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图如唔|书房记忆(67)
椰岛晓露和菊花叶子相约练习图语写作,写下我们生命的叙事。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长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希望自己拥有一间明亮的、摆满了书的书房。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这个念头。前一阵,我在这里参加读书活动,看见了这个漂亮的书屋,非常喜欢,赶紧拍了下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概我上了初中,团场给六口之家的我们分了一套带走廊的两大间房子,房子是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因为是土块垒的房子,冬暖夏凉,住着也很舒适。
房子的结构也不错,进门是一个长长的走道,左边是一个长方形的客厅,南北都有窗户,通风不错。这一间房既是客厅也是父母的卧室。走道右边与客厅一样长,隔成了两个小房间,北向那一间,靠窗放了一个一米五的铁床,东面靠墙摆了一张小书桌,进门靠隔墙那里安了一个取暖的铁炉子,这间房就是三个弟弟的卧室兼书房。南向这间房就是我的卧室,因为走道占去了大概两米,所以,这两间房都比较小。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这个房间东西方向摆放了一张小木床,开窗户,得站在床上。靠东面墙放了一个木制的小衣柜。靠隔墙放了一张写字台,过去的家具大部分都是榆木做的,很结实。这个大概只有十五六个平方的房间就摆了三件家具,坐两个人就显得比较拥挤了。但那时能拥有独立卧室,对我来说就感觉已经非常幸福了。
当时,我许多同学都是与哥哥姐姐挤着睡。我们家有三个卧室,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后来弟弟们长大了,睡一个床太拥挤,家里经济条件稍微好了一些,那时有人家开始盖砖房,我家也买了砖。父亲的战友、朋友都过来帮忙,很快在原来房子前面接了一大间,隔成一间大房,一间小房子。小房子就在我房子前,把我卧室的光线完全遮挡了。不过这间房我大弟弟可以住在里面,还能放些家里的杂物。大一点那间房,可以做客厅。但是,冬天因为冷,这个房间几乎不用。那时,没有暖气,这个房间没有按铁炉子,所以,几乎当仓库用。
我的房间很黑,父母爬到房顶上打开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洞,装上了一块玻璃,然后又用水泥涂抹了一下,这样也不至于下雨的时候会漏水,这样不见光的黑房间里就有一点光亮,但是写作业还要开台灯才行。除了小一点,黑一点,冬暖夏凉还是不错。能有一个自己睡觉的地方,一个单独看书不被打搅的地方,我已经感觉到很满意。
那个年代房间的墙都是用石灰刷白的,地上铺的是砖,家具是实木的,刷的清漆,没有多少污染。现在想一想那个时代,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污染。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退休前,我搬进现在这个一百三十多平方的大房子,卧室不算小,有衣柜,还有书桌,大窗户特别亮,现在我也非常满意。
上个月我去城市书房搞读书活动的时候,当我走进书房一角,就喜欢上它了。这大概可能就是我心目中一直向往的那种书房吧,干净、整洁、明亮、温馨,还有一排书柜,我想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很向往这样的书房。
2024年12月27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