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进村普法 让法治深入人心
山东大学生进村普法 让法治深入人心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升居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至关重要。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氦光实践队联合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老瓜峪村村委在该村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治知识普及活动,为构建和谐有序的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精心筹备:多方联动,让法治普及有规划
为确保法治知识普及活动精准有效开展,氦光实践队和老瓜峪村委会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多部门,组建了专业的法治宣传团队。团队成员多次召开筹备会议,深入分析村民的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和实际法律需求,制定了详细且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
图为实践队在开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英雨 供图
实践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形式,收集到村民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财产继承、劳动权益等方面的诸多法律困惑。以此为依据,挑选了贴合居民生活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为后续活动内容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样课堂:深入浅出,让法律知识入人心
“合同签订时,大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条款,尤其是涉及到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的部分……”在村民活动中心,律师正在为居民们带来一场合同法知识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居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做着笔记。律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购房合同、借贷合同纠纷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要点,还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居民提问。村民李阿姨站起来问道:“我儿子前阵子租房子,房东临时要涨租金,这合法吗?”律师耐心解答,告知李阿姨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房东擅自涨租属于违约行为,李阿姨儿子有权拒绝。
除了传统讲座,还开设了线上法治微课堂。利用村委公众号定期推送法律知识小视频、图文解读等内容,方便村民随时随地学习。针对青少年群体,他们与学校合作,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法律工作者走进校园,以趣味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让法治理念传万家
“这个案例我知道,应该选B!”在社区法治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竞赛以家庭为单位报名参赛,题目涵盖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领域。现场气氛热烈,各参赛家庭积极抢答,展现出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品。居民张先生一家获得了二等奖,他兴奋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全家都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以后遇到问题也知道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
图为村委会成员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英雨 供图
此外,村里还组织了法治文艺演出。由实践队成员自编自演的小品、相声、快板等节目,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法治教育。一场以反电信诈骗为主题的小品,生动演绎了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同时也敲响了大家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
实践应用:化解纠纷,让法治力量见实效
随着法治知识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据了解,村里两户邻居因楼道堆放杂物产生纠纷,互不相让。村委调解员在了解情况后,邀请双方坐下来,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耐心调解。调解员向双方讲解了楼道作为公共区域,不得随意占用,且堆放杂物存在安全隐患等法律知识。经过一番调解,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达成和解,一起清理了楼道杂物。
村委会还设立了法律援助咨询点,每周定期邀请律师坐班,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据悉,自咨询点设立以来,已接待居民咨询上百次,帮助居民解决了多起法律难题。许多居民表示,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有了家门口的法律援助,心里踏实多了。
;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法律援助处帮助村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英雨 供图
长效机制:持续发力,让法治氛围永延续
为使法治知识普及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氦光实践队帮助该村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定期对法治宣传团队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宣传能力;另一方面,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确保法治工作持续推进。
同时,实践队积极鼓励居民参与法治建设,帮助组建了村民法治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协助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收集村民法律需求,反馈法治建设情况,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通过一系列法治知识普及活动,村民的法治观念显著提升,治理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如今,学法、守法、用法在村里蔚然成风,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老瓜峪村胡主任说道。同时,实践队成员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氦光实践队将继续探索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和内容,让法治之光持续照亮基层治理之路,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通讯员 胡英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