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会孩子这一点,孩子走进学校更聪明
什么时候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都让人受益匪浅。
之前阅读的都是他写给教师的书,这里给大家分享的是他写给家长的一本书。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点,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思维。
要教孩子学会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从孩子对事物具有初步意识起,父母就应该去注意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目的在于引导孩子善于观察。
善于观察的孩子才能善于发现那些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特点,没有什么变化的事物。
那些事物正是支撑思维的翅膀。
理智、思想、思维的源头,就在周围世界之中,在那些为人所感兴趣的、被人看见或意识到的事物之中。
周围世界,首先是自然界,就是人类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思维源泉。
才智,就是起初对一切事物的求知。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眼睛总能看到一些平时看不见的景致。
我们在佛山野生动物园里看鸭子划水,如玉般的一池春水被鸭子划破了,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承承惊喜地说:“这波纹像鱼鳞。”
我们继续趴在栏杆边看,然后就清晰的看到了鸭子带璞的脚,真的像船桨一样既可以快速的行进,又可以让身体自如地变换方向。停歇时又把脚直直地伸向后面让前行的身体减少阻力……
看着这一切,不由得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人类的好多东西都是向大自然学习来的。
还有开学之初,我让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通过连续观察发现身边看似没有变化的物其实每天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您带着四岁大的小儿子去散步的时候,看见了森林,森林的后面是人工栽植的小树林,有松树、杉树、橡树、白蜡树。
孩子自己不会发现森林和人工树林有什么区别。我们应当培养孩子的求知心,教他去观察。
您要对儿子说:“看看这些高大的树和那些小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孩子不会立刻说出不同,但只要您去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可以看见从孩子的眼里迸发出欢乐的目光,他会说:“老树林里树没有成排、成行,而小树林则成排、成行!”
这个时候,孩子认识世界之路就开始了!
他告诉我们要利用一点一滴的空闲时间去帮助孩子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
和他一起走进田野、走进森林、走到池塘岸边。即使在那不引人注目的、长满灌木丛的山沟里,也会藏有令人惊叹的东西,只要您善于发现它,就会把它展现在孩子面前。
当孩子感受到那些惊讶、惊奇、令他难忘的时刻,正是他求知思维升腾的时刻。
我想起我们前几周去苍龙山探险,山上好多的植物身上都长刺,我当时就问承承,它们为什么要长刺呢?
当然这个容易理解,为了自保。还有越往高处植被长得越矮,有的甚至匍匐在地上,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山上风大。
在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这一些,头脑里想到这一些的那个瞬间,孩子的头脑里会涌现出一种惊人的东西,即在思维细胞之间产生出极其精细的相互关联的纤维。
周围世界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的事物和现象越多,他所看到的不理解、神秘的东西就越多。
为什么一粒种子种下去,它就可以长出一茎花、一棵菜?它在地下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为什么夏天的太阳总是高高地悬挂在空中,而在冬天就低下去了呢?
为什么会有闪电和雷鸣?
为什么在冬季,一些鸟会飞到暖和的地方,而另外一些鸟却留在我们这里过冬?
……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局促一室之内,束缚手脚的同时,也禁锢了孩子的思维。
孩子在那无与伦比的旅行中,时刻会提出成千上万个类似的问题。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走进学校后就越聪明,眼睛就更明亮,记忆力也就更敏捷。
您要成为自己孩子智慧的培育者,就要教他学会思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