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读《古文观止》第十三篇:子鱼论战

《子鱼论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备受瞩目。其中主人公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历史上极具争议,有人赞其诚信仁义,有人斥其迂腐不堪。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反对教条主义时就曾提到,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不合时宜的仁义道德,直批其为“蠢猪式的人物”。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01  文章主旨

文章聚焦于公元前 638 年春秋时期宋楚两国的泓水之战。彼时,两国为争夺中原霸主,在泓水燃起战火。

宋国本握有天时地利,岂奈国君宋襄公迂腐教条,在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执意奉行礼仪仁义,以“不攻打没有做好准备的敌人”为由,拒绝子鱼“攻其不备、先发制人”的良策,最终宋军惨败,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遭国人指责。

02  涉及人物及宋国来由

宋襄公:宋桓公之子,宋国第 20 位国君。身处春秋五霸之列,可实力逊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却心怀称霸壮志。他既有高贵血统,又坐拥中原富国根基,却不懂审时度势,错把仁义用错时机,因循守旧、不听劝谏,沦为后世两千余年的笑柄。

子鱼:即宋国司马,宋襄公庶兄,身为春秋宋国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担任统帅军队的要职,近似如今国防部长一职。他贤德聪慧、谋略过人、目光超前,一心辅佐宋襄公,还曾两度婉拒襄公让位之举。

宋国:周武王灭商后,依循“兴灭国,继绝世”传统,让商朝遗民于河南商丘一带建宋国,封其为地位尊崇的公爵国,且允许沿用商朝礼仪习俗,商朝重商传统延续,使得“商人”一词沿用至今,成为生意人的代名词。

03  泓水之战发生原因

昔日,齐桓公称霸时嘱托宋襄公,以后要助其儿子公子昭继位。齐桓公死后,公子无亏篡位,宋襄公信守诺言,联合小国伐齐,助公子昭登基,自此事声名远扬,称霸之心便逐日萌动,妄图与楚国争雄中原。

彼时还有传言,商灭 500 年后会出圣人,宋襄公自认便是此人,使命感爆棚,更坚定称霸决心。他与楚国订盟,想让楚分些小诸侯国给自己,子鱼苦劝楚蛮夷无信,襄公不听,果然被楚国劫持当人质伐宋,幸经鲁国调解才得以获释。

不久,郑国归附楚国,宋襄公称霸初心不改便欲拿郑国开刀,以显威风。楚国见小弟郑国有难,打狗也得看主人,便迅速与楚发来战书。公元前 638 年冬,宋楚两军对峙泓水两岸,大战一触即发。

04  战争过程

子鱼深知宋国实力不敌楚国,曾劝阻宋襄公莫与楚军抗衡,可襄公执念已深。春秋时期,打仗尚讲战争礼节。

开战当日,宋军严阵以待,楚军却还在渡河。子鱼见状,急劝襄公趁楚军半渡而击,襄公却以“不能趁人之危”为由拒绝,坚称要等楚军全部过河、列好阵型再战。

待楚军渡河完毕,尚未完全列阵之际,子鱼再次恳请出击,襄公却仍坚守所谓“君子”之道,认为偷袭不合军事规矩,需等对方摆好阵。结果,楚军从容布阵,依仗兵强马壮之势,一举击溃宋军。

战后,宋国人纷纷埋怨,宋襄公却满腹委屈,重伤之下仍强辩:“君子不伤害伤者和老人,不擒俘虏,不攻未备之敌。”子鱼痛心疾首,直言襄公不懂战争:战机稍纵即逝,天时地利人和、先发制人、敌疲我打皆是战机,战时讲君子礼仪,无异于束手就擒、直接投降。

05  启示

于国家危亡关头,宋襄公顽固秉持大周王朝贵族旧礼与教条,难怪遭毛主席痛批。古往今来,兵贵神速、先声夺人皆是至理。实力悬殊时,若一味因循守旧、不懂变通,必沦为失败者无疑。

宋襄公面对强大楚国,未能认清形势,称霸野心作祟,终酿苦果,沦为千秋笑柄。人生之路,低调行事,认清自己方为上策。在面临重大抉择,务必要虚心听取他人正确意见,切记一味刚愎自用,只有权衡利弊,方能做出明智决断,才不致重蹈宋襄公覆辙。

当然,宋襄公的“仁义”并非毫无可取之处,若以辩证视角看待,其也有可赞赏之处。彼时,各国陷入兄弟间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宋襄公却能超脱世俗,主动提出让贤于兄长,且与之肝胆相照,这般作为,无疑是对上古礼仪传承的忠实坚守,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之中,尤显难能可贵。

期待下篇再会!


今日学成语–––泥古不化

泥古不化指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不知变通。“泥”在此处读作“nì”,意为固执、拘泥。

出自《宋史·刘几传》,刘几任职国子监时,对太学的教育方法提出改革,批评一些儒生“泥古不化”,守着旧规,不懂灵活变通,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人迂腐守旧。

近义词:食古不化      因循守旧

反义词: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造句:

1. 做学问不能泥古不化,要结合当下实际,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才能推动学术发展。

2. 这位老中医若不是泥古不化,愿意尝试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他的医术定能救治更多病人。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34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