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护“心”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题记
在一部师生题材的影视剧里,看到这样一幕,某学生因为贪慕虚荣,偷窃了班级里同学们上交的“午餐费”,负责收费的班干部着急了,大伙儿面面相觑,肇事者肯定不会乖乖就范,而当时上课的是教导主任,下令班干部分头行动搜学生书包,此时班长叫来了班主任,幸好班主任是睿智之人,迅速和教导处换了一节课,立马着手处理此事,聊聊几言,黑板上写下几行字“亲亲得相首匿”(《论语》),“大义灭亲”(《左转》),“情”“理”“法”。讲完典故之后,不到下课时间,就宣布下课了,让同学们都去食堂吃饭。镜头画面定格在此处,明眼人知道班主任老师的良苦用心,用最有智慧的教育方法让犯错的孩子最有体面地“赢”会自尊。此情此景,对于我们教育人是在熟悉不过的现实版活教材,只要是有一定任教年限的老师,都会遇到至少一次这样的事情,如何处理,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但是若能够像镜头前这位睿智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堪称是正能量教育范本,既是杜绝了班级里诸如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也能让有不当行为的孩子迷途知返,还能让老师在育人故事里添上带有个人专属品牌的明智之举的标签,可谓是让学生、老师、家长、同伴等产生极大的信任、依赖和崇拜感,并收获着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有时候,站在上帝的视角去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既是一种对已有认知的回溯,又是对自己处理类似事件的一个复盘,更为自己往后遇到类似事件提供更加稳妥的处理意见、策略与智慧,不管我们面对的何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是最敏感也最需要呵护的柔软之处,作为成年的教育人,更应该懂得如何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脆弱之处,以智慧和耐心来妥善处理,既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01 保持冷静,了解真相
当发现学生有“偷窃”行为时,老师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指责或惩罚。因为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老师可能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话,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老师可以先找一个安静、私密的环境与学生单独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心,以温和的语气询问学生事情的经过,鼓励学生说实话,引导学生主动承认错误,了解事情的真相。
02 理解学生,探寻原因
学生出现“偷窃”等异常行为,背后往往有一定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缺乏关爱、物质匮乏等;也可能是自身心理因素,如虚荣心作祟、渴望得到关注等。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探寻问题的根源。如是因为家庭原因,老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共同探讨如何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若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讲述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或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诚实是一种美德,偷窃是不道德的行为。
03 尊重隐私,保护自尊
在处理学生“偷窃”行为时,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在公开场合揭露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会为他保密,希望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其他学生的情绪和反应,避免因为这件事而引起班级内的不良风气。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班级中适当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但不要点名批评涉事学生。
04 引导教育,培养品德
处理学生“偷窃”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财产。建立班级规则和奖惩制度,明确告诉学生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对于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和教育。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05 持续关注,巩固效果
学生改正错误需要一个过程,老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老师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因为学生一时没有改变就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和帮助。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老师也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其实,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有个不二法则,那便是通过蜻蜓之眼来处理,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违规违纪的表象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或不愿为人知的原因,而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最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在发现问题之后,保持冷静、了解真相、理解学生、尊重隐私、引导教育和持续关注,及时有益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人都是从学生成长过来的,我们都能在镜像面前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那些我们作为学生曾经有过的画面,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可能经历,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也许孩子们的“错误”也如同游戏里的怪兽一样会迭代升级,但是,我们的教育人,不也是要在与时俱进中更新我们的育人智慧么?!感同身受,与孩子产生心灵共鸣,是拉近我们师生距离的捷径,亦是为人师表需要日常勤加修炼的必修课,我是真的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位科学家”,因为我的教育生涯里,真的有诸多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因此我羡慕影视剧里的睿智的班主任,同时我也在“她/他”的故事里,慢慢地书写着自己动人的教育故事,哪怕是一束微光,也能助力孩子走出黑暗,鼓励孩子朝着有光亮的地方勇敢前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