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门:今天的思维,决定了明天的模样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呢?

情绪ABC理论(又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立者阿尔伯特·埃利斯说:

“让我们整日心烦意乱、情绪失控的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真正让我们情绪失控的,是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有一个人把自己不穿的旧衣服送给你,如果你想的是“她是不是瞧不起我,故意侮辱我?”,那你随之产生的情绪肯定是生气;

但如果你想的是“她这么想着我啊,真好。”那你的情绪会是开心。

也就是说,真正诱发我们情绪行为的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

在情绪ABC理论中的每个字母都有代表意义,A是指诱发的事件,B是我们对诱发事情的认知、看法、感受,C是指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其实想法、情绪、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这就形成了一个认知三角形,即“你的错误看法影响了你的情绪,而负面的情绪又带来消极的行动,这些行动又加深了你的错误看法”,导致我们陷入绝望的漩涡中。

比如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不会喜欢自己,这种想法让自己一直不自信、害怕与人交往,于是我们总宅在家里,拒绝各种社交活动。

而在这种行为的影响下,我们证实了“没有人喜欢与我相处”的想法,于是更不自信,从而陷入了消极的怪圈中。

由此可以发现,想要改善负面情绪、走出怪圈,改变C的结果,关键在于找出事件背后存在的不合理想法,也就是找到B。

可见,我们的想法也就是思维决定了情绪,从而决定我们的抉择,最终才会影响到我们的结果。

因此,思维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新的一年,想要结束自己过去一年的焦虑和内耗,便可以从改变以下三种思维方式开始。

· 灾难化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甚至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也是如此,不断给自己巨大的压力。

这种思维一般从“万一……怎么办”的问句开始:

孩子玩游戏,父母觉得万一孩子沉迷网络,学习不好,以后变成个不学无术的人怎么办?

有的人工作中会想,万一这个工作没有做好,被公司辞退了怎么办?

还有的人看到朋友生病了,会想万一自己也生病了怎么办?

……

这样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灾难化思维”,是一种焦虑的泛化。

灾难化思维是指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将事情的后果灾难化,甚至想象不太可能发生的后果,脑补最坏的情景,将消极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急剧放大。

作家亚伦曾说:真正击垮人的,从来不是事实,而是你头脑里的“灾难化思维”。

生活中那些稀松平常的事情,本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总是在内心自我拉扯,一直自己吓唬自己,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

作家张德芬有个助理叫西西。

有次西西要去参加一个咨询会,头天晚上她定好了出行的计划,第二天,西西醒来一看,发现自己比计划中晚起5分钟。

西西第一反应就是,糟了,要迟到了!她一边跳下床收拾,一边看了下导航,发现路上有一点点堵。

西西想:万一堵车更严重了怎么办?肯定会迟到很久。咨询师会不会生气?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尊重他?他不愿意给我咨询了怎么办?

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她匆忙赶向会场,结果还是晚了十几分钟。

她赶紧向咨询师道歉,没想到咨询师听后,只是轻轻一笑说,理解,没有关系,我们开始吧。

西西这才顿悟,很多事情看似严重,其实不过是自己吓自己,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你是否也有过像西西类似的感受:事情肯定会比自己想象的更糟糕。但曾经的担忧和顾虑,真的发生了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烦恼箱”实验。

在这项实验中,受试者按照要求把自己对未来一周的担忧写在纸上,投进箱子里。

几周后,他们对比纸上的事件,发现超过九成的事情都是杞人忧天。

接下来,他们把当下让自己焦虑的事项写下来,重新投入箱子中。结果几个月后,受试者称多数的烦恼早已不再是烦恼了。

由此,实验人员提出:在这个世界上,92%让人焦虑的烦恼只存在人们的想象中,剩下8%大家都能轻松应对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学会及时清理内心的消极思想,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拒绝极端化思维。

凡事看开一点,少想一点,心头就宽一点,生活也就顺一点。

当我们克服了自己的胡思乱想,没事多往好处想,许多烦恼与痛苦也必将迎风而散。

· 沙鼠思维

你也是一个非常容易焦虑的人吗?

有工作的时候,会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焦虑;

没有工作的时候,又会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除此以外,还经常为身材、容貌、人际关系感到焦虑,害怕自己变老、变得没人喜欢……

傅首尔曾说:坏事还没有发生,你就提前焦虑,就等于你遇见两次坏事。

陷入“提前焦虑”陷阱的人,每天处在一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下,与生活的斗争尚未开始,就已感觉精疲力尽。

曾写过关于沙鼠的故事。

在辽阔的撒哈拉沙漠上,生活着一种土灰色的沙鼠。它们终日囤积草根,即便草根早已多到腐烂,沙鼠也不停歇。

原来,沙鼠曾经历过旱季,从此这种对食物的担忧,就深深印刻在沙鼠的基因里。

其实容易焦虑的人,就跟这沙鼠一般,整日担惊受怕,觉得前路迷茫。

但其实,为难他们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自己内心太多的负面暗示。

《反焦虑思维》一书中,玛丽向心理医生求助,说自己常常午夜惊醒,心脏“怦怦”乱跳。

因为自己的生活有数不清的麻烦:

两个孩子马上要进入青春期,即将变成无法控制的“猛兽”;

丈夫随时可能会丢掉工作,她将成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照顾父母需要的金钱,超过了他们的固定收入;

而房子,变成了他们永远也爬不出来的无底窟窿……

虽然有些事情尚未发生,持续的焦虑却让她疲惫不堪,丈夫埋怨她脾气暴躁,孩子们吐槽她没有半点耐心。

提前焦虑,让玛丽的身心都处在“橙色预警”的紧张气氛中,生活变得一团糟。

莫言曾说:人要生存,就得摆脱连环般的桎梏,忧愁悲观便是人最根本的死敌。

长期活在人为制造的恐惧中,终有一天会被内心的黑洞吞噬。

人生这件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所以,要相信,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关卡,也没有不放晴的雨天。

你以为前方是坎坷崎岖的小路,其实等着你的是平坦宽广的大道。

学会把“焦虑”延迟,等问题出现了再解决,甩掉精神上的包袱,才能越走越快,越走越轻盈。

· 反刍思维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却还在反复播放白天的糟糕画面。

被领导批评,和同事起争执,与伴侣闹矛盾……仅仅一晚,就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

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随着思虑的反复,愈发焦虑,愈发心累,继而跌入无尽的负面循环,直至崩溃。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地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

一个陷入精神牢笼的人,便是在给自己修建地狱。

在《越过内心那座山》一书中,作者埃格尔讲述了这样一个将自己画地为牢的患者:

自艾瑞丝记事起,她就是一个“各科全A”,可以让人依赖的角色。

但不同于她的懂事和优秀,她的家人,过得一个比一个不幸:父亲抑郁,母亲精神崩溃,几个姐姐又有各种坏习惯。

因此,作为“幸运儿”的她,认为“让别人过得更好”,是自己一生的宿命。

她扛起姐姐们的大事小情,尽到了一个亲人的全部责任。

在她的照顾下,家人也安稳地度过了几十年。

可即便如此,艾瑞丝总是为自己的幸福自责,并担心姐姐们过得不好,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多。

对于她的境况,埃格尔给出了直截了当的建议:

请停止过往的那些重复模式,请停止道歉。你要对自己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了。

她觉得自己亲人无力面对现实,觉得如果不做点什么,情况一定会变糟。

可事实上,即便半年多不联系,姐姐们也并未出什么状况。唯有她自己,被心魔牢牢束缚。

心理学中,有个叫“反刍思维”的概念,指的是对所烦恼的问题,进行反复咀嚼,反复思考

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便会像艾瑞丝一样,在负性事件和情绪中来回徘徊,最终被情绪内耗所折磨、拖垮。

其实,我们本不用对自己这么苛求。

感情失意,人生挫折,频频犯错……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如果无法放过自己,将永远被烈火烹油般的精神凌迟所煎熬。

健忘一点,想开一点,允许生命存在遗憾,人生才能不断向前。

叔本华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有时候,困住我们的未必是现实,而是思维的牢笼;支配我们喜怒哀乐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所以,摆脱焦虑与内耗的第一步,便是扭转思维,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当我们开始用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时,也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我们情绪上的起伏了。

新的一年,愿你我都能保持认知上的觉醒,对自己多一分体察,重塑自己的思维,收获一个轻松愉悦的人生。

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

重塑思维的核心是培养积极的思维。积极思维并不是简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而是基于现实的、有建设性的看法。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保持内心的平静。而培养积极思维也是需要练习。每天,在我们意识到消极想法时,尝试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观点。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拥有这种“转化”的能力。首先在色彩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运用色彩识人技术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绪状态,看到每个负向思维背后的内心冲突;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感受真实体验,不再抗拒自己的任何情绪和行为,而是接纳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允许一切的发生,低频情绪也将转化为宽容、感恩、爱等高频情绪,找回内心的平静。

这样我们便会在觉察到自己的消极想法时,改变自己原有的应对模式,以新的积极的模式来应对,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氛围,重启积极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13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