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所谓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把教师的意图当成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实行。
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是影响确实深远的。教育者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未来。自我教育才是他们前进的基石,是走向卓越的关键。
在学校在学生时代自我教育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和集体活动来实现。老师通过传业授道让学生增长才智明白是非,让他们有信心走向新的平台。同时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中学生产生集体荣誉和无意识的集体记忆和意识。
对待新时代学生,重复说教或者单一的教育形式很难走进他们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别人是培养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花朵的沃土。他们的教室里张贴的是爱我的妈妈,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经常说爱学生,也希望师生双向奔赴。其实是在渴望相互理解,有对爱的学习和实践。如果不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不会包容不会引导,都是看成绩来评价学生,这绝不是爱。爱应该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违纪时的询问,一堂有引起共鸣的课。学生感受到爱才能唤醒他本身的爱。
一个学生给我写的信中提到老师感谢您在我遇到问题时给我提建议听我发牢骚,还有学生说有一次我请假了您让我课间来办公室补课,甚至得到学校贫困补助的学生也感谢我。这些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很平常的事情,学生却感觉到了老师的爱心,看来学生的心灵多么细腻和善良。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那么重要。
爱的教育在青春期的学生中,爱情必不可少,爱情是对人道主义最严峻的考试。我们学校十大禁令中有不许不文明交往,班主任解读时更多的就是不许谈恋爱。所以在我们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我私下叫她们来谈过话,也把教室的监控让家长看过,但是没有很真诚的祝福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引导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只是以遵守纪律不影响学习为目的。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首先要理解爱情,明白当学生萌生爱情是正常的,美好的情感可以激励他们对美的责任感,也是理解人心的一个契机。
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这句话是我努力的目标。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3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