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成了折断孩子羽翼的刽子手?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老师,边便马不停蹄的阅卷,登统工作。
今日算把考试结束后的手头工作基本完成了。但是昨日下午同事们在教室一起判阅作文时的片段却引起了我的反思。
让我们先来看看本次期末考试的作文命题以及要求吧:
分析一下要求:
主题:“爱”
题材:写人 写事 写物
要求:亲身经历过的 ,把能体现“爱”的重点内容写具体。
在语文主任的指导下,大家对各类文打分的标准有了个大致了解。于是纷纷动手阅览孩子的文章。
一边判,一边传来老师们的调侃:“嘿,这孩子写了一首现代诗,主题也是爱。”“我看看,文笔不错,但是没有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字数也有点少。”“那就三类文吧。”
一会那边又传来疑惑:“你看这孩子文笔真不错,写的也挺多,可是写的都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得事情,像国旗下讲话稿。”“诶呦,这应该是个好孩子,怎么不好好审题呀?”“只能二类下了。”(26分+3分书写分=29)总分35分。
“这孩子,开头和结尾仿借课文《父爱之舟》写的。”“可是我觉得还是围绕爱的主题写的,我到很赞赏这孩子借用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这孩子,写的是大狗保护小狗的事,也不是他自己做的,怎么给了一类文?这都跑题了……”“这文是我判的,可是我觉得选材很新颖呀,有点仿写《麻雀》的意思,挺聪明的。”
………
回味着老师们判笔下给某些文章判的死刑,很是感慨,一些选材新颖,文笔优秀,构思巧妙的文章,只是因为没有规规矩矩的卡在条条框框的要求️下,便被老师无情的判笔给出了结论。
这是在用温情关怀的情怀在给予孩子鼓励的教育吗?也许这些不受条框约束的孩子都是写作的爱好者,也许都是未来的作家。难道这些具备写作天赋的孩子就此便被折断那只作家的羽翼吗?
教育的目的是唤醒,是托举,而不是拿着放大镜在那挑刺,打击孩子的热情。我们的教育真的病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