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 DeepSeek 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国产 AI 公然崇洋媚外?一张 DeepSeek 回答的截图让网友吵翻了天。当我亲自测试后,发现了更惊人的真相...

当用户提出"不考虑爱国情怀"这个前提条件时,DeepSeek 回答的结果总是国外品牌,这让许多人质疑 DeepSeek 是否有“崇洋媚外”之嫌。但很多人忽略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 为何反复提到"不考虑爱国情怀"这一前提?
  2. 为何刻意强调"不用解释"隐藏关键信息?
  3. 为何三次回答的结果恰好都是国外品牌?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提问的逻辑。之前使用 AI 时,即使问题相同,每次回答也不尽相同。我在思考,发布这张截图的人是否反复提问,最终选取了争议最大的一次。

当我把同样的问题发给 DeepSeek,尝试了很多次,答案还是一样的,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尝试把问题中的“不考虑爱国情怀”给去掉,发现答案依然是丰田。

我还想了解为何 DeepSeek 推荐丰田,于是我把问题中的“不用解释”也去掉了。

可以看到,AI 自身有个排序,当提到“耐用性”时,推荐丰田或本田,而丰田的权重似乎更高。此外,DeepSeek 页面也明确提示,内容由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

了解了这个问题与回答背后的逻辑,我们再来看这张截图,似乎可以判断这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传播策略,堪称是一套传播学组合拳:

  • 陷阱 1:爱国绑架术,通过"爱国情怀"制造对立,引起争议。即使没有"不考虑爱国情怀"这一前提,答案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一敏感词的加入无疑加剧了舆论的对立,并暗示如果不加该词,国产 AI 的回答或许不够公正。
  • 陷阱 2:信息阉割术,用"不用解释"切断逻辑链,把专业分析变成非黑即白的站队游戏。
  • 陷阱 3:幸存者偏差,恰好选取了 3 个都是国外品牌的回答,人为制造了"爆款答案"。

在这个全民拥抱 AI 的时代,或许比技术本身更值得警惕的,是如何被利用的人性。在这些掌握传播学技巧的人手中,DeepSeek 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流量放大器。DeepSeek 为我们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仍然取决于每一个个体。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什么。在这个 AI 时代,更需要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地接收信息,避免情绪被人为设计的内容所左右。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2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