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准确理解把握,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中国来说,粮食安全是丝毫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将“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强化保护机制,切实守牢耕地底线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上就是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保障耕地红线法治化,加快推动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等立法进程。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压实党政在保护耕地中的责任,建立更加透明、科学、可持续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加强耕地占补管控,明确占补平衡的方针。对于被占用的农用土地,防止虚假补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要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查处机制,加大土地合法利用的宣传,明确土地违法行为的边界,让广大老百姓通过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切实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加大科技赋能,不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要加强良种的研发和培育,种子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石,是确保“三农”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推进良育减灾的深化与统一,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病虫害,提升粮食农作物总体产量。要落实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少机收粮食损失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扩大农作物应用种类,降低农机用工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1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