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随想之诗歌教学

我是比较喜欢监考的那一类人,许多老师提到监考就很愁,认为无所事事,不好消磨时间,我却喜欢用这个时间进行思考

比如思考一段古文,思考一学期的得失。今天监考,我思考怎么教学好中学阶段的诗歌。我看了一下今年的诗歌考题,联系了近几年的考题和平时的考查方式。突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教学或让学生自学。

我用九个字来概括:

作时注译,默修手体旨。下面就具体来讲一讲。

一、作,即作者。诗歌鉴赏,一般要了解作者朝代,字号,称誉和代表作及他的一般作品风格。

二、时,即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本诗的原因,时代背景,及影响等方面,这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

三、注,即重要注释。一般说来,编者都会根据读者的年龄阶段和知识背景,对重点词语进行注释,如《野望》一诗,课下对采薇一词进行了注释,理解了这个词,本诗的归隐山林的思想就出来了。比如2022年的期末考题,有6分都与这个采薇的理解有关。

四、译,即翻译。特别是翻译画面,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中,能准确描述画面是理解中心的基础,也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

五、默,即默写。我们这里大考一般有6分的诗句默写考查,这一点是对诗歌文化的传承是有帮助的。

六、修,即修辞。这种考试方式一般在选择题中作为一个选项考查,如《木兰诗》中的顶真、互文。又如《赤壁》《雁门太守行》《渔家傲》(李清照)中的用典。《相见欢》(朱敦儒)中的借代,等等,都是常考的考点。

七、手,即表现手法。这个知识点一般也作选择题选项来考,如《赤壁》中的以小见大。又如《采桑子》(欧阳修)中的动静结合,《黄鹤楼》(崔颢)中的虚实结合等。这也是我们理解诗歌语言风格的基础。

八、体,即体裁。八年级上册三单元第13课,五首古诗都讲律诗,而课外诗中又用古体诗与进行对比,这样对课后补白中的《关于律诗》的知识理解才能更加深刻。

九、旨,即主旨。前面都是理解诗歌的形,主旨才是诗歌的神。理解了诗歌的主旨,才算真正地理解诗歌。

以上九点,并不是死板的照搬早抄,而是应该灵活的运用,根据每一首诗歌的特点进行合理取舍,抓住重点,抓住考点,就可以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212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