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练习很可靠,可以陪伴我们到生命的尽头!

我很久没有在坐立中练习冥想了,更多是在仰卧的状态下练习。某个周六下午,做完10轮Sagabha呼吸法,我打算安静地坐会儿,好奇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反馈,头脑又会呈现什么状态。

差不多30分钟过去了,我只是安静地坐在这里,不求结果,只是经历,竟然感觉很放松,很舒服。若问我冥想是否有发生?好像没有,但神奇地是,感受莫名地好,内心很平静。

坐立期间,阵阵秋风袭来,把门吹开了,我有点担心卧室门会被大风再重重关上,上下眼皮之间的缝隙会变大,那还是睁眼关上门吧。

我记得博格大师说过,在冥想练习中,如果中断1分钟以内,可以持续练习。用手绢把门缝塞严实之后,继续安静地坐下来,内心没有因此泛起太多涟漪,时而升起一股云淡风轻的快意感。

快结束时,脑袋里的感受好清晰,特别是后脑,像很多小虫往上爬,密密麻麻的,很像在给头皮按摩,不知这是不是体内某种振动在发生。

这种感觉会越来越清晰,难道是大脑中的不同部位产生了某种共振吗?早上看书时提到,左右脑的振动和前后脑的振动本不同步,通过静坐,可能实现共振。莫非我误打误撞体验到了共振?

忍不住感叹,瑜伽练习好神奇,我真的是太爱瑜伽了,无论是阿斯汤加瑜伽,还是冥想练习。每次做着看似重复的练习,但内在的体验竟如此精彩纷呈,随之惊喜、欢腾之感会伴随而生。

人,都会向往新奇、刺激和快乐。更多时候,我们总是依靠感官,向外探寻,比如味蕾的满足,视觉的冲击,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等,可是,外在是如此地变化多端,一旦没了外在的刺激,我们的内在世界便会呈现波涛汹涌之势,且久久难以平静。

瑜伽练习则全然不同,只要我们愿意,它一直都在,不离不弃。还记得疫情之时,旅游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我不会觉得烦躁不安,因为每次走上垫子,我在阿汤练习中看到的风景是如此引人入胜,让人陶醉不已。

哪怕由于琐事缠身,我无法实现规律的练习套路,只是一些小而精的片段,也能让自己回归内在,找到平静。

衰老这件事,是所有人都将面对的,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大不相同。规律练习瑜伽,的确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但生命的齿轮一旦运转起来,将无法逆转。

看着身体一天天老去,曾经轻而易举做到的体式,会渐行渐远,我们会因此一蹶不振吗?不会,规律的瑜伽练习会让我们坦然地接受这一切,允许一切的发生。

放下则是瑜伽练习的一门必修课。唯有懂得在练习中放下,才可能在生活中主动放手,挣脱束缚的禁锢。很多时候,束缚本是我们自己编织的。

在生活中,我们太容易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事物不放。以我为例,遇到精彩的电视剧,我会立马掉坑里,爬不出来,从最初几集的津津乐道,发展到跟着故事情节乐在其中,等到大结局时,即便是大团圆结局,内心难免有失落之感,因为再精彩的剧目总有落幕之时,而我却无能无力。

幸好,练习瑜伽的我,能察觉到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剧目快过半之际,会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接受结局的到来,并主动做出情感的切割。

我会感恩这个故事带来的精彩,也会果断地放下它,不会为了转移对它的痴迷而投身到另一个故事中,不然这终将是个没完没了的循环。

这也是让我感觉瑜伽最为神奇的一面。它让我能真正做到放下,而不是嘴上说着放下,内心却仅仅抓着不放。我们在生活中的遭遇远比上面的例子要复杂得多,但只要有方向可循,就总是好的。

就好像阿汤练习者,若是终有一天面临不能再做体式,应该很难一下子适应,但不适应,又能如何?逆天而行吗?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这时,倒不如退一步想,纵使不能练习体式,还有其他瑜伽练习可以延续,比如冥想练习。

只要有呼吸在,冥想练习就不会停,哪怕无法坐立练习,仰卧中练习,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这瑜伽练习,真的是一种可靠的陪伴,会一路陪我们走到生命终结之时,只要我们看到它,认可它,选择它。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1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