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五十五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五十五回

乱云润生 第三十九章

新春团聚赤家温情洋溢寄厚望

法政求学绍宗热血投身新文化

第二百五十五回

1919 年春寒料峭,北洋法政学堂校园里满是炽热的青春气息。赤绍宗穿梭在校园中,心中怀揣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彼时的神州,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沼,风雨飘摇,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在苦苦探寻救国之路。

赤绍宗是北洋法政学堂“青年进步社”社长,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时刻关注着外界的风云变幻。4月,一个令他振奋不已的消息传来,周恩来由日返津。周恩来与赤绍宗、马骏都是南开中学的校友,他们曾一同在南开中学的校园里,为追求知识与理想而拼搏,彼此间情谊深厚。得知周恩来归来,赤绍宗立刻联系了马骏,三人迅速约定见面。

挚友相聚在大经路上的小茶馆,这里曾是他们中学时代畅谈理想之地。一见面,无需过多寒暄,赤绍宗便急切地说道:“恩来,你可算回来了!如今国家危在旦夕,咱们必须做点什么。”周恩来目光坚定,点头道:“我一路归来,所见所闻皆是国家的苦难,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马骏也在一旁激动地附和:“对,咱们得赶紧商量出个办法来!”

三人围坐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当前的局势。列强的侵略、北洋政府的腐败,桩桩件件都让他们痛心疾首。赤绍宗激动地说:“我们要唤起民众的觉醒,让大家都明白国家面临的危机。”周恩来沉思片刻后说:“我们的行动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学生群体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要把大家团结起来。”马骏一拍桌子:“没错,先在各自的学校发动同学,形成合力。”他们越谈越投入,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可心中的使命感却愈发强烈。

5月1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发表的“五一节May Day杂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赤绍宗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李大钊是北洋法政学堂的杰出校友,他的思想和行动一直激励着在校的学子们。赤绍宗敏锐地察觉到,一场伟大的变革即将来临。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高校三千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爆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镇压,逮捕学生代表32人。立即得到全国民众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残酷镇压。

北京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消息传到沽海,北洋法政学堂瞬间炸开了锅。赤绍宗得知此事,心中的爱国之火被彻底点燃。他即召集“青年进步社”同学们,在校园中激烈地讨论起来。“北京的同学们太勇敢了!他们为了国家尊严和民族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绝不能落后!”赤绍宗挥舞着拳头,满脸通红。同学们纷纷响应:“对!我们要声援北京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战斗!”

5月5日,沽海北洋法政学堂率先行动,致电北京学生表达声援。赤绍宗和同学们四处奔走,联络其他学校学生,筹备声援活动。

5月6日,沽海各学校代表千余人齐聚北洋法政学堂,举行集会声援北京学生。赤绍宗早早来到现场,心中既紧张又激动。当轮到他发言时,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上台。“同学们!北京的同学们为了国家,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们沽海的学生,也要紧跟他们的步伐,向全世界宣告,绝不允许国家的主权被践踏,民族的尊严被侮辱!”赤绍宗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台下的同学们纷纷鼓掌,群情激愤。

5月7日,南开学校等学生也纷纷举行集会。赤绍宗和马骏一起,组织同学们制作标语、旗帜。他们用毛笔蘸着浓墨,在白布上写下“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字样。每一笔,都饱含着他们的愤怒与决心。

集会当天,赤绍宗高举着旗帜,走在队伍的前列。他们在校园里游行,高呼口号,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加入。队伍越来越壮大,爱国的热情如同一团烈火,在校园里熊熊燃烧。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领导沽海的爱国学生运动,5月14日,在直隶水产学校举行了沽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赤绍宗积极参与筹备工作,他不辞辛劳,四处联络同学,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尽心尽力。大会上,选举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谌志笃为会长、马骏为副会长,周恩来、赤绍宗等一批积极分子,成为学生联合会的重要成员。赤绍宗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5月25日,600多名妇女在老城厢东门里江苏会馆集会,成立了沽海第一个妇女爱国团体“沽海女界爱国同志会”。赤绍宗得知后,立刻前往祝贺。他与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成员们交流,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来。他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这场拯救国家的战斗中,你们的力量不可或缺!”

随着运动不断深入,沽海的学生们展开一系列行动。6月5日,沽海学生向直隶省公署请愿,要求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爱国学生。赤绍宗早早来到集合地点,与同学们一起,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大经路省公署进发。

一路上,学生高呼口号:“还我青岛!”“严惩卖国贼!”声音响彻云霄。沿途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被学生爱国热情所感染。一些市民也加入到队伍中来,壮大了请愿的声势。

然而,直隶省长却花言巧语地将学生们骗走。第二天,大批军警包围了参加请愿的学校,不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爱国运动。赤绍宗和同学们被关在校园里,心中充满了愤怒。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在校园里继续组织宣传活动,向同学们讲述爱国的意义。

6月8日,各校学生化整为零走出学校,第二次到省公署请愿。赤绍宗巧妙地避开了军警的视线,和同学们成功汇合。

学生再次来到省公署门前,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诉求。军警们试图驱散他们,但学生们手挽手,肩并肩,毫不畏惧。赤绍宗大声喊道:“我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怕任何威胁!你们可以驱散我们的身体,但永远无法驱散我们的爱国之心!”

6月9日,沽海各界群众两万多人在河北公园召开公民大会。赤绍宗一大早就来到公园,现场早已人山人海。人们高呼着“不当亡国奴”“共救国难”等口号,情绪十分激昂。赤绍宗站在人群中,感受到了民众的力量。他和大家一起挥舞着旗帜,呐喊着口号,声音嘶哑了也毫不在意。

6月10日,沽海商界罢市、人力车夫罢工、码头工人拒绝起卸日货,铁路工人也加入了罢工的队伍。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界罢市的“三罢”斗争高潮,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爱国运动。

赤绍宗积极参与到组织和宣传工作中,他挨家挨户地走访商铺,向商人们宣传爱国理念。“老板,国家都快没了,我们的生意还能好吗?只有大家团结起来,赶走列强,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赤绍宗诚恳地劝说着商铺老板。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商人加入到罢市的行列中来。

6月27日,沽海各界联合会派出马骏、刘清扬等十名代表到北京,与全国各地代表联合向北洋政府请愿。赤绍宗虽未能前往,但他在沽海积极组织同学们为请愿代表们加油打气。组织同学制作标语和横幅,上写“支持请愿代表”“还我主权”等字样。同学们举着标语在街头游行,为请愿代表们营造声势。

请愿代表聚集在总统府门前坚持斗争,表示“一天不接见,就一天不回去”。经过持续三十多个小时斗争,徐世昌被迫答应拒签和约的要求。至此,“五四”运动所提的两个具体的要求,全都获得实现。

7月21日《沽海学生联合会报》创刊,周恩来任主笔,筹款到出版,搜集新闻到写稿,编版到校对,甚至卖报亲力亲为。创刊号上周恩来以《革心!革新!》为题撰写发刊词,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在神州意义深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沽海因响应“五四运动”最早,坚持斗争时间最长、群众发动最广泛而闻名全国。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赤绍宗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待续)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975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