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笼统叙事与空洞说教的遗憾

特别说明:AIGC辅助创作,文责自负。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众多改编作品中,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影片汇聚了肖战、庄达菲等青年演员,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和视觉风格诠释这部经典之作。然而观影之后,笔者深感影片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其笼统的叙事方式和过多的旁白解说,让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有图像的评书,而郭靖对大汗的“说教”则显得空洞无力,难以令人信服。

一、笼统叙事与旁白过多

影片在叙事上显得相当笼统,许多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和交代。原著中精彩纷呈的桃花岛巨变、铁枪庙中的勾心斗角、蒙古大军西征的激烈战斗等情节,在电影中都被简化或一带而过,导致观众难以沉浸其中,更无法深刻感受到原著中那些紧张刺激的氛围和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

更为糟糕的是,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旁白解说,试图通过郭靖等角色的口述来交代剧情和人物背景。然而,这些旁白不仅打断了影片的节奏,还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仿佛在观看一部有声小说而非电影。尤其是在影片开头,郭靖那冗长而沉闷的旁白,更是让人瞬间失去了观影的兴趣。

二、人物塑造缺乏深度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肖战饰演的郭靖虽然尽力表现出角色的憨厚与正直,但由于剧情的笼统和旁白的干扰,使得他的表演显得相当平面化,缺乏深度和层次感。庄达菲饰演的黄蓉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她不仅没有表现出原著中黄蓉的机智与灵动,反而被塑造成了一个愚蠢且恋爱脑的角色,这与原著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此外,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大多缺乏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成吉思汗、欧阳锋等原著中的重要人物,在电影中都被简化成了符号化的存在,他们的行为和动机都显得相当单一和肤浅。

三、空洞的说教与不切实际的情节

影片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郭靖对大汗的“说教”场景。在这一场景中,郭靖凭借一番空洞的言辞,竟然成功劝退了几十万蒙古大军,这样的情节设计简直荒谬至极。原著中的郭靖虽然心怀大义,但他从未有过如此夸张的说服力。影片中的这一情节不仅违背了原著的精神,也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和常识。

此外,影片中还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情节设计。比如郭靖在蒙古军营中孤身一人对抗数万大军,竟然能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再比如黄蓉被欧阳锋追杀时,竟然能够轻易地被华筝所救,这些情节都显得相当荒诞和离谱。

四、对原著精神的背离

作为一部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本应该尊重原著的精神和内涵,然而影片却在多个方面背离了原著。无论是剧情的笼统和旁白的过多,还是人物塑造的缺乏深度和空洞的说教,都让影片与原著相去甚远。这样的改编不仅无法吸引原著粉丝的认可,也难以让普通观众产生共鸣。

更为严重的是,影片在改编过程中还加入了许多与原著不符的元素和情节,比如成吉思汗的降智处理、郭靖的主角光环过强等,这些都让影片显得相当不伦不类。

结语

总的来说,《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是一部令人失望的改编作品。影片在叙事、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原著精神的背离更是让人无法接受。对于喜欢《射雕英雄传》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一次糟糕的体验。希望未来的改编作品能够更加尊重原著,更加注重叙事和人物塑造的深度与广度,让观众能够真正感受到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17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