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幕后另有黑手,细思极恐

晴雯在十六岁如花般的年纪忽遭不测瞬间凋零,让人好不痛心。她的死除了与宝玉的身边人有关,其实还隐藏着另一只幕后黑手。
晴雯虽然任性嘴利,但是她一向行得端走得正,并没有犯什么错儿。而且她与宝玉之间直到死也是清清白白。就连她那位轻薄多情的嫂子多姑娘都替她抱屈。
那么为何王夫人一口咬定晴雯就是那个勾引他儿子的狐狸精呢?只因为晴雯无意间得罪了一个人,这人便是王善保家的。这位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她向来都是在贾赦院里管家理事,与晴雯并没有交集。晴雯又怎么可能得罪她呢?
我把《红楼梦》翻看了好几遍,却发现在抄捡大观园之前晴雯与王善保家的是零接触。这就奇了,晴雯与王善保家的从来没有过来往,又怎么可能得罪她呢?
这事儿还要从司棋说起。司棋是迎春房里的大丫鬟。有一次她想吃鸡蛋羹,便打发小丫头莲花到小厨房去让人给她做。没想到这柳家的并不买司棋的账,说鸡蛋难买不给她做。
莲花便扯出了上次晴雯要炒芦蒿的事儿。她质问柳家的,为何晴雯要得她家的司棋就要不得。柳家的回答得很清楚,那是因为晴雯给了钱,所以才做给她的。柳家的还说,就连三姑娘探春和宝钗上次要吃油盐炒枸杞芽儿,也给了五百吊钱。
柳家的解释明明白白合情合理。连头层主子想单点另添都要花钱的,更何况司棋这二层主子呢。
偏偏这莲花是个好搬弄是非挑事的主儿。她在柳家的这里讨了个没趣儿,自觉脸上无光。回到司棋那里便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不仅告了柳家的状还捎带上了晴雯。
司棋原是个好贪小便宜仗势欺人的主儿,哪里经得起莲花这番挑唆。她怒气冲冲带人去了小厨房,不由分说一顿乱砸。最后被人死拉活劝低声下气赔不是,司棋才算消了气,一场闹剧总算收了场。
司棋充其量只不过是迎春身边的大丫鬟而已,为何如此嚣张跋扈。俗话说得好,一人得势,鸡犬升天。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司棋的外祖母便是王善保家的。而王善保家的又是邢夫人最信赖倚重的管家媳妇。
后来可巧就发生了绣春囊一事。贾府里长房和二房之间暗地里的较量便被推上台面。这位王善保家的,就是为邢夫人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邢夫人打发王善保家的给王夫人送她在大观园里捡到的绣春囊。王善保家的便怂恿王夫人抄捡大观园。她掺和进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借刀杀人,公报私仇。
那么王善保家的究竟要找何人报私仇呢?原来她时常也到大观园里来,然而这里的丫鬟们并不趋奉她。王善保家的便因此怀恨在心。如今她自认为抓住了小丫鬟们的把柄,就要借机害人泄愤。
王善保家的要构陷的第一个人便是晴雯。然而,晴雯从头到尾并没有招惹过她,与司棋也从没发生过任何矛盾。但是谁让晴雯比王善保的外孙女儿更漂亮更得宠呢?
像王善保家的这种小肚鸡肠之人原是容不下人的。好妒无德便是她的丑恶嘴脸。她趁机在王夫人面前狠参了晴雯一本。王善保家的说晴雯长得漂亮,嘴巴厉害,整日打扮得妖妖俏俏最会勾引人。
王夫人最怕儿子宝玉学坏,便轻信了王善保家的话,赶走了晴雯,导致晴雯在病重之时忍辱含冤死去。置晴雯于死地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写到此处,我不禁毛骨悚然。奸佞小人得势,清白之人无辜遭受无妄之灾,天理难容啊!
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王善保家的恶人先告状,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挑唆王夫人抄捡大观园,本想拿小丫头们开刀,不想却害了自己的亲外孙女儿。
王善保家的兴头头屁颠屁颠地带人把大观园掀了个底朝天,没成想却自爆家丑。司棋与姑舅表兄私会的事儿被抖漏出来,信物俱在,抵赖不成。王善保家的这下可是被当众狠狠打脸。最终,司棋被赶,王善保家的也因为诬告柳家的被掌嘴。这可真是大快人心的现世报。
晴雯死得有多惨,司棋后半生活得就有多惨淡。一个失了名节又跑了情郎的女子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柄罢了。这样的司棋活着恐怕比死了更憋屈更痛苦。王夫人最终也因自己的偏听偏信自食其果。宝玉离家出走,王夫人痛失爱子,也是自作自受。
晴雯与莲花,司棋,王善保家的原本没有任何矛盾。然而却因为一碗鸡蛋羹无端遭人嫉恨 ,最终被构陷致死。真是可悲,可叹又让人后背发凉。然而自古以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苍天有眼,日月为鉴,是非对错终有水落石出之时。
怎奈小人当道,鸡犬不宁;恶人得势,天下大乱。自晴雯死后,贾府大厦百虫共蛀,手足离心,骨肉相残,无可挽回地走向穷途末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