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在2018里的那颗星
回首2018,嫣然已成过眼云烟,随着时间推移,往事慢慢变得稀薄飘渺。
幸好我把目标挂在了墙上,还有些许动力和激情。时时检查,时时翻新。
2013年,我突发奇想,准备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做一名老师,特别是山区的老师。心想着:每天,有一帮孩子陪在身边,自己就不会那么快变老。做一名教师还能在三尺台上被聚焦,发光发热。而每每想到那破旧的课桌,斑驳的墙壁,就仿佛看见自己越来越耀眼。
是的!我要去做一名老师!
听说,当老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我不得不先把考证提上日程。上网百度查,想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可没那么容易,更何况我就一个三流高中文凭。没有专科、本科学历,肯定会误人子弟。
再次回头想想,那山区的老师,可真不容易。肃然起敬之心立马涌上心头——那么高的学历还能在山区学校任劳任怨。
有了当老师的能力未必不是好事。人生路还长,谁没有一技在身呢。即便时运不济,进不了学校,在家带孩子,未来教孙子,也挺不错的吧。
学历提升是必经之路。在一系列准备之后,次年,我便开始自考英语——高大上的国际语言。我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条贴在墙上。
在网上订购教材和学习资料,指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片刻时间进行学习。清晨在楼顶晨读,下班后就在灯下做题。自学的路是迷茫的,因为没有经验,没有指引,没人可以咨询,我在碰壁和摸索中寻找自考之路。
2014年,我考了三次,每次四门课程。其中有一门公共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把整本书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背得滚瓜烂熟。六十分合格的试卷,我取得了九十七分的成绩。当我看到结果时,我没觉得开心,第一反应却是:考这么高,好浪费啊!
如果一门课投入的精力过多,那么其它三门就只能相应减少。为了尽快拿到证书,我需要均衡自己的精力。
在那以后,我就以试卷为主,实践为辅进行学习。一路绿灯。实践考试是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进行。第一次去学校,我是怀着敬畏而又自信的心情走在校园的路上。能在学校学习真好!能在教室里坐坐真好!
考试的第二年,我取得了专科证书,在我的计划内完成。
接着,我又开始了本科考试。索性一考到底!
有了专科的经验,本科之路相对要轻松很多。在悠哉乐哉之中,科目一次次减少。
也许是我骄傲了,也许考得太顺,没经历够九九八十一难。在最后一次笔试考试时,试卷进行了改革,而我又嘚瑟到没听广播,就糊里糊涂地将答案写在了试卷上。答题卡上,空着的题目与我嘚瑟的笑容在监考老师看来是那么的讽刺。当我发现时,为时已晚。
我跑去学校办公室,那里的负责人推脱让我找自考办。我去了自考办,工作人员说,让我找省考办。我摸索着找到了省考办,一层层上报,我接通了负责人的电话: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会处理的,你先回去等消息。
可等来等去,等到的公布是:不合格!——还嘚瑟不!
再操心也是多余,还不如下次再考一遍。
2017年,本科证书拿到手后,为了让梦想更加圆满,我战战兢兢地报考了英语学位。最难的是写出让导师满意的论文。
我的2018奔着英语学位而来!
有导师指导,无论怎么样都是一大幸事。至少证明我不是野生野长、一棵没人管的树苗。
我的导师是广外的一位副教授。按学位论文培训会上的说明,我在规定的时间里给导师发了邮件。等了两周后,无果。也许她很忙,也许她出差了。情急之下,又谨慎地用邮件给导师问安。我知道,我每天真诚请安,总有一天,导师回复的。
终于,导师用邮件回复:加我微信。
微信,让交流更加近距离。我看到了导师的朋友圈,原来导师去欧洲了……
开始几次邮件,导师并未置可否。我心切,所以就开始动手写起来。搞笑的是,我把论文当作文来写,扬扬洒洒写了三万字符。导师的评论不到三句:书读的不够,参考资料不全,多看期刊。
我在想,她怎么知道我读了多少本书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导师指了路,即便是悬崖,我也得跳。我分别去了宝安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借来了一堆参考文献。只能略读,计划一天一本。
我边看参考文献边修改论文。最后用两天时间整理校正。在半个月后,我又给导师去了邮件。导师回复与第一回复相同:多看期刊。
这次,我直接反驳回去。我罗列了我所查阅的十多本书籍文献,并试探性地问导师,这够多了吧。导师直接回复了一个链接网址。
现在想想,应该是我与导师交流的不够。我没了解导师的真正意图,便妄加揣测。
链接里的文献是按页数收费的,一般五毛一页,可见文章的价值。与我在图书管里借的那些书的价值完全不等。报考费都花了那么多,还会在乎这块钱的参考费吗?
第三次发送论文后,我紧张地等导师的信息。三天后,导师回复:论题太大。
此时,论文截稿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在这时,论题又出现了问题。我焦急地无从下手。茶不思饭不想,脑袋快要爆炸。
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被驳回,我已快心灰意冷。再看看墙上那条标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难道,是到了要放弃的时候了吗?
第四次,我用了四天的时间修改论题和论文,为避免再次驳回,我又写了另一个关于英语文学的论题和提纲。
第二天凌晨两点,导师回复:新的论题挺好。
也就是说,我用四个半月研究的论文,已经被判了死刑。而我,需要在一周内提交新的论文终稿。从那天开始,每天晚上看书到凌晨,上午写稿,下午又看书。晚上写稿,半夜还在看书。即便第二天起床发现满头白发,也不足为奇。
翻阅参考文献时,我看到了导师自己的论文。原来,导师对我这次的论题,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已经研究的透透的了。我这次是撞到枪口上了吗?……
我纠结,要不要把参考导师的资料。经过一番心里斗争后,我决定,用!
三天。我用了三天时间,仓促完成论文,凌晨三点多提交到导师邮箱。
每一次交稿,我都如同卸下重担般。这次,导师回复:内容可以精炼,注意排版。
也就是说,大致可以过了。
再后面两天,导师又指出几处缺陷,然后,说了句:差不多可以了。
这下重担可以安心卸下来了。
我用四个半月研究的论题最终被否定,我觉得自己好失败。最后七天的时间,我用尽洪荒之力完成了一部新的论作,神了!
有了这次的波折,我更加认真地准备六月的答辩。我把整个论文,两万八千字符熟记于心。自己又设想了几十个问题,并进行了一一作答。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便是要对着镜子做十分钟的论文讲述。每天晚上讲完才能睡觉。
在广外答辩那天,我把一颗忐忑的心吞在肚子里。沉默着。这个时候,我记也记不住,想也不想想。还不如趴在桌子上好好休息。
在候答室,我正襟危坐,脑袋里想的是毕业典礼的场景。
透过门缝,我看到对面的答辩者在台上紧张地翻着她的论文,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估计是紧张到家了。
轮到我进场,我象征性地拿着论文。但在答辩过程中,我的眼神一直坚定地看着三位导师。
他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肃,我看到他们嘴角上扬,那是在微笑。
答辩老师的问题不难,在我意料之中。我回答的每句话都自信,铿锵有力。当导师说OK 时,我还非常疑惑,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其中一位主要问答的导师对我说:Good!我兴奋地要跳起来。
自信地,我离开了。
当别人在紧张自己答辩所犯的错误时,我把心放在了肚子里,闭着眼睛,养神。
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想要后面的路好走,前面就一定会要吃苦。
朋友说,我断定,你明年一定会比今年好!
那是当然,因为我吃苦在前!
2018年,6月27日,我毕业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学士学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