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引领我走向写作之路的明灯

      回首 1950 年 2 月,那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考入了武鸣军分区卫校,开启了一段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求学之旅。在这所卫校里,我们学习的科目涵盖了政治、内科、外科以及生理解剖等多个领域。

      当时,给我们教授政治课的教员是张熙老师,她是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南下学生。张老师不仅才华横溢,担任着军分区《前进报》的总编,还兼任着我们卫校的政治老师。

      学校的编辑室与阅览室相互连通,每天午休时分,我和几位同学总会前往阅览室沉浸于书报的世界。而张老师,几乎每天也在这个时候加班,审阅战士们源源不断的来稿。或许是注意到我日复一日的坚持,她叫我一同参与审阅战友们的稿件,让我挑选出那些内容契合当前形势且语句较为通顺的文章放在一旁,而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则会对这些稿件逐一审阅、定稿并复印。

      我满心欢喜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尤其热衷于阅读战友们的精彩文章,每当看到那些见诸报端的作品,内心更是充满了敬佩与向往。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若想让自己的稿件得以见报,首先得清楚每家报社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如此便增加了见报的机会。即便文章初时不够通顺也无妨,编辑人员会助你修改完善。但更为关键的是,所写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形势与政治方向,要始终秉持为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牢记张老师的悉心指点和耐心辅导,鼓起勇气向《广西日报》、《南方科技报》等报刊投稿。令人欣喜的是,前后累计二十余篇稿件均得以见报,我也因此荣幸地被《广西日报》社聘任为特约通讯员。其中,《收购速度慢 武鸣烟农愁》、《樱桃谷鸭的冬春季管理》等文章,为促进生产和发展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品尝到了成功的甜蜜,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正是在张老师的不断鼓励与鼎力帮助下,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踏上了写作之路。如今,我已九十四岁高龄,但张老师的教诲始终铭记于心,激励着我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深知,唯有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张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张老师的关爱与支持,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她的悉心指导,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我求知的心田。我对张老师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份感激,不仅源于她传授给我的写作技巧,更在于她为我点燃了心中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火焰,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保持着对文字的热爱与敬畏。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9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