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年初一),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年味!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作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每个中华儿女最隆重、最热闹、最吉祥、最温馨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于每个中华儿女来说意义重大。
今日,通过分享《中国年:正在消失的记忆》这本书,共同了解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吉祥、最温馨的新春佳节的来历及传承。
本书作者王封臣,著名评书家、国学教育专家,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入室弟子,大学“评书”学科教学标准制定者,“评书讲国学”课题开创者,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史演义”主讲人,北京广播电台“打开文化之门”特邀常驻嘉宾,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专业古典文学特聘讲师,北京宏志、八一、和平街等多家中小学校特聘国学讲师。
本书以说书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讲述了中国传统广义上的春节长达五十余天的民间习俗和掌故传说。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初二,每天都蕴含着知识。
书归正传,现在详细介绍一下春节(大年初一)习俗。
①春节的起源与意义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意味着万象更新,吉祥如意。在古代,春节还是祭祖、祈求丰收的重要时刻。
②农历的来历
有关农历的来历,有一个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节令混乱导致农耕困难,百姓生活困苦。年轻的万年通过观察树影的变化,发现了时间的规律,并利用竹竿和沙盘等工具,逐步完善了计时方法。
万年不仅依靠日影,还设计了漏壶来弥补阴天无法观测的不足。他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大阴历》,为百姓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指导。
万年的成就引起了节令官阿衡的嫉妒,阿衡派刺客刺杀万年,但刺客未能得手。万年虽受伤,但坚持完成了历法的制定。
天子祖乙了解万年的贡献后,感动于他的智慧与奉献,将《大阴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表彰他的功绩。
《万年历》成为后世的重要历法工具,至今仍在使用,体现了万年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③“拜年”的风俗
1、拜年的传统习俗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起源于古代,分为“拜年”和“贺年”两个概念。拜年指晚辈向长辈行礼问候,而贺年则是平辈之间的相互祝贺。
2、现代拜年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拜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登门拜访外,还出现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新方式。例如,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新春祝福。
《中国年 :正在消失的记忆》中的第五章内容“春节(大年初一)”中还生动的讲述了压岁钱、春节为何挂红灯、贴窗花、吃年糕、弥陀佛造年跟扫把星打起来、初一占鸡等很多有趣的传说故事,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纸质书认真研读。
愿您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财源滚滚,万事如意!
-----END-----
声明:本文章中资源均来自网络,分享目的仅供各位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13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