年国内不少电影聚焦少数群体、聚焦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看过后常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看多了就失去了兴趣。想来是因为这些电影更多地从旁观者视角叙述人物的生活和情绪,没有展现人物思绪的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没有把人物写透,浅尝辄止。而这部电影里虚的部分反而更实在地展现了春和的内心,使这个人物更加完整。
最后,我想用春和在听证会上的演讲结尾。这段话足够精彩,包含了影片想表达的全部主旨。我们都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成为少数。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少数群体?此外,刘春和的身上迸发的强烈的、蓬勃的生命力是否也唤醒了你?是不是有时候我们自己都忘记了,我们原来可以那么有心气儿,有韧劲儿?
很多年后,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部电影的情节,希望还能依稀记得那个瘦弱单薄的刘春和,记得他说过的这段话。这是这部电影值得被每个观众、被这个社会、被这个时代记住的原因。
“我在人群里,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可很少,会有一种眼神是敢于直视我,拿我当自己人的,除了我身旁的这群老人。当我看见他们不会手机支付,也不会身份验证的时候,我有一种找到同类人的心安。木桶理论知不知道?一块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就是那群短板,我只是想让你们看见,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都是完整的我。关于幸福的意义里,应该有我们每一个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