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站在分岔路口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一个产业走向衰败,总伴随着无数挣扎于生死线的玩家。

自2016年创下5089万台的销量纪录后,中国电视市场持续萎缩,让昔日家电巨头们的光环变得黯然失色。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达2776万台。前景渺茫之下,一场艰难的转型之旅早已开启。

其中,四十多岁的深康佳A(000016. SZ)早已开启多元化转型之路,只是看似涉猎颇广、规模庞大,但却大而不强、外强中干,至今仍未找到带领增长的新引擎。

此外,康佳管理层“内斗”持续多年,导致战略摇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发展的稳定性。

随着,康佳宣布聚焦“消费电子+半导体”双主业,叠加大股东华侨城在管理中逐渐放手,康佳能否迎来涅槃重生?

半导体相关业务收入重挫

近日,康佳发布公告表示,拟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晶微电子)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由于交易存在不确定性,深康佳A自2024年12月30日起暂停交易,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并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公布交易细节。

1月13日晚间,深康佳A发布公告表示,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刘伟等17名交易对方购买宏晶微电子78%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根据公告披露,本次交易募资拟用于支付交易费用、用于标的公司项目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此外,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1月14日开市起复牌。

关于收购目的,康佳在公告中表示,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布局,拓展其半导体业务的应用领域。宏晶微电子是一家音视频芯片设计公司,芯片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显示、高铁屏显、汽车屏显、安防监控、医疗设备、教育终端、广电、工业制造控制等领域。

作为康佳这几年重点布局业务,从2018年首次被提出,到2020年正式作为独立业务列入主营业务,康佳的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始终不足1%,甚至在2022年出现58.20%的同比下滑。

直至2023年,康佳将半导体业务改名为“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

根据财报解释,康佳的半导体业务在存储、光电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存储领域主要是进行存储类产品的封装和测试,光电领域目前主要是进行MicroLED相关产品的研发。

加入相关业务后,2023年康佳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额33.97亿元,营收占比同比增长18.58个百分点至19.03%。

规模虽得到明显提升,但仍无法掩盖半导体业务拖累康佳整体业绩的事实。

在2023年财报中,康佳将2022年加入新业务后的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营收数据进行同步更新,为104.11亿元,那么以此计算,2023年康佳的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同比减少67.37%。

然而,2024年下滑继续,虽在三季报中未对各项业务营收情况进行单独披露,但根据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康佳存储芯片贸易及半导体业务同比减少95.93%,是当季业绩下滑最严重的业务。

一定程度来讲,康佳的半导体相关业务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难保证业绩增长。但从收购宏晶微电子也可以看出,康佳在发展半导体业务上的决心。

只是,截至目前从康佳所披露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关于宏晶微电子的更多信息及交易对价,此次收购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康佳加码半导体相关业务的背后,是彩电业务失守后持续多年的多元化战略始终未有大成,并陷入依靠贩卖资产而维持生计的尴尬处境。

彩电大王败于“内斗”?

作为昔日“彩电大王”,康佳曾创造过诸多项“第一”,如中国彩电第一股、中国第一台高清晰数字电视、中国彩电市占率第一等等。

早在2003年,康佳的营收额就已超过百亿规模,与长虹、TCL并称为CRT时代的三大巨头。

而现如今,康佳只能追忆往昔。2023年,四川长虹(600839. SH)营收即将突破千亿大关,达974.56亿元,同期TCL科技(000100 .SZ)则实现1744.46亿元的营业收入。

反观康佳,营业收入自2019年达到566.24亿元的历史巅峰后便呈下滑态势,2023年已跌破200亿元,仅余178.4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康佳营业收入进一步同比减少45.42%至81.20亿元,预计2024年总营收只剩百亿左右规模。

康佳掉队,并非一朝一夕。

自本世纪初,中国电视行业便开始掀起技术升级浪潮,先是显示技术从传统CRT逐渐转向液晶,国内各大彩电巨头争相建厂投产。随后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竞争者强势崛起,对传统家电进行降维打击。

期间,海信、长虹等传统彩电巨头在逆境中寻找新的生机,或是向智能电视终端、大屏高端显示面板转型,或是向智能手机、白电业务等拓展。

即便康佳也进行了互联网转型,并相继探索手机、白电业务等领域,但彼时正逢康佳与大股东华侨城冲突升级期间。

据相关报道,2015年康佳内部管理层的频繁变动,高管变动超过40次,内部人事变动超过100次。陷入动荡后,康佳在董事会层面“你争我夺”,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陷入混乱,甚至股票一度停牌。

也是在2015年,康佳出现自上市以来第二次净亏损,归属净利润亏损12.76亿元。

疲于“内斗”的康佳,在面对彩电行业前沿技术的反应始终迟钝,回过神后却早已错失先机,以至于市场份额逐步丢失。

反映到业绩上,2013年康佳彩电业务创出159.05亿元历史峰值,占总营收比重近8成。然而十年后的2023年,康佳的彩电业务的营收仅剩47.0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2成。

结合2024年半年报数据,康佳彩电业务业绩虽有所回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5%至21.16亿元,但依旧不如巅峰时期一个单季度挣得多。

多元化难挽连年扣非亏损

面对彩电业务的步步势微,康佳选择彻底开启“多元化”布局。

期间,康佳与华侨城之间关系有所缓和。华侨城的“文旅+地产”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康佳的地产业务发展,但也使康佳偏离了核心电子业务的轨道。

2017年3月,康佳首次对外公开选聘高管,“康佳人”周彬走马上任,担任总裁一职。这也被视为康佳寻求重大转型的标志。

例如确定了“硬件+软件”、“终端+用户”、“投控+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科技+产业+城镇化”的扩张思路;推行混改模式,确定了产业产品、科技园区、平台服务和投资金融四大业务群产业布局。

在多元化布局试水的高点,康佳主营业务最多可达十数项,包括多媒体、白色家电等主营业务,也包括移动互联、工贸、地产等与主营业务关联甚少的多元化业务。

可以说,这一期间因管理层明争暗斗,为满足不同团体的利益,康佳一直在做“加法”,什么火、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成为一个横跨诸多垂直业务的“四不像”。

但关键在于,康佳真的赚到了钱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年财务数据显示,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自2011年起康佳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13年呈现亏损状态,亏损金额合计约为160.90亿元。2024年,康佳亏损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7.17亿元。

但正所谓烂船还有三千钉。

作为曾经霸主的康佳还是有些家底,资金不足时,康佳除了依靠政府补助,还可以通过出售资产来维持业绩。

以非经常损益数额巅峰时期的2017年至2021年,康佳仅凭借出售资产获得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就高达148.84亿元,而同期康佳归属净利润合计20.25亿元。

只是随着资金缺口逐渐扩大,资产终有变卖完的一天,到时候康佳该如何自处还是个问题。以近些年康佳的业绩情况来看,“隐患”已初显。

自2022年起,康佳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均出现明显下滑,直接反映到公司的归属净利润。在无“润色”情况下,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康佳归属净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2024年前三季度,康佳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同比减少48.20%、56.94%,导致当期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124.67%至-16.06亿元,上年同期为-7.15亿元。

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

一切都在暗示着一个信息,康佳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2023年8月,康佳提出“一轴两轮三驱动”战略。其中,“一轴”即以电子科技为发展主轴;“两轮”是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发展支撑;“三驱动”即以“产品驱动、制造驱动、国际驱动”为主引擎。

这一战略调整,预示着康佳持续多年的多元化转型终于结束,公司开始做起“减法”,未来将聚焦“消费电子+半导体”双主业。这也正是康佳持续加码半导体相关产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投资者平台回答有关公司目前巨额亏损是否计划调整业务结构的相关问题时,康佳也提到将推动半导体业务产业化的规模效益产出。

此外,新的管理团队也为康佳带来新希望。

2024年8月,康佳发布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华侨系高管刘凤喜退任,由康佳原总裁周彬正式升任康佳董事长及董事局副主席。

时隔多年,康佳再次回到“自己人”手中。随着华侨城在管理中的逐渐放手,康佳能否回归本源,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引擎迎来浴火重生,还需拭目以待。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36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