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与孩子的相爱相杀
悉达多让我参悟:父母给孩子最高级的爱,不是丰厚的物质财富,不是严苛的社会标准,也不是替他排除危险障碍,而是理解!
看看书中这些话,身为父母,是不是似曾相识,这是悉达多面对儿子时,父子俩真实的心声:
悉达多(父亲):我怎能把孩子送到那个世界,那他不就更肆意妄为,沉迷享乐和权利,重复他父亲的错误,甚至完全迷失在轮回中?
小悉达多(儿子):你总是想用你的宗教信仰和宽容来惩罚我,贬低我,你想让我变得跟你一样虔诚温和睿智,但你听着,我要让你痛苦,我宁愿变成一个抢匪和杀人犯,宁愿下地狱,也绝不成为你这种人!
我想,天下的每一个父母,都以为自己一生为了孩子好,但恰恰这些为孩子好的想法,会成为束缚孩子的绳索。
父母之爱,一不小心会变为控制。
面对孩子,一定要用理解尊重和允许的态度,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去经历他的生命应该经历的一切。
理解
悉达多向父亲表明要去随沙门苦修。
父亲说:“去吧,孩子,如果你找到了幸福,就回来告诉我怎样幸福。如果你找到了失望,你也回来,和我一起祈祷……”
这位父亲能从自己的内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他深知幸福也是自己内心的困惑。这种理解,是何等的珍贵,值得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学习与借鉴。
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时,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
当孩子倾诉自己对人生的迷茫,或是在学习上遭遇困难时,得到的常常不是理解,而是父母的抱怨。抱怨孩子不够努力,抱怨孩子不懂事,从未深入孩子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不安与困惑。
这样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逐渐关闭心门。
真正的理解,是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在他们迷茫时给予支持和引导,而非简单的指责与抱怨。
孩子的成长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能理解他们、支持他们的父母。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用爱和包容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在充满理解的环境中勇敢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尊重
悉达多离开了家庭,摆脱了环境的束缚,踏上成为沙门的探寻自我之路。
悉达多遇到自己的孩子后,那份爱油然而生,他企图用爱将孩子留在身边,让孩子免受世俗轮回之苦。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儿子抗拒这种约束和捆绑,最终选择逃离。
这一经历再次让悉达多觉醒,他深刻地领悟到,生命只是个轮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另一个生命既定的轨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试图以爱之名去控制和改变,只会带来对抗。
悉达多明白了,尊重才是真正的爱。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去经历属于自己的人生,哪怕充满坎坷,那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以爱为借口,试图去规划孩子的人生,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思想和意愿。
从悉达多身上,学会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让生命自然流淌,顺应本身的规律。
允许
悉达多出走时,父亲允许孩子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然而,悉达多面对儿子的出走,却未能如父亲那般果断。
他内心充满了不舍与牵挂,他想追回儿子,保护儿子,但他听到了河水的嘲笑,终于领悟,儿子有属于自己的路,就如同他当年出走一样。
他怀念起父亲,他体会着父亲思念儿子的痛苦,现在,他就像父亲一样体会着思念儿子的痛苦。这轮回的生命,生生不息,谁也无法左右!
在爱的允许中,他最终超越了一切痛苦,不再对抗命运,对抗意志,也不再痛苦。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自主性,相信,每一个生命都自有归途!
写在最后——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生命的旅程,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掌控和替代!父母亦不可!
父母可以为孩子做好一切,但却代替不了孩子生命的体验!
你若以父母的身份来约束孩子,结果注定会伤害一个自由圆满的生命。美好的童年疗愈一生,糟糕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疗愈。
悉达多让我知道了如何和孩子相处,理解、尊重和允许!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放下自我,当下就是圆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