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Nitrux 3.9:Linux 用户如何享受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

在发布了前一个 3.8 版本约两个月后,Nitrux 最近推出了其不可变 Linux 发行版的最新版本——3.9 版本,代号为“pd”。这个版本的名称来源于系统更新的一大亮点,即从 TLP 切换到了 power-profiles-daemon(PPD)。这一更新不仅带来了更高效的电源管理,还在系统性能、硬件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解决了若干细小问题。无论是对于日常使用还是专业应用,新的改进都让 Nitrux 变得更加出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次版本更新的具体内容和改进。

相关:Nitrux 3.8 发布:启动速度更快,图形性能更强 https://www.linuxmi.com/nitrux-3-8.html

新的电源管理:简化且用户友好

在电源管理方面,Nitrux 3.9 进行了显著的改进。以前的 TLP 提供了细粒度的电源控制,但在操作上相对复杂。现在,Nitrux 通过集成 power-profiles-daemon(与 Plasma 桌面环境的结合更加顺畅)简化了这一过程。用户可以通过 Plasma 中的“电池和亮度”设置,轻松调节三种预设电源配置档案,快速进行电源管理,无需繁琐的设置。这使得用户无需进入复杂的命令行或设置界面,只需通过简单的滑块操作,便能立即切换不同的电源模式。

系统性能与硬件兼容性提升

在系统底层,Nitrux 3.9 使用了更先进的 Linux 6.12 Liquorix 内核,提供了更好的性能表现以及广泛的硬件兼容性。尤其是多个固件包的更新,包括英特尔和 AMD 处理器的微码更新,还有开源 Vulkan 驱动程序的集成,都显著提升了图形和硬件支持。此外,新的 Nitrux SB Manager 工具 使得用户在设置和管理机器所有者密钥(MOK)时变得更加便捷,进一步强化了系统的安全性。

小修小补:提升稳定性

此次更新还解决了一些小问题,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比如,以前版本中出现的蓝牙偶尔断开连接的问题,和某些音频设备在使用 Intel SOF 固件时的兼容性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修复。另外,针对 VirtualBox 的偶发性能下降问题,也进行了优化,确保虚拟化体验更加流畅。

GPU 切换功能增强

在图形处理方面,Nitrux 3.9 引入了改进的 GPU 切换命令行工具 EnvyControl。这一工具确保在支持 NVIDIA Optimus 技术的笔记本上,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之间的切换更加流畅。而更新后的 Optimus GPU Switcher 小部件提供了更加直观的界面,让用户在 Plasma 桌面环境中轻松选择所需的 GPU 模式,不再需要繁琐的手动操作。

桌面和系统优化

Nitrux 3.9 在桌面体验方面也进行了优化。指纹认证功能得到了提升,现在可以更顺畅地在 SDDMPlasma 中进行使用。此外,Touchegg 手势控制脚本也得到了改进,提升了触控体验。系统管理方面,团队移除了旧版的 TLP 和一些过时的 NVIDIA 脚本,转而采用更为集成的 Plasma 原生解决方案,使得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变得更加简便。

尽管一些偏好 TLP 提供的细致电源管理配置的用户可能会觉得有所缺失,但他们会发现,新的 power-profiles-daemon 提供了更加简便和直观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与 Plasma 工具结合使用时,更加便捷高效。

系统安全和性能提升

Nitrux 3.9 还在内核启动参数上做了一些改动,旨在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例如,启用了 Landlock Linux 安全模块,加强了系统的安全防护。同时,针对 USB 误唤醒事件,xhci 模块 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相关问题的发生。另外,启用了 amd_pstateAMD Preferred Core 等电源与性能管理模块,提升了 AMD 系统的性能表现。

总结

Nitrux 3.9 版本带来了多项重要更新,包括简化的电源管理、显著的硬件兼容性提升以及系统性能的优化。通过采用更现代的 Linux 6.12 Liquorix 内核 和改进的 GPU 切换工具,Nitrux 提供了更稳定、更流畅的使用体验。新的 power-profiles-daemon 和系统管理的改进使得电源管理变得更加简便易用,而对安全性和性能的增强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总的来说,Nitrux 3.9 是一次令人期待的更新,特别是对于追求稳定性和高效能的用户。

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您可以访问 Nitrux 官方的更新公告下载链接

The post 探索 Nitrux 3.9:Linux 用户如何享受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 first appeared on Linux迷.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925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