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想(三)
四十年前的国人,从贫乏、穷困中开始苏醒,对于过上好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心思。那个时候的我们,刚好过了而立之年,虽然对未来谈不上有啥具体打算,但踏踏实实工作,努力发挥作用,争取成长机会,却是不言而喻的。那个时候受着传统观念制约,论资排辈制度还比较僵硬,给年轻人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公平、相对公正,还是给有心努力的人,带来一些光明和希望。
社会发生巨变、观念出现震荡、想法有些野性,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应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那个年代的中晚期。社会经济异常活跃,拜金主义相当盛行,人的私欲也开始恶性膨胀,就连“坑蒙拐骗”,似乎也成了那个年代的时尚。“一切向前看的”的主流导向,被曲解为“一切向钱看”;擅长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的,也成了那个阶段追捧的能人。而一贯为世人信奉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反倒不为人待见,成为“死心眼、不开窍、没本事”的代名词。在如此这般风气影响下,人的底线被动摇了、是非观念被扭曲了、真善美本心被玷污了。当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迅速改变,普罗大众收入普遍提高,“爆发富”比例也水涨船高。居住条件从筒子楼,搬进了商品房小区,人均几平米的“蜗居”,猛的宽敞到10多平、20、30平,甚至更多。生活用品也由“老三件、老五件”,更新到了“新三件、新五件”。到了新千年之后,摩托车、轿车也呈几何数字增长,纷纷涌入了家庭。物质生活出人意料的向好,精神焦虑却成为整个社会的症结。人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物欲满足与精神匮乏,出现了那么大的反差?为什么想当然的幸福感并没出现,没想到空虚感、失落感却与日俱增?
在矛盾和纠结中,又过了十多年、二十来年,这个时候的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已经进入到了暮年。还好,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不稳定时代的好时光,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让我们有了终老的倚靠。当放眼世界之后,精心发现在百年之大变局中,受到颠簸、受到冲击、受到起伏、受到震荡的,并非只有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比较起来我们的国,还算是大变局中的幸运国、受益国、优先国。具体到我们这代人,虽然一生经历过苦难、出现过曲折,也算得上苦尽甘来,终得圆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