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跑线”到“人生路”

午饭闲暇时光, 同事家长里短地聊着假期的点滴,其中两个话题让我印象深刻,也引发了我对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深入思考

一.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有一个小朋友一年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开一个小小的演奏会, 该玩玩,该学学。

同事讲到这我就开始思考这孩子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家庭?果不其然,家庭状况不错,父母不错。

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支持和培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是家庭/父母的复印件,所以看一个孩子一般就可以看出背后的家长。

现在的孩子很卷,很累,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主要的还是因为家长的不淡定,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是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一出生差距就产生了,

回归到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自己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短视频,却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孩子很难真正听从。相反,父母如果能够自律,孩子也会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一直讲孩子叛逆,孩子叛逆不一定是不懂事,而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意识。我们做父母的需要找到平衡,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

所以一个终身学习,通情达理,情绪稳定的父母的孩子不会差。

二. 大学生就业难与家庭的支持

有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一年了,还躺平在家,找不到工作,每天闲晃。

最近这几年这并非个例,经济大环境不好,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替换,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竟争激烈,去年有1150万大学生毕业,还有很多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又有1000多万大学生即将毕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1. 孩子的心态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很多孩子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总觉得我寒窗十二载大学毕业,要找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一些普通的工作不想干,没有面子,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这种心态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也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实际上,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才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经验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总结,机会不是凭空就有的,打开自己认知,调整心态,从基层锻炼开始,路只会越走越宽,不走,那就一直在家躺平。

90后清华女硕士佟洁琼,选择走进蓝翔技校的大门学习厨艺,那你是不是会觉得更加没有面子,丢人,但是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不用条条框框压缩,限制自己,多学点技能养活自己,没有对错。

2. 父母的态度,溺爱,纵容:

父母的态度也至关重要。有些父母总觉得以现在经济条件养一个孩子总会养得起,孩子去做“脸上没光”的工作会让自己在亲戚朋友中没有面子,于是纵容孩子的躺平。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父母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就如《哪吒》饺子的母亲,那无条件的爱如此伟大,助力饺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如果孩子只是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和要求。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景,走出自己的路,书写独一无二的人生。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92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