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怀孕生孩子你不知道的快乐和孤单–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怀胎十月
一直想写这样一篇文字来怀念这段时光。只是有心情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心情。从怀孕到现在,我的宝贝们已经快五岁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在痛并快乐中一晃至此。回想这几百个日日夜夜,伴随着暴走的脾气,头发稀疏,睡眠不足,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眼袋,黑眼圈加深,体会的淋漓尽致。记录下来,以后与娃儿们分享。
2019年8月8日早晨(结婚纪念日),验孕试纸呈阳性,结婚十年结果实,好孕终于来了。在卫生间淡定的拍下了第一张验孕试纸的照片,心脏突突着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随即照片发给还在沙发上睡回笼觉的老公。不出所料,两秒钟以后就听“嗷~”的一声,老公从沙发上弹起,嘴里还叨叨着:不是吧,不是吧~就冲到了卫生间门口,瞪着挂着眼屎的眼睛望着我。然后大哥边刷牙边哽咽,边洗澡边嚎啕。是啊,十年磨一剑,这一剑来的太不容易了,求医问药各种艰辛我们最有体会,此处省略一万字。听着他大哭的动静,我却有些释然,终于有个交代了。
接下来第二个惊喜,好运伴随着好孕一起到来。B超清晰的显示,哇塞,两个心跳,异卵双胎,双绒双羊。躺在B超床上,心情特别的复杂。盼了这么久,也许上天终于被我们的诚意所打动,娃儿成双来了。家里人知道这个消息,貌似都只能用一个“忐忑”来形容。婆婆说:咱要一个就行。心结也许就植根在了心里,直到现在也还不能释怀。
紧接着,大夫各种吓唬伴随着早孕的前三个月。大夫说双胎风险太大,流产,畸形,早产高发,对母体损耗太大,妈妈身体负担太重,建议减胎。然后就开始睡不着觉,做梦都是减胎。看着B超报告单上的两个小家伙,实在没办法抉择,都是我娃儿,哪个都不想放弃。其实对自己也还有点信心,身高,体重,体质条件都不错。选择交给娃儿自己,三个月做NT检查的时候再定论。但是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只要娃儿长得好,两个我都要!单位领导知道我在这个年纪怀了双胞胎,直接允许我开始休假养胎。
娃儿们心疼妈妈,早孕没有出血,没有孕吐,有的只有对娃儿们的担忧,担心他们长得不够好,担心他们步调不一致。严格遵医嘱,控制饮食,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不留遗憾。提心吊胆的三个月在挑食中度过,曾经无肉不欢变成了素食主义,鼻子变得无比灵敏,对任何有味道的东西极度挑剔,油烟味,香味,汗味,腥味,甚至厌恶米饭的味道。NT结果出来,娃儿们一切都好,甚至比单胎的宝宝发育还要好。把心放回肚子里,正视我们要同时迎来两个宝宝的事实。
忐忑中迎来了孕中期。胃口大增,甜的,辣的,酸的,想吃各种刺激的口味,也越发的想念从小吃到大的味道了,唯独不爱吃婆婆做的饭。不想吃肉,不想吃米饭,最最不想吃海鲜。定期产检,各种产前筛查,认认真真的做好。四个月以后,在床脚垫上四块砖头,天天大头朝下睡觉,大夫说可以避免早产。孕22周的四维检查是新的目标,继续忐忑着。为了营养均衡,就每天自己逛市场,买菜,回来自己做饭。孕期便秘真的是一大难题,无论吃多少蔬菜,依旧会便秘严重。随着肚子日益变大,身体负担越来越重,老公给买了托腹带,让肩膀分担骨盆和腰椎的压力;19周开始有胎动,有一天午睡,肚子里叽里咕噜的,突然鼓起个小包,吓我一跳,哈哈哈。早早的买了胎心监护仪,隔几天就听听娃儿的心跳,每次心里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欣喜。两个崽子越到晚上越精神,胎动越来越多,对肚子里的小生物充满着好奇,总在心里盘算,你们是男是女?长得什么样子呢?
20周的无创检查,医生单独约谈,说双胞胎无创结果也不保证完全准确,因为妈妈血液里提取到的DNA没有办法判断是不是同一个孩子的;22周的四维检查顺利通过,检查一个小时结束,一切都好,都是乖宝宝,非常配合。我们也第一次通过影像看到娃儿的样子;心里那个激动,至今想来都能心跳加速。24周糖筛,首次检查不合格,被社区医院打发到市妇幼医院复查,空腹抽血一次,一小时以后抽血一次,两小时以后抽血一次,还遇到了一个技术不咋好的护士,扎的俩胳膊各一大片青紫。最后的结果是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合格,产检本上多了个耻辱:妊娠期糖尿病,被更加严格的要求调理饮食。从此,高龄,双胎,妊糖就变成了伴随整个孕期的高危指标。
就这样,2020年春节来了,怀孕28周了;新冠疫情爆发,人人自危,手机里,新闻里,各种媒体反复宣传着每日新增患病人数和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联系电话。大年二十九晚上突然有点低烧,胎动也明显的减少了,嘀咕了大半宿,第二天早上还是发烧了,一通电话联系,最后去了总医院的发热门诊,挺着大肚子,又是一通抽血化验,结论是:甲流,还好有特效药,吃药越早好的越快。还不放心,又挂了产科急诊,听听胎心,做个B超,一通折腾一切正常,回家闭关,谁都不见,这是过的最与众不同的春节。
疫情管控没那么严了,但大家还是非必要不出门。我跟老公偶尔溜出去,去河边没人的地方散步,整个城市前所未有的安静。白天去,晚上也去。海河的夜景真的十分美丽,拍了许多特别好看的照片,还有大肚子跳舞的视频。
春节过后转本到总医院袁主任处,今后的检查就要在这里进行了。袁主任的号特别难挂,必须得提前预约,也是取个巧,请袁主任给加了号。受疫情的影响,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总医院,居然可以乘坐专梯到达6楼产科门诊了,就诊的准妈妈也只有往日的三分之一,转本过来的第一次,抽血7管,还买了医院提供的保险。好像对于所有准妈妈来说,抽血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没事来一管保平安,重要环节抽个十管八管的咱也不含糊。就是心疼我那点来之不易还需要滋养娃儿的血液~
难忘34周第一次做胎心监护,来个大早赶个晚集,两个娃儿太活跃,动来动去的抓不到持续的心跳,大夫边做边抱怨:这一屋子人都做完了,你这还不行。最后无奈了,挺着巨大的肚子躺在检查床上做监护,那真的是上刑一般,喘不过来气。孕晚期的日子度日如年,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疼。28周还在练瑜伽,独自爬高上低挂窗帘的我,到35周以后,走路200米都十分吃力,腰疼,耻骨疼几乎要了老命,想睡觉更成了奢侈。闺蜜给拿来个轮椅,方便每次产检使用,也幸亏有这轮椅,要不每次停车场到医院产科主任门诊的距离,怕是就变得遥不可及了。从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喜欢运动的人,整个孕期也都有锻炼,得益于锻炼和控制饮食,所有检查一次通过,那么大的肚子也没长妊娠纹。孕前体重104斤,手术前一天149斤。
临近生产还有个小插曲,终于熬到了马上38周,最后一次门诊产检(3月30日),袁主任给安排了当天下午住院,计划第二天(3月31日)剖腹产。回家吃完饭,洗了澡,拿着提前准备好的待产包,来到总医院的住院部。一通检查,还要求家属献血200cc,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献血的人少了,血库库存不足,担心手术过程中大出血,就需要家属备血,血型不同也没关系,只是为了平衡库存。闺蜜给找的关系,住进了总医院的VIP病房,这可是帮了大忙了。当天大吃特吃了一顿,总归是住进医院了,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医院陪护的家属只能有一个人,理所当然的留下了准爸爸。
第二天一早,查房大夫来说袁主任病了,今天手术取消。一通商量,我们决定还是等袁主任回来再手术,再让你们两个小家伙在妈妈肚里住两天吧,这可是世界上最贵的房间。然后4月2日早上9点手术(38周+2天),前一天晚上禁食水。要说紧张吧,好像也不紧张,就想早点见到两个折磨人的小家伙。怀胎九个半月,心心念念都是你们,别的妈妈担心一个,我担心两个,别的妈妈激素水平也许变化是平时的10倍,那我也许是20倍,别的妈妈骨盆,腰椎的压力也许是平时的5倍,那我就是10倍。到这个时候,B超显示你们的体重都超过了5斤。担心你们因为体重不达标,会住进新生儿监护室。纠结了这么久,明天就要揭晓答案了,怎么能不激动。
4月2日一早,护士就来一通例行检查,交代,给手臂上埋针。就等着来接我去手术室了。其实现在都已经想不起来当时的心情了。只记得去手术室的路好远啊,侧躺在床上被推着走,因为没戴眼镜,眼前的世界模模糊糊,也不知道自己到哪了。进了手术室,灯光是昏暗的,让自己爬上手术台,然后就是各种术前准备,侧躺蜷身打麻药,先是局部麻醉,然后就是传说中的硬膜外麻醉了,也庆幸自己看不清楚,要不然看见那么多吓人的器械,估计是会害怕的。打完麻药好像量不够,麻醉师测试了半天,说又给补点药。然后就是平躺着给大大的肚皮消毒了,平躺着呼吸是异常困难的。
大口大口深呼吸,眼前挡了个被单,视野更小了。感觉的到有东西划过肚皮,感觉得到肚子里有东西在牵拉,然后很快就感觉到呼吸突然轻松了一些,紧接着就听见鸭子般的啼哭声:嘎啊~嘎啊~。就听到大夫说:老大男孩,9:10分,体重3200多少多少克,在心里盘算:哇塞,六斤半多了。放心了放心了,不会进暖箱了。随后大夫提着小腿儿把你送到我的面前,贴了贴我的脸,嗯,感觉热乎乎的,看不清什么样子。紧接着就听见有个大夫说:咦,怎么找不到另一个。袁主任说:我看看,这不这儿呢,找着了。马上就感觉到呼吸更顺畅了,紧接着听到小羊一样的啼哭声:咩~咩~。心想,嗯,八成是闺女。同时就听到大夫说了:老二女孩,9:13分,体重2800多少多少克,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超过五斤半了,也不用进暖箱了。这时候大夫提着你的小腿儿又来贴了贴我的脸,好温暖。然后眼泪就出来了,孕期到此结束,咱们娘仨连体,共用一个心脏的日子正式落下帷幕。
然后就是打缩宫素,心跳加速特别难受,大夫让侧脸躺着,怕有呕吐物堵塞气道。跟然后就是比手术时间还长的缝合时间,脑海里上映了一部电影那么久,心情亢奋久久不能平静。出了手术室,等家属来接,一个人躺在走廊里的时候,就那么安静,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清,啊,进产房的那个女孩永远出不来了,我生了两个人,我是妈妈了~
回到病房就一直在哆嗦,不知道是冷,还是药物原因,哆嗦的牙齿打架,咯咯的止不住。不困,大脑处于亢奋状态,一点也不想睡。
孕育生命过程中,因人而异 所有不适和痛苦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身体上的不适,激素水平的变化,脾气变得暴躁,远嫁的弊端也在这时候显示的淋漓尽致。婆婆会说多吃点,但他们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年代不同许多观念也不同,融合起来很困难。经常边吃饭边掉眼泪,想念自己爸妈做的酸汤面,卤牛肉,水煮肉片,大猪蹄,委屈的掉眼泪。肚子越来越大,自己已经没办法做饭了;想吃点心,但是要控糖,想吃不敢吃,馋的掉眼泪。饿了就吃西红柿,黄瓜,青萝卜,这几样东西家里常备,小姨总给寄来好吃的西红柿,每次20-30斤,差不多5天就吃没了。也感谢老公在艰难的日子里,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精心的照料,陪我度过了那么多难熬的日子。
如今,娃儿们一岁了。育儿的过程也是异常的艰辛,不和谐的因素太多了。也因为孩子的到来,增加了我们婆媳之间的矛盾,夫妻之间的矛盾。似乎与全世界为敌了,孕期高水平的激素,亢奋的状态,瞬间变成了敏感,焦虑,低落,暴躁的状态,加上长期睡眠不足,浑身上下到处疼。我变成了异类,被所有人嫌弃,也嫌弃所有人。有个词叫:产后抑郁。但是真当这个状态出现在你身边人身上的时候,却很难被察觉和理解。大家理解的抑郁,大多是情绪低落,终日以泪洗面,甚至会轻生。可有多少人知道,产后抑郁的表现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这种暴躁的状态,大家更多的事会选择另外一个对待方法:叫忍耐。既然是忍耐,那就终有厌倦的时候。
所以说孕育生命过程是孤单的,有些没来由的烦躁,自己都说不清楚原因。也许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难过了,就烦躁了。
这辈子哭的最多的就是这两年,从怀孕开始,到娃儿一岁了,只要情绪一上来,眼泪就如开闸的洪水,说来就来。经常自诩是来自高原的野狼,桀骜不驯。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才发现,这条路真的很孤单。别人只看到你发脾气,却不知在看不见的地方,你的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别人只看到你挑剔,却不知你身体承受的巨大的痛苦;别人只看到你说话刻薄,却不知两年来一个安稳觉没睡过的疲惫,精神高度紧张。警察审犯人也不过是如此,也许有人会说,哪个女人不怀孕生孩子,怎么就你特殊。是的,的确是特殊,限量版独一无二。
所以我想告诉我的女儿,以后也许你也会结婚生子,唯有坚韧独立是一定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因为这条孤单的路,你是用生命在做博弈,谁都没法替你承受。也要告诉我的儿子,以后也许你会娶妻生子,妻子的痛苦你感受不到,那就多多谅解和开导(谅解不等同于忍耐),毕竟你很容易就做了爸爸,妻子则是用生命在为你们的孩子保驾护航。不要抱怨妻子像个泼妇,因为她原本可以很优雅,她原本也是父母手里捧着的宝贝。一个女孩子成为妈妈,孕期之痛,生产之痛,哺乳之痛,不被理解之痛,全身上下真的是脱胎换骨之痛,你不能替她痛,但也别让她痛的更绝望。
日子在边崩溃,边治愈中一天天过去了,看见娃儿扬起的笑脸,娃儿在怀里吃奶以后满足的样子,所有的委屈就烟消云散了。今后还要在养娃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也将探索新的生存共处之道,吾亦必将越挫越勇。
![](https://www.techfm.club/wp-content/themes/CorePress/static/img/loading.gif)
共有 0 条评论