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朝走向辉煌顶点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词。按乐填词现象在隋唐以前就出现了,或许可以算是词的滥觞。但论者普遍认为词大约在初盛唐产生,从中唐以后开始渐渐流行起来。词即歌词,它跟乐府歌辞的辞是一个字,本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包括与雅乐相配的歌词诗三百,与清乐相配的乐府。到了唐代,人们把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称为“曲子词”,后来又直接简称为词。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以跟诗或曲并称的词。
最开始,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是先作诗,后配乐,即传统的“声依咏”;而词则基本是先有曲调,再按调谱填词,即所谓的“咏依声”。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北周、隋以来从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同时包含有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燕乐的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变化繁多,五七言诗体不太容易跟它配合,于是长短句的歌词也就应运而生了。《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所谓里巷之曲,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俚曲小调,如《渔歌子》、《望江南》等;而所谓的胡夷之曲,则是当时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乐曲,如《菩萨蛮》、《苏幕遮》等。这些胡夷里巷之曲在城市流传过程中既不免会渗入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在乐工、歌伎的传唱过程中,音乐上也不断得到加工和丰富,这就使得词在情调上初步具备了自己的特征。
唐代的近体诗本来也是可以合乐歌唱的,但形式过于整饬,用这种始终如一的均衡节奏去表达千差万变的丰富内容,难免不会出现宽窄不适的情况。当它们不能很好配合时,就不免增减诗的字句以求合乐。故而像《浪淘沙》、《雨霖铃》、《抛球乐》等曲词原来都是七言绝句体,后来却演变为长短句的词调。同时,在文人们撰写那些胡夷里巷之曲的歌词时,又往往依照近体诗的声律要求来写。毋庸置疑,词在内容、手法和声律上都显著地受到近体诗的影响,从中晚唐就已经开始了。
词由于要配合曲调歌唱,音律、字句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比之篇幅长短、字声平仄都较少限制的五七言古体诗,它特别不适宜于曲折叙事或倾泻诗人的深哀积愤之情,尤其是初期流行的小令词。于是词在配合乐曲歌唱的过程中,继承并发展了近体诗的声律成就,因此音乐性比较强,虽然今天它已经不能合乐歌唱,但读时仍时琅琅上口;而词调的上下分阕、反复吟唱的形式,又比较适合于一些触景生情或是今昔对比的抒情小调的写作。这些又进一步形成了词调的特征,使它成为在五七言诗以外另辟蹊径的一种新诗体。
唐代这种新体诗最早出现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就是证据,文人填词之风则始于唐中叶。在唐代填词的文人中,李白、刘长卿、张志和、韦应物是较早的一批;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刘禹锡则是词作的推动者;晚唐填词之风渐盛,所用词调有所增加,艺术上也较成熟,代表作家为温庭筠;五代十国时期,词作适应女乐声伎,畸形发展,作家、作品大量出现,成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它诗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