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瞌睡现象引发的反思
近日听课之时,有时竟会不知不觉沉沉睡去。在清醒的刹那,一连串的自问在我心间涌起:为何会如此?怎可在学习之际打瞌睡呢?难道不知学习意义非凡吗?随着这些追问在心头盘桓,惭愧之感油然而生。
如今审视自身,之所以有些难关难以逾越,并非努力不足,而是在深入学习时,极易犯困。这种状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所致。回想起初学习时的状态,那时的劲头早已消散,更多的是在虚度光阴。
当“虚度光阴”这个词浮现于脑海时,我不禁一惊,怎会如此?这难道不是疲惫的体现吗?人在疲惫之时不就容易打瞌睡吗?为何会感到疲惫?今年方才伊始,便已疲惫不堪,如此状态又怎能向更深层次探究呢?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我身上,这种无穷潜力却在学习时的打瞌睡上得以体现。如此学习,又怎能勇攀高峰?难道那些雄心壮志皆是自我欺骗吗?人总会有自欺之时,那些自欺的理由总能蒙蔽内心的自己。内心的小孩之所以难以长大,更多是在哄骗中成长。
这样的哄骗会让人逐渐习以为常,逐渐麻木不仁,最终成为那个被哄骗的自己。如今看来,自欺欺人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更多是经过众多人的总结而形成的。
当我们遭遇自欺欺人的情况时,如何才能从中摆脱出来,这才是我们应当警惕和辨别的。以学习中的瞌睡为例,倘若学习的内容是自己喜欢的或是简单易懂的,是否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否定的。
若学习中的瞌睡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而这种不感兴趣,往往更容易导致瞌睡的出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瞌睡是一种自我防御,这种防御能使大脑避免过度疲劳,也可说是大脑的一种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能让人们在用力思考时不至于出现大脑损伤的情况。由此可见,学习时的瞌睡既是一种提醒,又是一种保护。从这个角度而言,适度的休息与放松,有助于头脑的休整,进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拥有更为充沛的精力去完成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如此一番思考下来,可发现学习中的瞌睡有三个因素,其一,是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其二,是精力不足;其三,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提醒。那种虚度时光的感觉,更多是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必须完成的事情未能做好,那时会作何反应呢?大概率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充满自责的声音,另一种则是为自己辩护的声音。当辩护的声音强于自责的声音时,人们往往会无视现实状况,而更多地以声音较大的那一方作为衡量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自欺欺人的形成,正是源于头脑中这两个“小人”之间的争斗。而如今,出现了第三个“评判者”,这个“评判者”会不带任何主观观点地作出定论。这个“评判者”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
例如,在学习时因瞌睡而惊醒,这便是一种从外在视角的觉察。这种觉察使我们发现自身行为的异常。当察觉到这些异常后所引发的警觉,是一种直觉上的敏感,而这种敏感也是在长期的培养中逐渐获得的。
简而言之,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形成的条件,那些条件亦是形成的基础,找到那些形成的基础条件,再回过头来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就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学习中的瞌睡不是个体案例,在很多人身上都可能出现,出现的时候找到原因,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同样的事情出现,进而在学习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