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大境外债,碧桂园终究如何重组
碧桂园,作为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终于到了不得不面对债务重组的时刻。总计1200亿的境外债务,竟然只能让碧桂园排在第二位。第一是谁?不用猜,肯定是1400亿的恒大了。这两家企业,一个接一个地陷入债务泥潭,实在让人感慨。你可能会想,碧桂园这么大的公司,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其实,房地产行业的“高杠杆”玩法一直都像在走钢丝,碧桂园也不例外。如今,境外债务问题爆发,碧桂园给出了五个看似选择丰富的债务重组方案,但仔细一看,根本没一个是好选项。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碧桂园给出的五个选项:
选项一,你可以现在拿回本金,但只能拿到10%,剩下的90%直接勾销。这意味着什么呢?假如你投资了1000万,现在只能拿回100万,剩下的就算了事了。听起来像是“割肉求生”,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有些债权人最后一分钱都拿不到,那你拿回的这100万似乎还算“幸运”了——虽然这话听起来有耍流氓。
选项二,你的债权可以全部转为碧桂园的股权,也就是说,你瞬间成为了碧桂园的股东。这个方案看似给了你一个“翻身”的机会,但问题是,碧桂园能不能扛过未来的15年?未来15年,碧桂园能否生存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你要是做了股东,可能要比拼谁活得更久——你还是碧桂园。
选项三,部分债转股,部分新债换旧债,延长7.5年的还款期限。说白了,还是在拖时间。碧桂园把67%的本金转成股权,剩下的33%则用新债代替旧债。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别指望钱马上能回来”,他们只是希望通过拖延来争取更多生存的机会。
选项四,如果你不想当碧桂园的股东,也不想债转股,那你可以选择多拿一些本金,但前提是你得等9.5年。9.5年之后,碧桂园只会还你65%,剩下35%依然免除。如果你觉得等9.5年能拿回65%已经不错了,那只能说,你的耐心真是太好了。
选项五,你可以选择坚持拿回全额本金,但代价是延长到11.5年。这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碧桂园希望你能把旧债变成新债,然后等上十几年再来看看能不能还你。问题是,11.5年后碧桂园能不能熬到那时候,谁也说不准。说实话,等到那时,碧桂园还能不能活着,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看到这,大家可能都会问,碧桂园到底还有没有能力偿还这些债务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家底”。碧桂园自己晒出来的数据是,旗下控制着3000多个项目,合同总面积约9000万平米,还有130万个车位。听起来好像挺多的,但问题是,这些项目和车位未来15年能带来的净现金流,最多只有250亿人民币。境外项目产生的收益也不多,不超过30亿美元,换成人民币也不过220亿。
所以,如果我们算一笔账,未来15年,碧桂园最多能还470亿境外债,这仅仅占他们1200亿境外债的39%。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如果市场环境不太好,资金回笼慢,这个数字可能会更低。碧桂园自己都承认,15年内还清债务基本不可能。这么算下来,即便你选择了最“乐观”的方案,也就是说,等15年后,最多也只能拿回39%的本金。
其实,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并不是为了救债权人,而是为了救自己。这也是很多房地产企业的通病。过去十几年,房地产行业靠着高杠杆快速扩张,赚得盆满钵满,但一旦市场环境变差,资金链断裂,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现在,碧桂园和恒大一样,都在试图通过“去杠杆”来减轻压力,但这个去杠杆的代价,最终还是落在了债权人身上。
在这个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债务谁来承担?碧桂园已经明确表示,他们自己承担不了那么多,债权人也得一起分担。简单来说,债权人当初盯上了碧桂园的高利率,但现在市场环境变了,债权人不得不接受现实:他们的本金可能只能拿回一部分,甚至可能损失大半。所以,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不是追逐高回报,而是守住本金。
总有一些朋友,觉得高利率的产品风险不大,毕竟“企业这么大,不可能倒闭吧”。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企业再大,资金链断裂了,债务再多也无力偿还。这时候,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打水漂。
所以,守住财富,最重要的不是理财,而是不盲目理财。我们可以适当投资,但一定要清楚自己能承受的风险有多大,别为了高利率而忽略了背后的危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