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卑贱从来无底线
中国的历史,有时像一口枯井,越往下挖,越是幽深黑暗。读到岳飞冤案的细节,常让人怀疑,这真是发生在同类身上的事情吗?将军之首岳飞,被身边人亲手送入死局,而他死后,那些自以为“明哲保身”的人竟还不肯放过他的妻儿,甚至有人建议直接断绝口粮,“饿死他们,斩草除根”。如此恶毒的提议,竟连秦桧都觉得过分。这个历史片段,不禁让人思索,人性之恶,到底可以有多深?
人们或许愿意相信,那些在伪造的诬告信上签字画押的将领,是被迫的,是为了保全自己才不得已而为之。但这样的辩解不过是替他们的懦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相是,他们每一笔签字,每一方画押,都是对岳飞的又一次刺杀——背叛的刀比敌人的剑更致命,捅得深,割得狠,而且毫无底线可言。
背叛背后,最显而易见的是懦弱。他们害怕秦桧,也害怕朝廷的雷霆之怒,于是选择了妥协。但懦弱不是借口,因为他们的背叛不仅害了岳飞,也葬送了自己仅存的尊严。更可悲的是,这些人的懦弱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安宁。他们在岳飞身上撒下的血腥,终将笼罩在自己头顶。历史并未记住这些背叛者的名字,只记住了他们的卑劣。
然而,比懦弱更让人震惊的是冷酷。当岳飞的家人被流放岭南时,本已在穷困潦倒中苦苦挣扎,却仍然有人觉得不过瘾,觉得要再“加一把火”,连那一点可怜的口粮都不该留给他们。于是有了那份建议“饿死岳飞家人”的奏折。写奏折的人恐怕自觉聪明,以为此举能博得朝廷的欢心,可这种无耻到极点的提议,即便在奸臣如秦桧眼中都显得太过血腥而被驳回。
这才是真正让人绝望的地方:背叛可以有理由,懦弱可以有解释,可这种毫无必要的恶意却让人无从理解。那人不过是为了向上表忠心,或者展示自己对“除奸”多么积极,却毫无底线地以摧毁一个无辜家庭为代价。比恶行更恐怖的,是恶行后隐藏着的平庸之恶——毫无原因,仅仅是因为可以。
人性中的卑贱,就体现在这里:背叛时,急不可耐;残忍时,毫不迟疑;甚至连微末的恶意都能生发出惊天的毒性。岳飞死后,他的妻儿并没有威胁到谁,却仍然有人希望置他们于死地。这种恶,不是出于恐惧,不是为了保命,而是单纯地为了彻底摧毁另一个人的一切。
有人说,岳飞冤案的背后,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可政治斗争是理由,背后的人性之恶却不容忽视。那些将领的背叛,朝臣的冷酷,甚至一部分沉默的旁观者,构成了一幅令人窒息的画面:一个英雄被推向死亡,而他的敌人们则站在高台之上,享受着摧毁他的快感。
岳飞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的遭遇不过是历史中无数个被背叛、被诬陷、被斩草除根的故事之一。每一个这样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人性中的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根深蒂固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让人趋炎附势,屈膝投降,甚至在强者倒下后,仍不忘往他的尸体上再踩一脚。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岳飞的故事映照出的,绝不是人性的光辉,而是黑暗的深渊。那些背叛者和冷酷者,不仅杀死了岳飞,也杀死了人们对正义和善良的信任。而这种深渊,或许至今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