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故宫学漆器25:“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故00108708:【“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元,高3.3厘米,口径19.2厘米。

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做法。盘底黑漆浮躁,显然曾经重髹,正中署楷书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髹底漆时所加刻。近足边缘处有针划“张成造”三字细款,此为张成惯用的署款方法。此盘漆色和刀工均与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张成造”剔犀云纹盒如出一辙,系张成作品无疑,原款应为后髹底漆时所覆盖。

张成以制剔红器最得名,负誉海内外,但剔犀器却稀见无多。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撰稿人:陈丽华


①作品欣赏: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盘背面 正中署楷书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款
乌间朱线 盘底为清代补髹 

②关键词学习:

乌间朱线:漆器工艺用语。指髹漆时由于黑色漆层较厚,红色漆层较薄,在刀口断面处可见黑色漆层中夹杂的红色漆层似一条红线。

仔细观察近代繁多的剔犀作品,朱线与黑漆之间修饰比例有所平衡,赏玩期间更具视觉冲击,但不乏呆板之气,盛于元宋云纹间朱线的一抹流动感逐渐黯然失色。一件好的雕漆作品,不仅体现工匠高超的刻工技艺,还同时考量其审美及对时下艺术环境的切身体会。罕世佳作往往能够反应一时国力经济水平与国之大匠精神,而雕漆文化千年璀璨不朽,熠熠生辉,正式得益于这些平凡漆匠的不懈努力及追求精致、卓越的精神,才能一直被传承至今。它们如脱尘般的仙子,却又朴质无华地向我们徐徐走来。


此文复制备用学习,笔者查询汇总。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799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